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4038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和系统,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包括:判断存储区长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长度;若为是,则接收通过第一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判断所述通过第一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是否接收成功且车载数据长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长度;若为是,则将车载数据存入逻辑区;若为否,则接收通过第二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判断所述通过第二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是否接收成功且车载数据长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长度;若为是,则将车载数据存入逻辑区;若为否,则逻辑区清零。同时采用LTE无线通信转为有线以太网和短距离无线通信转为有线CAN网两种通信方式,实现多种通信方式的组合通信,提高通信的健壮性。通信的健壮性。通信的健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轨车辆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有轨车辆应用领域内,现有的有轨车辆车载控制单元与地面设备(也就是道岔控制器单元)的通信方式,大多为LTE无线通信转为有线以太网,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也偶有使用,但只会选用其中一种通信方式。这种现行方案所导致的问题是当单一通信方式出现问题时没有后备通信方式,车载控制单元与地面设备通信中断,无法与地面设备进行数据接收或发送处理,严重影响有轨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包括:判断存储区长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长度;若为是,则接收通过第一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判断所述通过第一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是否接收成功且车载数据长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长度;若为是,则将车载数据存入逻辑区;若为否,则接收通过第二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判断所述通过第二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是否接收成功且车载数据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存储区长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长度;若为是,则接收通过第一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判断所述通过第一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是否接收成功且车载数据长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长度;若为是,则将车载数据存入逻辑区;若为否,则接收通过第二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判断所述通过第二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是否接收成功且车载数据长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长度;若为是,则将车载数据存入逻辑区;若为否,则逻辑区清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为LTE无线通信转为有线以太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方式为短距离无线通信转为有线CAN网;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包括Wi

Fi技术、蓝牙技术和ZigBee技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数据来源包括:OBCU_LTE、OBCU_TGWG和OBCU_NA;所述OBCU_LTE表示车载数据来源为车载LTE无线通信数据;所述OBCU_TGWG表示车载数据来源为车载短距离无线通信数据;所述OBCU_NA表示车载数据来源初始化或未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通过第一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是否接收成功且车载数据长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长度;若为是,则将车载数据存入逻辑区包括以下子步骤:将车载数据来源置为OBCU_LTE。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种通信结合的有轨车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通过第二通信方式发送的车载数据是否接收成功且车载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丹丹谢迎锋郭思雯任喜国崔佳诺刘辉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