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固定装置及乘坐物用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247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2
提供一种抑制在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等特定方向上的大型化,同时防止设置于表皮的端部的固定部件从被固定部件脱落的表皮固定装置及乘坐物用座椅。具备在一端部的第1连结部(11)上与第1表皮(T1)连结并在另一端部形成了插入部(12)的板状的第1固定部件(10)及配置于被固定部件(S21)的槽部(M)并沿第1固定部件(10)设置,同时具有保持插入部(12)的保持部(21)的第2固定部件(20),通过插入部(12)插入并啮合于保持部(21),第1表皮(T1)固定于被固定部件(S21),第1固定部件(10)的插入部(12)具有相对于保持部(21)的旋转限制部(15)。有相对于保持部(21)的旋转限制部(15)。有相对于保持部(21)的旋转限制部(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表皮固定装置及乘坐物用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表皮固定装置及乘坐物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具有表皮固定装置的乘坐物用座椅,该表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覆盖缓冲垫部件的表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车用座椅中,支持乘客的臀部及大腿部的作为就座部的座椅衬垫及支持乘客的背部的作为靠背部的座椅靠背通过在座椅框架载置缓冲垫部件并覆盖表皮而形成。
[0003]在这样的车用座椅中的表皮末端的卡止,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是众所周知的,即,将沿表皮的端部设置的固定部件插入被固定部件的槽部并将固定部件的卡止部挂在被固定部件的卡止部来进行固定。此时,通过设定固定部件的旋转防止部为碰到被固定部件的旋转防止壁的状态,使得表皮固定于被固定部件。
[0004]专利文献1:特开2013

1028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但是,在上述的表皮固定装置中,由于旋转防止部在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具体而言为在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卡止部的相反侧,因此在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换言之,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大型化。因此,需要一种抑制固定部件在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等特定的方向上大型化的表皮固定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得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在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等特定方向上的大型化,同时防止设置于表皮的端部的固定部件从被固定部件脱落的表皮固定装置及乘坐物用座椅。
[0007]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表皮固定装置,具备在一端部的第1连结部上与第1表皮连结并在另一端部形成了插入部的板状的第1固定部件、配置于被固定部件的槽部并沿所述第1固定部件设置,同时具有保持所述插入部的保持部的第2固定部件,通过所述插入部插入并啮合于所述保持部,所述第1表皮固定于所述被固定部件,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所述插入部具有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旋转限制部。
[0008]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表皮固定装置中,由于插入部具有相对于保持部的旋转限制部,因此抑制在特定方向上大型化,同时抑制第1固定部件被拉向旋转方向时插入部从保持部脱落。
[0009]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插入部嵌合并保持于所述保持部。
[0010]在上述构成中,由于插入部嵌合并保持于保持部,因此抑制第1固定部件被拉向旋转方向时插入部从保持部脱落。
[0011]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插入部具有表皮抵接面,该表皮抵接面在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中一方的面具有与所述第1表皮抵接,在所述表皮抵接面的相反侧的面具有突出的突出面。
[0012]在上述构成中,通过使插入部向第1表皮的相反侧突出,能够使表皮抵接面平坦,容易将第1固定部件插入第2固定部件。
[0013]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固定部件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1连结部之间具有向所述突出面的同侧突出的第1卡止部,所述第2固定部件具有在所述插入部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状态下,在配置于所述突出面的相对侧的端部,向所述第1固定部件一侧突出形成的卡止端部,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1卡止部之间的凹部与所述卡止端部嵌合。
[0014]在上述构成中,通过旋转限制部限制第1固定部件的旋转,同时第2固定部件与第1固定部件的凹部嵌合,第1固定部件更加不容易从第2固定部件脱落。
[0015]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保持部具有与所述槽部抵接并被支持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伸展的伸展部、从所述伸展部弯曲并与所述基部大致平行地伸展且卡止所述插入部的第2卡止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第1表皮侧的面与所述第1表皮相反侧的面以大致平行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基部与所述第2卡止部之间,所述插入部的所述第1表皮侧的面与所述基部抵接,同时所述第1表皮相反侧的面与所述第2卡止部抵接。
