一种具备快拆结构的减速起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47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快拆结构的减速起动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条块,所述条块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本体,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条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表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内腔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壳体、条块、底座、本体、卡槽、支柱、压板、通槽、固定块、插杆、凸块、第一支杆、第二支杆、滚轮、螺纹杆、螺纹套、活动块和转盘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起动机大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不便于拆卸,在对其进行检修时费时费力,降低了检修工作效率的问题。率的问题。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快拆结构的减速起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起动机
,具体为一种具备快拆结构的减速起动机。

技术介绍

[0002]起动机又叫马达,它由直流电动机产生动力,经起动齿轮传递动力给飞轮齿环,带动飞轮、曲轴转动而起动发动机,起动机是由直流串激电动机、操纵机构和离合机构所组成,它专门启动发动机,需要强大的转矩,因此要通过的电流量很大,达到几百安培,但现有的起动机大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不便于拆卸,在对其进行检修时费时费力,降低了检修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快拆结构的减速起动机,具备快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起动机大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不便于拆卸,在对其进行检修时费时费力,降低了检修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快拆结构的减速起动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条块,所述条块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本体,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条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表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内腔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压板相对的一侧均贯穿至卡槽的内腔,且与卡槽的内腔卡接,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支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贯穿至通槽的内腔,所述插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插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底部相反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远离第一支杆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内腔,且内腔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壳体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侧贯穿至壳体的内腔,且通过轴承与壳体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螺纹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盘。
[0005]优选的,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支柱的表面且位于压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支柱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第二支杆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杆呈L型,所述滚轮与活动块接触。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本技术通过壳体、条块、底座、本体、卡槽、支柱、压板、通槽、固定块、插杆、凸块、第一支杆、第二支杆、滚轮、螺纹杆、螺纹套、活动块和转盘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
起动机大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不便于拆卸,在对其进行检修时费时费力,降低了检修工作效率的问题。
[0011]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板、活动板和弹簧的配合,能够便于对压板进行限位,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的配合,能够便于螺纹套的移动,通过设置伸缩杆,能够便于第二支杆的移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15]图中:1、壳体;2、条块;3、底座;4、本体;5、卡槽;6、支柱;7、压板;8、通槽;9、固定块;10、插杆;11、凸块;12、第一支杆;13、第二支杆;14、滚轮;15、螺纹杆;16、螺纹套;17、活动块;18、转盘;19、限位板;20、活动板;21、弹簧;22、滑槽;23、滑块;24、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一种具备快拆结构的减速起动机,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条块2,条块2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底座3,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本体4,底座3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条块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柱6,支柱6表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板7,压板7内腔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8,压板7相对的一侧均贯穿至卡槽5的内腔,且与卡槽5的内腔卡接,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支柱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插杆10,插杆10远离固定块9的一端贯穿至通槽8的内腔,插杆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1,插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12,第一支杆12底部相反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杆13,第二支杆13远离第一支杆12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且内腔活动连接有滚轮14,壳体1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的右侧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且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螺纹杆15表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纹套16,螺纹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7,螺纹杆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盘18,支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9,通过设置限位板19、活动板20和弹簧21的配合,能够便于对压板7进行限位,支柱6的表面且位于压板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0,支柱6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弹簧21,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2,通过设置滑槽22和滑块23的配合,能够便于螺纹套16的移动,通过设置,滑槽2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23,滑块23的顶部与螺纹套16的底部固定连接,壳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4,通过设置伸缩杆24,能够便于第二支杆13的移动,伸缩杆24的底部与第二支杆13固定连接,第二支杆13呈L型,滚轮14与活动块17接触,通过壳体1、条块2、底座3、本体4、卡槽5、支柱6、压板7、通槽8、固定块9、插杆10、凸块11、第一支杆12、第二支杆13、滚轮14、螺纹杆15、螺纹套16、活动块17和转盘18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起动机大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不便于拆卸,
在对其进行检修时费时费力,降低了检修工作效率的问题。
[0018]使用时,转动转盘18,转盘18带动螺纹杆15相对移动,螺纹杆15带动螺纹套16移动,螺纹套16带动活动块17移动,通过伸缩杆24的配合带动第二支杆13向下移动,第二支杆13带动第一支杆12移动,第一支杆12带动插杆10转动,插杆10通过通槽8的配合带动压板7相向移动,从而使压板7从卡槽5内移出,进而解决了现有的起动机大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不便于拆卸,在对其进行检修时费时费力,降低了检修工作效率的问题。
[00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快拆结构的减速起动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条块(2),所述条块(2)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本体(4),所述底座(3)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所述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条块(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柱(6),所述支柱(6)表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板(7),所述压板(7)内腔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8),所述压板(7)相对的一侧均贯穿至卡槽(5)的内腔,且与卡槽(5)的内腔卡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支柱(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插杆(10),所述插杆(10)远离固定块(9)的一端贯穿至通槽(8)的内腔,所述插杆(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1),所述插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12),所述第一支杆(12)底部相反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杆(13),所述第二支杆(13)远离第一支杆(12)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且内腔活动连接有滚轮(14),所述壳体(1)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的右侧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王增连宋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双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