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垫子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2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廉价、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垫子构件,所述垫子构件易安装于座位架等框架上,固定强度大,且,具有优异的经久耐用性。所述垫子构件包括:三维网状结构物,至少安装于该三维网状结构物二端(缘)部上的多个金属制固定用紧固扣;和,将所述固定用紧固扣夹持于上述三维网状结构物之间、与所述固定用紧固扣同时作振动、熔敷于所述三维网状物中的树脂框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垫子构件,所述垫子构件具有适用于座垫或睡垫等的优异的通气性,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网状结构物的端缘固定结构。以往的座位(垫)或床(垫),通常是在座位或床架上放上衬垫材料,然后,再蒙上覆盖物,形成座垫或床垫,或,为了提高垫靠缓冲性能,再在其上设置弹簧材料。作为以往的座位(垫)或床(垫),不光在其通气性或散热性等方面尚存在较多须改进之处,且从整体上来说,大多重量大而价格昂贵。因此,最近,有人建议开发、使用一种具有优异的通气性、重量轻的网状缓冲结构的垫子构件。所述网状缓冲结构可在进行端缘处理之后,直接用作通常的坐垫等的垫子构件;或者,在进行端缘处理之后,安装固定用配件,再将此固定用配件固定于座位架等的框架上之后,即可将所述垫子构件用作座垫。然而,在将网状缓冲结构物用作座垫时,由于以往使用的固定用配件系用注射成形法成形为尺寸较大的成形制品,因此,在以往所使用的固定用配件的制造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须使用较大型的成形机械,配件的原始制造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系鉴于上述以往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廉价、具有三维网状缓冲结构的垫子构件,所述垫子构件易安装于座位架等的框架上,所述垫子构件的固定强度大,且,具有优异的经久耐用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为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垫子构件,所述垫子构件包括三维网状结构物;至少安装于该三维网状结构物二端(缘)部上的多个金属制固定用紧固扣;和,将所述固定用紧固扣夹持于上述三维网状结构物之间、与所述固定用紧固扣同时作振动、熔敷、形成于所述三维网状结构物中的树脂框架。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用紧固扣的各个熔敷部位上形成凹部。再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形成了所述凹部的上述熔敷部位上形成多个凸部,使所述凸部中的至少一个作大致垂直于该部位平面的(90度的)折曲。又,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三维网状结构物的二端部安装紧固带的二端部。附图说明图1,图1为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垫子构件上的三维网状结构物的局部放大后的正视图。图2,图2为图1的三维网状结构物的局部截面侧视图。图3,图3显示了使用于构成三维网状结构物的上层及下层网眼层的各种基布组织的模式图,图中,分别地,(a)表示图1中所示的蜂窝状(六角形)网眼结构,(b)表示菱形网眼结构,(c)表示编链网孔组织。图4,图4显示了将三维网状结构物的上层及下层网眼层连接起来的毛圈组织的模式图,图中,分别地,(a)表示图2中所示的平行状组织,(b)显示了8字形平行状组织,(c)显示了交叉状组织,及(d)显示了8字形交叉状组织。图5,图5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垫子构件的斜视图。图6,图6为图5的垫子构件的平面图。图7,图7为图5的垫子构件的侧视图。图8,图8为安装有图5的垫子构件的座椅框架的部分侧视图。图9,图9为安装有图5的垫子构件的紧固扣的座椅框架的剖视图。图10,图10为紧固扣的变化例的斜视图。图11,图11为垫子构件的变化例的斜视图。图12,图12为图11的垫子构件的平面图。图13,图13为图11的垫子构件的侧视图。