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防粘新型膜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220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防粘新型膜的生产系统,第一膜辊、第二膜辊相对的安装在支架上,第一膜辊、第二膜辊的表面相贴合,第一膜辊、第二膜辊的中轴的一侧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传动轴螺旋连接,第一穿轴、第二穿轴分别设置在第一膜辊、第二膜辊的侧边,第一穿轴、第二穿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支架上,打卷轴设置在第一膜辊、第二膜辊中部的底侧,其两端铰接在支架上,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支架上且位于第一膜辊、第二膜辊的顶侧,其甚伸缩端安装有粘胶箱,粘胶箱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出胶管,出胶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清洗框固定在支架上,位于打卷轴的顶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各设备的运行,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防粘新型膜的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塑膜的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防粘新型膜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POF热收缩包装薄膜目前已经在食品、药品、日用品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POF薄膜由于具有高透明度、高收缩率等良好性能。薄膜的比重轻、厚度薄,单位包装成本低,可替代纸箱包装,透明度高、光泽度好、阻隔性好,可有效保护产品,同时可控的收缩率,对各类不同产品具有恰到好处的塑性效果,环保、经济的优势,在软包装领域受到欢迎。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薄膜很薄,很容易损坏。
[0003]现在通常采用的解决办法是将两层或者多层薄膜粘和起来使用,但是在粘合过程中,如果粘合剂涂抹不均匀,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薄膜鼓气,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温防粘新型膜的生产系统。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低温防粘新型膜的生产系统,它包括支架、第一膜辊、第二膜辊、打卷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动伸缩杆、粘胶箱、电磁阀、清洗框、控制器、第一穿轴、第二穿轴,所述第一膜辊、第二膜辊相对的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一膜辊、第二膜辊的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膜辊、第二膜辊的中轴的一侧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传动轴螺旋连接,所述第一穿轴、第二穿轴分别设置在第一膜辊、第二膜辊的侧边,所述第一穿轴、第二穿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打卷轴设置在第一膜辊、第二膜辊中部的底侧,其两端铰接在支架上,所述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支架上且位于第一膜辊、第二膜辊的顶侧,其甚伸缩端安装有粘胶箱,所述粘胶箱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清洗框固定在支架上,位于打卷轴的顶侧,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动伸缩杆、电磁阀。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膜辊的两端设置有凹槽环,所述第二膜辊的两端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设置在凹槽环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打卷轴的一端螺旋连接第三电机的传动轴,所述第三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
[0010]进一步的,所述粘胶箱为长方形箱体,其顶部设置在电动伸缩杆上,其底部均匀的设置有三个或五个出胶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框为矩形框,其内侧设置有海绵。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各设备的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另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胶剂流量,确定粘贴厚度,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时调节胶剂的量,确保生产质量,另外可以实时清洗薄膜外侧,确保薄膜粘贴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支架;2、第一膜辊;3、第二膜辊;4、打卷轴;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14、第三电机;7、电动伸缩杆;8、粘胶箱;9、电磁阀;10、清洗框;11、控制器;12、第一穿轴;13、第二穿轴;21、凹槽环;31、凸环;81、出胶管;101、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0018]如图所示:一种低温防粘新型膜的生产系统,它包括支架1、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打卷轴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三电机14、电动伸缩杆7、粘胶箱8、电磁阀9、清洗框10、控制器11、第一穿轴12、第二穿轴13。
[0019]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相对的安装在支架1上,第一膜辊2的两端设置有凹槽环21,第二膜辊3的两端设置有凸环31,凸环31设置在凹槽环21内,可以使得二者可以位置相对的固定运动,另外,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的表面相贴合,薄膜从二者表面中穿过,在运行时,将两个膜相互挤压贴合。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的中轴的一侧分别与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的传动轴螺旋连接,这样,可以在电机的带动下带动膜辊运转。
[0020]第一穿轴12、第二穿轴13分别设置在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的两侧,便于将两个薄膜筒分别穿在两个穿轴上,第一穿轴12、第二穿轴13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具体的,膜辊的两端可拆卸的设置在滚动轴承的内圈中,滚动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支架1上,这样,薄膜筒在穿轴上可以转动。
[0021]打卷轴4设置在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的中部的下侧,其两端铰接在支架1上,第三电机14的传动轴与打卷轴4的一端螺旋连接,这样第三电机14可以带动打卷轴4运转。
[0022]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三电机14安装在支架1上,均为伺服电机,可以在控制器11的控制下运转。
[0023]电动伸缩杆7安装在支架1上,电动伸缩杆7设置在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的顶侧,其甚伸缩端安装有粘胶箱8,粘胶箱8的底端设置有三个出胶管81,出胶管81上安装有电磁阀9。这种设置,正常情况时,粘胶箱8位于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之间的中部的正上方,中间的出胶管81开启,但当某处胶液不足时,及时开启该侧的出胶管81的电磁阀9,及时补充胶液,避免两块薄膜粘贴不牢固,出现气泡等缺陷,影响后续使用。
[0024]粘胶箱8为长方形箱体,其顶部设置在电动伸缩杆7上,其底部均匀的设置有三个或五个出胶管81,便于及时补充足够的胶液。
[0025]电磁阀9可以在控制器11的控制下开关以及开合度,进而控制胶剂的下料速度。
[0026]清洗框10固定在支架1上,位于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和打卷轴4之间,清洗框10为矩形框,其内侧设置有海绵101,粘合后发的薄膜从海绵101中穿过,可以将薄膜外侧的胶液
擦去,避免薄膜在打卷时候,薄膜之间粘贴,影响后续开卷使用,为了清洗赶紧,可以垂直的连续设置若干个清洗框10,实际个数根据生产需要设置。
[0027]控制器11为PLC控制器,其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三电机14、电动伸缩杆7、电磁阀9,并控制这些设备的运行。
[0028]本新型的使用原理:预先将两种需要粘贴的低温防粘薄膜分别卷穿在第一穿轴、第二穿轴上,然后将两种薄膜分别穿过清洗框10,然后卷在打卷轴上,控制第三电机运转,同时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运转,并开启粘胶箱中部的出胶管上的电磁阀,开始薄膜生产,当某处的胶剂不够时,及时开启其顶端的出胶管上的电磁阀,补充胶剂。
[0029]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防粘新型膜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打卷轴(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电动伸缩杆(7)、粘胶箱(8)、电磁阀(9)、清洗框(10)、控制器(11)、第一穿轴(12)、第二穿轴(13),所述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相对的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的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的中轴的一侧分别与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的传动轴螺旋连接,所述第一穿轴(12)、第二穿轴(13)分别设置在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的侧边,所述第一穿轴(12)、第二穿轴(13)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打卷轴(4)设置在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中部的底侧,其两端铰接在支架(1)上,所述电动伸缩杆(7)安装在支架(1)上且位于第一膜辊(2)、第二膜辊(3)的顶侧,其甚伸缩端安装有粘胶箱(8),所述粘胶箱(8)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出胶管(81),所述出胶管(81)上安装有电磁阀(9),所述清洗框(10)固定在支架(1)上,位于打卷轴(4)的顶侧,所述控制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耀武蔡镇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膜师傅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