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03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包括内板,所述内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该汽车引擎盖内板,通过支撑盘、支撑柱、连接杆、滚轮、滑块和第一弹簧的配合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当外板收到外力时,会通过支撑盘将力施加到支撑柱和连接杆上,从而带动支撑柱下移压缩第二弹簧,同时连接杆带动滚轮滑动,挤压滑块,压缩第一弹簧,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该汽车引擎盖内板具备了增大缓冲力的效果,达到保护引擎盖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汽车作为人们普遍的交通工具,而引擎盖作为保护发动机及周边管线配件等,引擎盖内板下的,都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电路、油路、刹车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等,对车辆至关重要,且引擎盖内板需要相对提高引擎盖强度和构造,可充分防止冲击、压力等不利影响,充分保护车辆的正常工作。但是现有的汽车引擎盖内板为了减少车的重量,一般都是采用薄板拼接构成的,而这样的设计缓冲力薄弱,在车辆遭受冲击时,不能较好的保护汽车引擎,同时内板在制造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材料,减轻重量,加工厚度一般都相对较薄,支撑效果不佳,现有的汽车引擎盖内板存在缓冲力薄弱、支撑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包括内板,所述内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板,所述内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可选的,所述连接杆、滚轮和滑块的数量为两个,相互对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支撑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盘关于隔板相互对称。可选的,所述支撑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盘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柱。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部结构与第一支撑板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尺寸小于第一支撑板。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中支撑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柱,所述第二支撑板中支撑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柱,所述第一橡胶柱和第二橡胶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擎盖。可选的,所述内板的内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板上,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栓的数量为六个。(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汽车引擎盖内板,通过支撑盘、支撑柱、连接杆、滚轮、滑块和第一弹簧的配合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当外板收到外力时,会通过支撑盘将力施加到支撑柱和连接杆上,从而带动支撑柱下移压缩第二弹簧,同时连接杆带动滚轮滑动,挤压滑块,压缩第一弹簧,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该汽车引擎盖内板具备了增大缓冲力的效果,达到保护引擎盖的目的,通过第一橡胶柱和第二橡胶柱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支撑柱下移,挤压第一橡胶柱和第二橡胶柱,使引擎盖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起到了减少引擎盖受力大小的作用,达到了保护引擎盖的目的。2、该汽车引擎盖内板,通过环形内板的设置,使该汽车引擎盖内板具备了支撑外板的效果的同时也达到了减少汽车重量的目的,通过螺栓、第三弹簧、支撑柱和第二弹簧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在起到了支撑外板的作用同时,也达到了增大缓冲力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前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板;2、引擎盖;3、螺母;4、第一橡胶柱;5、第二橡胶柱;6、螺栓;7、第三弹簧;8、内板;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连接杆;12、支撑柱;13、第二弹簧;14、支撑盘;15、第一弹簧;16、滑块;17、滚轮;18、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包括内板8,通过环形内板8的设置,使该汽车引擎盖内板具备了支撑外板1的效果的同时也达到了减少汽车重量的目的,内板8的内部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栓6,螺栓6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7,螺栓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板1上,螺栓6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3,螺栓6的数量为六个,通过螺栓6、第三弹簧7、支撑柱12和第二弹簧13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在起到了支撑外板1的作用同时,也达到了增大缓冲力的目的,内板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9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滚轮17,滚轮17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盘14,连接杆11、滚轮17和滑块16的数量为两个,相互对称,第一支撑板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8,支撑盘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盘14关于隔板18相互对称,通过支撑盘14、支撑柱12、连接杆11、滚轮17、滑块16和第一弹簧15的配合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当外板1收到外力时,会通过支撑盘14将力施加到支撑柱12和连接杆11上,从而带动支撑柱12下移压缩第二弹簧13,同时连接杆11带动滚轮17滑动,挤压滑块16,压缩第一弹簧15,在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使该汽车引擎盖内板具备了增大缓冲力的效果,达到保护引擎盖2的目的,支撑盘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板1,支撑盘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盘14上,第二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9的内壁上,第一支撑板9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2,内板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0的内部结构与第一支撑板9相同,第二支撑板10的尺寸小于第一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9中支撑柱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柱4,第二支撑板10中支撑柱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柱5,第一橡胶柱4和第二橡胶柱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擎盖2,通过第一橡胶柱4和第二橡胶柱5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支撑柱12下移,挤压第一橡胶柱4和第二橡胶柱5,使引擎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包括内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9),所述第一支撑板(9)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盘(14),所述支撑盘(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板(1),所述内板(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包括内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9),所述第一支撑板(9)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盘(14),所述支撑盘(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板(1),所述内板(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滚轮(17)和滑块(16)的数量为两个,相互对称,所述第一支撑板(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8),所述支撑盘(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盘(14)关于隔板(18)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永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布睿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