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68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连续墙领域,提供一种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包括钢筋笼主体,钢筋笼主体内侧网格布置有内垫板,所述钢筋笼主体外侧网格布置有外垫板,沿着所述内垫板横向和纵向设置有长方形泡沫垫板及用于固定垫板的固定钢筋,每个内垫板位于横向泡沫垫板和纵向泡沫垫板的交叉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使叠合墙结构完成施工后,在其连续墙与内衬墙之间的结合部位形成榫卯结构,从而使两者连接更加紧密可靠,叠合墙受力和防渗性能得到加强,相比于现有构造措施仅进行表面凿毛处理,提高了结构强度和整体性,降低了渗水风险,并且造价经济,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
本技术属于连续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
技术介绍
随着全国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地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将城市的地下空间大力的发展利用起来,不但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地下结构基坑施工时广泛采用刚度大、整体性强、止水性能好的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与内衬侧墙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叠合形式与复合形式两种。与复合墙体系相比,叠合墙体系地连墙和内衬墙作为永久结构具有整体共同受力特点,既可以充分发挥地下连续墙的抗浮作用,又能增加主体结构的整体刚度,节省造价,缩短工期。因此地连墙叠合墙体系使用越来越多。目前叠合墙是将地下连续墙与车站内衬墙做成一个整体,即通过把地下连续墙内侧凿毛或用拉结钢筋将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连接起来。地下连续墙既作为车站基坑开挖阶段的支护结构,又是车站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在车站使用阶段与内衬墙一起受力。但是由于地连墙和内衬墙施工是前后进行,仅通过对地连墙内侧进行凿毛处理,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之间连接较弱,整体性较差,约束作用力较小,叠合墙两部分墙体之间连接不紧密,导致在使用阶段墙体受力过大产生裂缝,结合处形成渗流通道,严重时墙体出现渗漏现象。因而提高地连墙和内衬墙之间的连接能力是叠合墙结构施工成败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旨在解决现有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之间连接较弱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包括连续墙的钢筋笼主体,所述钢筋笼主体内侧网格布置有内垫板,所述钢筋笼主体外侧网格布置有外垫板,沿着所述内垫板横向和纵向设置有长方形泡沫垫板及用于固定垫板的固定钢筋,每个内垫板位于横向泡沫垫板和纵向泡沫垫板的交叉位置。进一步的,所有泡沫垫板均通过细铁丝固定于固定钢筋上。进一步的,所述内垫板的厚度与泡沫垫板的厚度之和为地连墙内侧的保护层厚度,外垫板的厚度为地连墙外侧的保护层厚度。进一步的,所述内垫板和外垫板均为梯形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笼主体由横向和纵向布置的钢筋组成,所述内垫板和外垫板焊接在对应的钢筋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体内侧提前预留内垫板和泡沫垫板,在内衬墙施工时剥除泡沫垫板后浇筑混凝土,使地下连续墙和内衬墙之间形成榫卯结构,能够增强叠合墙结构连接能力、增加沿结合面的渗流路径长度,进而提高结构的受力和防渗性能。这种新型结构既能保证结构的受力和防渗性能,且造价较低,施工方便,适用前景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的截面图;图2是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内侧面的结构图;图3是泡沫垫板与固定钢筋的连接结构图;图4是内垫板的焊接示意图;图5是外垫板的焊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包括钢筋笼主体1,所述钢筋笼主体1内侧网格布置有内垫板2,所述钢筋笼主体1外侧网格布置有外垫板3,沿着所述内垫板2横向和纵向设置有长条形泡沫垫板4及用于固定泡沫垫板的固定钢筋5,每个内垫板2位于横向泡沫垫板和纵向泡沫垫板的交叉位置。本结构中,所有泡沫垫板4均通过细铁丝固定于固定钢筋5上,固定钢筋5焊接在内垫板2上,所述泡沫垫板为聚乙烯泡沫垫板。本实施例内垫板、固定钢筋及聚乙烯泡沫垫板沿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体横向和纵向绑扎固定或焊接。具体的,地下连续墙外侧(迎土侧)钢筋笼主体只布置外垫板,外垫板厚度为70mm,间距2m;地下连续墙内侧(基坑侧)钢筋笼主体布置厚度为40mm的内垫板,间距1.2m,然后将纵横向的内垫板通过3根直径6mm的钢筋焊接连接起来,最后将横向和纵向的厚度30mm聚乙烯泡沫垫板通过细铁丝绑定在直径6mm的钢筋上。然后在沉放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同时,将固定在钢筋笼整体(包括垫片和聚乙烯泡沫垫板)一起放入沟槽内,浇筑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在施工内衬墙之前,剥除地下连续墙内侧聚乙烯泡沫垫板,呈现出表面沟槽;接着对连续墙内侧进行凿毛后,浇筑内衬墙混凝土,形成叠合墙结构。最后,浇筑内衬墙混凝土时应充分振捣混凝土,保证连续墙内侧沟槽部分混凝土充填密实,然后进行养护,待达到设计强度后脱模。进一步的,如图4、5所述,所述内垫板和外垫板均为梯形体结构。另外所述钢筋笼主体由横向和纵向布置的钢筋组成,所述内垫板和外垫板焊接在对应的钢筋上。图示中,钢筋笼主体的横向钢筋标记为101,纵向钢筋标记为102。本技术针对现有叠合墙结构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连接不紧密、结构整体性差、易开裂、结合部分容易发生渗漏的缺点,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使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形成榫卯结构来保证结构的受力和防渗性能,具有造价较低、施工方便、适用前景广泛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墙的钢筋笼主体,所述钢筋笼主体内侧网格布置有内垫板,所述钢筋笼主体外侧网格布置有外垫板,沿着所述内垫板横向和纵向设置有长方形泡沫垫板及用于固定泡沫垫板的固定钢筋,固定钢筋焊接在内垫板上,每个内垫板位于横向泡沫垫板和纵向泡沫垫板的交叉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墙的钢筋笼主体,所述钢筋笼主体内侧网格布置有内垫板,所述钢筋笼主体外侧网格布置有外垫板,沿着所述内垫板横向和纵向设置有长方形泡沫垫板及用于固定泡沫垫板的固定钢筋,固定钢筋焊接在内垫板上,每个内垫板位于横向泡沫垫板和纵向泡沫垫板的交叉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垫板的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有泡沫垫板均通过细铁丝固定于固定钢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彭浪柯小华张涛陈毅明王凯何一韬刘昌李丹妮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