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00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挤压成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包括下模具,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中板,下模具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中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板,中板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模具,上板中部贯穿有立轴,立轴的下端和中板固定连接,下模具的周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向柱,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设计实现物料稳定高效的供给工作,物料在下模具中流动过程中,稳定高效的对物料进行热量供应,且下模具中实现自动化调节控流的效果,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且热量供给过程中,自动触发加压组件的变化,实现对给料管腔中的物料加压紧实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挤压成型机
,具体为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壳体模具加工过程中,涉及到挤压成型工序,在模具中注入物料,物料加压成型过程,先是向着成型腔中注入物料,注料过程中需要持续的热量供给,确保物料流体的顺利流动,物料流体流动过程中,对物料流体进行挤压,这样使物料紧实起来,随后注入成型腔中,可以有效提高注塑产品的质地。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给料挤压成型机,可以实现自动化调节加热和加压工序,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中板,下模具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中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板,所述中板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板中部贯穿有立轴,所述立轴的下端和中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的周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中板(2),下模具(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中板(2)的上方设置有上板(4),所述中板(2)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模具(5),所述上板(4)中部贯穿有立轴(6),所述立轴(6)的下端和中板(2)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1)的周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向柱(7),导向柱(7)贯穿中板(2)的板体,导向柱(7)的上端和上板(4)固定连接,导向柱(7)下端和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1)中设置有注料组件(8)、导热壳(9)、加压组件(10)、控制组件(11)、驱动组件(12)、控流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中板(2),下模具(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中板(2)的上方设置有上板(4),所述中板(2)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模具(5),所述上板(4)中部贯穿有立轴(6),所述立轴(6)的下端和中板(2)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1)的周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向柱(7),导向柱(7)贯穿中板(2)的板体,导向柱(7)的上端和上板(4)固定连接,导向柱(7)下端和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1)中设置有注料组件(8)、导热壳(9)、加压组件(10)、控制组件(11)、驱动组件(12)、控流组件(60)和控制阀(61),且下模具(1)中开设有排水管腔(13)、注水管腔(14)、支管腔(15)、T型管腔(16)、主管腔(17)和给料管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成型腔(19),所述给料管腔(18)的上方设置有排水管腔(13),给料管腔(18)的下方设置有注水管腔(14),所述给料管腔(18)中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热壳(9),导热壳(9)为环形管壳体状,导热壳(9)上的相对两侧均连通支管腔(15),且一侧的支管腔(15)一端和排水管腔(13)连通,另一侧支管腔(15)一端和注水管腔(14)连通,给料管腔(18)的一端延伸到下模具(1)外部,给料管腔(18)的另一端连通有T型管腔(16),注水管腔(14)的一端连通有主管腔(17),所述T型管腔(16)的一个端口延伸到下模具(1)外部,第二个端口和给料管腔(18)连通,第三个端口和主管腔(17)连通,所述排水管腔(13)的一端延伸到下模具(1)外部,所述给料管腔(18)中设置有加压组件(10),加压组件(10)位于给料管腔(18)和T型管腔(16)的接口位置,所述T型管腔(16)和主管腔(17)的接口位置设置有驱动组件(12),且T型管腔(16)的另外两个管腔中均设置有控制阀(61),所述主管腔(17)中设置有控流组件(60),控流组件(60)位于注水管腔(14)和主管腔(17)的接口位置,所述控制组件(11)包括导热组件(21)、硬质管(22)和顶体组件(23),所述硬质管(22)嵌入在下模具(1)中,硬质管(22)的一端延伸到排水管腔(13)中,且硬质管(22)端部连接有导热组件(21),硬质管(22)的另一端延伸到主管腔(17)中,且硬质管(22)端部设置有顶体组件(23),成型腔(19)的下方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注料组件(8),注料组件(8)的下端延伸到给料管腔(18)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21)包括储气壳(24)和定位柱(25),所述储气壳(24)为柱壳体状,储气壳(24)的一端和硬质管(22)连通,所述储气壳(24)的外侧壁上固定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柱(25),定位柱(25)一端固定在排水管腔(13)的内壁上,所述顶体组件(23)包括波纹管(26)和压力柱(27),所述顶体组件(23)设置在下模具(1)上开设的圆柱槽中,且波纹管(26)一端固定在圆柱槽的底面上,波纹管(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柱(27),压力柱(27)下端延伸到主管腔(17)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10)包括波纹管一(37)、卡位筒(38)、推进柱(39)和弹簧二(40),所述推进柱(39)的一端接触有弹簧二(40),推进柱(39)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筒状槽,推进柱(39)的筒状槽中设置有波纹管一(37)和卡位筒(38),波纹管一(37)的一端固定在推进柱(39)上,波纹管一(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位筒(38),卡位筒(38)固定在给料管腔(18)的内腔壁上,所述推进柱(39)和弹簧二(40)活动套接在给料管腔(18)的内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森芳陈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鸿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