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84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触摸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摸控制电路,包括触摸控制模块、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所述触摸控制模块设有电源端;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设有第一输入接口、第一降压芯片U1以及USB输出接口;所述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USB输出接口与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第二降压芯片U2以及第三降压芯片U3;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入端外接电源;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出端与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能够以多种方式给触摸控制模块进行供电,从而增强触摸控制电路的灵活性以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摸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触摸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触摸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触摸面板(触摸屏面板)主要使用电容触摸方法,电容触摸方法基于被设置为触摸传感器的触摸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或者被设置为诸如触摸电极和手指这样的指点物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检测是否发生触摸以及触摸坐标。为了向用户提供显示,电容触摸型触摸装置可以在各种场所作为各种类型进行使用。例如,电容触摸型触摸装置可以被用作诸如安装在室外地点以及室内地点处的室外显示器、车载显示装置、用于近来广泛使用的智能电话的显示装置、笔记本计算机、监视器、电视等这样的各种类型。而目前的触摸面板的触摸控制电路一般采用单独电源对触摸面板进行供电的,灵活性较差,不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触摸控制电路。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触摸控制电路,包括触摸控制模块、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所述触摸控制模块设有电源端;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设有第一输入接口、第一降压芯片U1以及USB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输入接口通过第一降压芯片U1与USB输出接口连接;所述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USB输出接口与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第二降压芯片U2以及第三降压芯片U3;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入端外接电源;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出端与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口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10;所述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二输入接口;所述第二输入接口与USB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接口用于与蓄电池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摸控制模块包括触摸控制芯片U13;所述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设于触摸控制芯片U13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降压芯片U1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包括电阻R1、电感L12、电容C1、电阻R3、电容E1以及电容C5;所述第一降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USB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12与第一降压芯片U1的SW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E1以及电容C5接地;所述第一降压芯片U1的SW端依次通过电容C1以及电阻R3接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包括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2;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2接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降压芯片U1设有使能端;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包括电阻R6以及二极管D2;所述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阻R6以及二极管D2后与第一降压芯片U1的使能端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还包括电感L2以及电容E2;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感L2以及电容E2接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还包括电容C4、电容C18、电容C16以及电容C17;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3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电容C4以及电容C18接地;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容C16以及电容C17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能够以多种方式给触摸控制模块进行供电,从而增强触摸控制电路的灵活性以及可靠性。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触摸控制模块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供电模块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供电模块的电路图;其中:1、第一输入接口;2、第二输入接口;3、USB输出接口;4、电源接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至图3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触摸控制电路,包括触摸控制模块、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所述触摸控制模块设有电源端;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设有第一输入接口1、第一降压芯片U1以及USB输出接口3;所述第一输入接口1通过第一降压芯片U1与USB输出接口3连接;所述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有电源接口4;所述USB输出接口3与电源接口4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第二降压芯片U2以及第三降压芯片U3;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入端外接电源;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出端与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口4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10;所述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8。其中第一降压芯片U1的型号为SP6816、IP6505/T、IP6525或IP6510,第二降压芯片U2的型号为XL1509-ADJ、TD1509PR、或AP1509-ADJM/TR,第三降压芯片U3的型号为LD1117S33TR、LD1117-3.3、KIA1117-3.3、AMS1117-3.3、REG1117-3.3、SC11173.3V或者SSP1117-3.3V。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触摸控制电路,通过设置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第一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入接口1可以接12V电源,然后通过第一降压芯片U1将12V电源转换成5V电源,在需要第一供电模块给触摸控制模块进行供电的时候,只需要将USB输出接口3与电源接口4进行插接即可;而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入端直接与外部电源连接,外部电源可以为适配器电源,第二降压芯片U2将外部电源转化为12V电源后,再通过第三降压芯片U3将12V电源转换为5V电源直接给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进行供电;即第二供电模块能够以插头的形式设置在触摸控制模块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能够以多种方式给触摸控制模块进行供电,另外通过设置二极管D10能够防止第二供电模块的电源进入到第一供电模块,通过设置二极管D8能够防止第一供电模块的电源进入到第二供电模块。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触摸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二输入接口2;所述第二输入接口2与USB输出接口3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接口2能够直接与蓄电池连接从而进行供电。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二输入接口2,第二输入接口2能够直接与蓄电池进行连接,蓄电池依次通过第二输入接口2、USB输出接口3以及电源接口4后给触摸控制模块供电,进一步增强触摸控制电路的灵活性。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触摸控制电路,所述触摸控制模块包括触摸控制芯片U13;所述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设于触摸控制芯片U13上。其中触摸控制芯片U13的型号为SC09A。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触摸控制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控制模块、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所述触摸控制模块设有电源端;/n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设有第一输入接口(1)、第一降压芯片U1以及USB输出接口(3);所述第一输入接口(1)通过第一降压芯片U1与USB输出接口(3)连接;所述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有电源接口(4);所述USB输出接口(3)与电源接口(4)连接;/n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第二降压芯片U2以及第三降压芯片U3;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入端外接电源;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出端与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n所述电源接口(4)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10;所述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控制模块、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所述触摸控制模块设有电源端;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设有第一输入接口(1)、第一降压芯片U1以及USB输出接口(3);所述第一输入接口(1)通过第一降压芯片U1与USB输出接口(3)连接;所述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有电源接口(4);所述USB输出接口(3)与电源接口(4)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第二降压芯片U2以及第三降压芯片U3;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入端外接电源;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2的输出端与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电源接口(4)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10;所述第三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与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二输入接口(2);所述第二输入接口(2)与USB输出接口(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控制模块包括触摸控制芯片U13;所述触摸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设于触摸控制芯片U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压芯片U1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入接口(1)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包括电阻R1、电感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林周朝东陈流敏邬江南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金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成功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