图14,图14为安装有图11的垫子构件的紧固扣的座椅框架的剖视图。图15,图15为垫子构件的另一个变化例的斜视图。图16,图16为图15的垫子构件的平面图。图17,图17为图15的垫子构件的侧视图。图18,图18为安装有图15的垫子构件紧固扣的座椅框架的剖视图。图19,图19为安装有图15的垫子构件紧固扣的另一个座椅框架的剖视图。图中,2为上层网眼结构层,4为下层网眼结构层,6为毛圈,8为三维网状结构物,10,10A及20表示紧固扣,10a,20a为凹部,10b,20b为紧固部,10c为凸部,10d为折曲凸部,12为树脂框架,14为开口部,16为紧固带(皮带),18为紧固带搭扣,22,24为凸起设置部,C、C1、C2为垫子构件,F为车体框架。以下,参照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一说明。图1及图2所示为构成三维网状结构物的立体网眼状针织物。所述针织物的结构是使基布织造形成蜂窝状(六角形)的网眼结构的同时,由众多毛绒(毛圈)纤维6形成的毛圈层连接上网眼层2和下网眼层4之间,形成三层结构的立体桁架结构。构成上网眼层2和下网眼层4的各个纱线系由多根细单丝组成,而毛圈6分别为单根粗丝组成,由此赋予所形成的立体网眼状针织物以刚性。表1显示了上网眼层2、下网眼层4及构成毛圈层的毛圈6所用的的纤维材料的物理特性值。表1 在表1中,所谓“原着黑”意指所述材料系使用染成黑色的材料。又,d表示旦尼尔数,1d即表示将重1g的纱线张拉成9000米长时的纤度单位,210d表示,将重1g的纱线张拉成9000/210=42.9米长时粗细的纱线。f表示单纤维长丝,系用于表示纱线由几根单纤维构成的单位,60f表示纱线系由60根单纤维构成一根纱线。又,拉伸强度kg/5cm表示5cm宽的网眼状织物沿长度方向拉伸时的强度。另外,毛圈组织的“平行”表示上网眼层2的六角形和下网眼层4的六角形形状的网眼结构在从其正上方看时,呈完全重叠状。所谓“交叉”,表示上述二层六角形的形状在从其正上方看时,呈偏移状。又,作为立体网眼状织物的材料以热塑性树脂为宜,但只要是可成形为纤维状、将其用于织物时,可体现作为垫子底布应有强度的材料即可,并无特别的限制。具体地举例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所代表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类;由耐纶6,耐纶66等所代表的聚酰胺树脂类;由聚乙烯,聚丙烯等所代表的聚烯烃树脂类,或者,可以使用混合两种以上这些树脂的混合树脂等。又,作为各个毛圈6的纤维纤度,以在380d以上为宜,更好的是在600d以上。藉此,可以形成一种柔软的弹性结构,该结构可藉由其中的六角形网眼的变形及毛圈的倒伏,对座位者加于立体网眼状针织物上的体重负荷予以支承,使其不发生应力集中。图3所示为上层及下层网眼结构层2、4所使用的各种基布组织的示意图。其中,分别地,(a)表示图1中所示的蜂窝状(六角形)的网眼结构;(b)表示菱形网眼结构;(c)表示编链网孔组织。图4所示为将上层及下层网眼结构层2、4连接起来的毛圈组织示意图。其中,分别地(a)表示对应于图2的平行状组织,(b)表示对应于图2的8字形平行状组织,(c)表示对应于图2的交叉状组织,(d)表示对应于图2的8字形交叉状组织。表2显示了上层网眼结构层2、下层网眼结构层4及构成毛圈层的毛圈6所用的纤维材料及其它各种材料的物理特性值。表2 备考(*1)试样尺寸50×50mm,负荷时间10分钟,放置时间10分钟图5至图7显示了一种使用于如车座位的座垫或靠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垫子构件C。上述垫子构件包括三维网状结构物8和、将上述三维网状结构物8固定于车体框架上的多根金属制紧固扣10、……10。三维网状结构物8系在藉由振动熔敷(熔融粘结)将其整个周边端部压扁后,以所定的间隔,在其二端缘部及树脂框架12、12之间夹持紧固扣10、10的一个端部,再次藉由振动熔敷,使紧固扣10、…,10和树脂框架12、12成一体地熔融、接合于三维网状结构物8上。作为树脂框架12,12,可以使用如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热塑性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垫子构件,所述垫子构件包括:三维网状结构物;至少安装于该三维网状聚合物二端部上的多个金属制固定用紧固扣;和,将所述固定用紧固扣夹持于上述三维网状结构物之间、与所述固定用紧固扣同时作振动、熔敷于所述三维网状结构物中的树脂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仓由美藤田悦则千抦一义西野正树川崎诚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