[0016]在上述构成中,通过保持部与插入部的大致平行的面抵接,使得没有插入部用于旋转的空隙。
[0017]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连结部在厚度方向上以比所述插入部更薄的方式形成。
[0018]在上述构成中,由于第1连结部的厚度比插入部的厚度更薄,因此容易在第1连结部将第1固定部件及第1表皮连结。
[0019]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固定部件在第2连结部上与不同于所述第1表皮的第2表皮连结,所述第2表皮配置于所述第1固定部件与所述第2固定部件之间并在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高度方向上伸展至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保持部重合的位置。
[0020]在上述构成中,在将插入部插入保持部时,能够通过第2表皮将插入部与保持部之间的空隙填充,能够提高插入部与保持部的啮合力。
[0021]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2固定部件与所述第1固定部件之间插入有所述第1表皮及所述第2表皮,在所述第1表皮及所述第2表皮中的至少一方的里面侧设置有弹性板作为衬里。
[0022]在上述构成中,在插入部插入于保持部的状态下,插入部与保持部之间的空隙被弹性板弹性地吸收。
[0023]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所述第1连结部向所述插入部的突出方向的相反侧弯曲。
[0024]在上述构成中,在插入部保持于保持部内的状态下,通过插入部的第1连结部弯曲产生的推斥力,提高插入部的第1卡止部与保持部的卡止端部之间的卡止力。
[0025]另外,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乘坐物用座椅,具备上述的表皮固定装置、座椅靠背及座椅衬垫,所述座椅靠背具有靠背框架、载置于所述靠背框架的靠背缓冲垫及覆盖所述靠背缓冲垫的表皮,所述座椅衬垫具有衬垫框架、载置于所述衬垫框架的衬垫缓冲垫及覆盖所述衬垫缓冲垫的衬垫表皮,所述被固定部件为所述靠背缓冲垫或所述衬垫缓冲垫,所述第2固定部件与所述被固定部件相接的抵接面配置于所述插入部与所述靠背
框架或所述衬垫框架之间。
[0026]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乘坐物用座椅中,在插入部被插入保持部的状态下,当插入部被拉向表皮时,施加于第2固定部件的力通过框架支持。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表皮固定装置,由于插入部具有相对于保持部的旋转限制部,因此抑制固定部件在特定方向上大型化,同时抑制第1固定部件被拉向旋转方向时插入部从保持部脱落。
[0028]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表皮固定装置,由于插入部嵌合并保持于保持部,因此抑制第1固定部件被拉向旋转方向时插入部从保持部脱落。
[0029]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表皮固定装置,通过使插入部向第1表皮的相反侧突出,能够使表皮抵接面平坦,容易将第1固定部件插入第2固定部件。
[0030]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表皮固定装置,通过旋转限制部限制第1固定部件的旋转,同时第2固定部件与第1固定部件的凹部嵌合,第1固定部件更加不容易从第2固定部件脱落。
[0031]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表皮固定装置,通过保持部与插入部的大致平行的面抵接,使得没有插入部用于旋转的空隙。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表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一端部的第1连结部上与第1表皮连结并在另一端部形成了插入部的板状的第1固定部件;配置于被固定部件的槽部并沿所述第1固定部件设置,同时具有保持所述插入部的保持部的第2固定部件;通过所述插入部插入并啮合于所述保持部,所述第1表皮固定于所述被固定部件;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所述插入部具有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旋转限制部。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表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插入部嵌合并保持于所述保持部。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表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具有表皮抵接面,该表皮抵接面在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中一方的面与所述第1表皮抵接,在所述表皮抵接面的相反侧的面具有突出的突出面。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表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固定部件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1连结部之间具有向所述突出面的同侧突出的第1卡止部;所述第2固定部件具有在所述插入部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状态下,在配置于所述突出面的相对侧的端部,向所述第1固定部件一侧突出形成的卡止端部;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1卡止部之间的凹部与所述卡止端部嵌合。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表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具有与所述槽部抵接并被支持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所述第1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伸展的伸展部、从所述伸展部弯曲并与所述基部大致平行地伸展且卡止所述插入部的第2卡止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第1表皮侧的面与所述第1表皮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人见翼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