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同朝向元件封装的集成电路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PCB板封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同朝向元件封装的集成电路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向小体积高性能的发展趋势,PCB印制线路板需要承载的电子元件越来越多,而PCB印制板表面空间有限,因此越来越多的原本贴装于PCB印制板表面的电子元件通过内埋方式直接封装到PCB板内,这样可以节省表面贴装空间,减小产品体积,提高性能。
[0003]业界有在PCB印制线路板芯板上开槽,将元件由胶带或其它承载物固定在槽内,再用填料使用Moulding工艺填充槽内缝隙,然后撕掉胶带热压增层,通过沉铜电镀导通孔实现单一面次与元件互连。若有多个槽,则每个槽内的元件需要保持统一的放置面次,才能使后续增层后,互连元件与增层的导通孔介质层厚度在可控的范围内,因此增层只能在单一面次上与元件互连。若要实现增层在两个面上与元件互连,则需先埋置一个元件,然后再开槽埋置另一个不同放置面次的元件,流程增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朝向元件封装的集成电路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板(1),所述芯板(1)上设置通槽(3),所述通槽(3)至少包括第一通槽(3a)和第二通槽(3b);元件(2),设置在所述芯板(1)的所述通槽(3)中,所述元件(2)至少包括元件A(2a)和元件B(2b),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3a)中的元件A铜柱面朝上、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3b)中的元件B铜柱面朝下;第一填充层(6),设置在所述芯板(1)上表面并覆盖所述芯板(1)的上表面;第二填充层(8),设置在所述芯板(1)下表面并覆盖所述芯板(1)的下表面;介电层(9),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层(6)的上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填充层(8)的下表面,所述介电层(9)至少为一层;第一导电线路(10),设置在介电层(9)的外侧面上;第二导电线路(11a),所述第二导电线路(11a)穿过所述第一填充层(6)和介电层(9),分别与元件A(2a)和所述第一导电线路(10)电性连接;第三导电线路(11b),所述第三导电线路(11b)穿过所述第二填充层(8)和介电层(9),分别与元件B(2b)和所述第一导电线路(10)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朝向元件封装的集成电路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补强填充层(5)设置在所述通槽(3)的上开口和所述第一填充层(6)之间,第二补强填充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文锋,陈俭云,白杨,吴少晖,邓朝松,何亚志,孔令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捷利美维电子厦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