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用兔生物力学固定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99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属于运动医学研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辅助用兔生物力学固定夹具,包括用于放置骨标本的容器,容器上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能沿容器的外周水平滑动,容器中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能沿容器的外周水平滑动,容器的下部竖直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骨标本底部的第三定位部,容器下部设有用于与生物力学试验机底座连接的支杆。本方案主要应用在生物力学试验中对人体或者兔子肱骨干标本的固定过程中,解决了现有生物力试验中对人体或者兔子肱骨干标本进行固定的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肱骨干标本向下滑脱以及只能垂直单一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用兔生物力学固定夹具
本技术属于动物运动医学研究
,具体公开了一种辅助用兔生物力学固定夹具。
技术介绍
肩袖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相关研究发现,在5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4%,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肩袖损伤修补术后促进腱骨愈合的问题,仍是当下运动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及难点。腱骨愈合是决定手术成果与否的关键因素,需获得腱-骨最大接触面积,保证充足的接触时间及接触程度,使外力影响最小化。因此,近年来,诸多研究针对腱骨愈合进行了不同的生物力学研究实验,在不同程度上为腱骨愈合提供了借鉴意义。然而,在生物力学实验中,如INSTRON生物力学试验机,虽然配置有用于对人体或者兔子肱骨干标本进行固定的特有夹具,但并不普适于目前生物力学试验用的个性化需求,且采用包埋技术固定之后仍存在包埋材料与夹具间滑脱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用兔生物力学固定夹具,以解决现有生物力试验中对人体或者兔子肱骨干标本进行固定的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肱骨干标本向下滑脱以及只能垂直单一固定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辅助用兔生物力学固定夹具,包括用于放置骨标本的容器,容器上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能沿容器的外周水平滑动,容器中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能沿容器的外周水平滑动,容器的下部竖直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骨标本底部的第三定位部,容器下部设有用于与生物力学试验机底座连接的支杆。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本固定夹具在使用时,先将肱骨干标本竖直向放置到容器中,并确保肱骨干标本下部放置到第三定位部上部,沿容器外周拖动第一定位部,能使第一定位部沿容器的外周水平滑动,沿容器外周拖动第二定位部,能使第二定位部沿容器的外周水平向滑动。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两个水平位置对肱骨干标本进行夹持固定能限制肱骨干水平向的自由度,防止肱骨干出现倾斜以及滑脱;(2)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结合第三定位部能对肱骨干标本的竖直向自由度进行限制,进一步防止肱骨干出现倾斜以及滑脱。进一步,支杆上部设有半圆柱,半圆柱的弧面朝上布置,半圆柱一侧设有第一半圆板,半圆柱另一侧设有第二半圆板,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上部之间设有支座,支座能沿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的外周滑动,容器下部与支座上部固定连接,半圆柱中部同轴连接有半圆涡轮,支座下部转动连接有蜗杆,半圆涡轮与蜗杆构成蜗轮蜗杆组件,蜗杆上位于第三定位部的一侧连接有方管,方管远离蜗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有调节螺母,支座上部靠近调节螺母的一侧铰接有用于限制方管转动的限位架。这样设置能对肱骨干相对于竖直向的角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以适应生物力学的不同试验项目,扩大了本夹具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容器上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横向开口;第一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横向开口上部且与容器壁水平滑动连接的上U形滑块以及设置在横向开口下部且与容器壁水平滑动连接的下U形滑块,上U形滑块与下U形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内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一定位螺栓;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结构相同。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进一步,容器下部开设有竖向开口;第三定位部包括设置在竖向开口左侧且与容器壁竖直滑动连接的左U形滑块以及设置在竖向开口右侧且与容器壁竖直滑动连接的右U形滑块,左U形滑块与右U形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内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二定位螺栓,第二定位螺栓中间上部设有圆盘。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进一步,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远离半圆柱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空腔,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上均沿周向开设有与半圆空腔连通的通槽,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上位于空腔的上部均设有与半圆空腔圆弧适配的滑块,滑块上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向上贯穿支座,连接杆上部同轴连接限位片。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装配过程简便,同时结构的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东南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定位部的东南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三定位部的东南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东南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半圆板、半圆柱、第二半圆板、半圆涡轮、蜗杆等部件的东南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容器1、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第三定位部4、支杆5、半圆柱6、第一半圆板7、第二半圆板8、支座9、半圆涡轮10、蜗杆11、方管12、调节螺母13、横向开口14、上U形滑块15、下U形滑块16、第一螺母17、第一定位螺栓18、竖向开口19、左U形滑块20、右U形滑块21、第二螺母22、第二定位螺栓23、圆盘24、半圆空腔25、通槽26、滑块27、限位片28。实施例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辅助用兔生物力学固定夹具,包括用于放置骨标本的容器1,容器1上部沿周向均布安装有多个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一定位部2,第一定位部2能沿容器1的外周水平滑动,容器1中部沿周向均布安装有多个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二定位部3,第二定位部3能沿容器1的外周水平滑动,容器1的下部竖直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骨标本底部的第三定位部4,容器1下部焊接有用于与生物力学试验机底座连接的支杆5。容器1上部沿周向均布加工有三个横向开口1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部2优选为:包括安装在横向开口14上部且与容器1壁水平滑动连接的上U形滑块27以及安装在横向开口14下部且与容器1壁水平滑动连接的下U形滑块27,上U形滑块27与下U形滑块27之间焊接有第一螺母17,第一螺母17内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一定位螺栓18;第二定位部3与第一定位部2结构相同。容器1下部开加工有竖向开口1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定位部4优选为:包括安装在竖向开口19左侧且与容器1壁竖直滑动连接的左U形滑块27以及设置在竖向开口19右侧且与容器1壁竖直滑动连接的右U形滑块27,左U形滑块27与右U形滑块27之间焊接有第二螺母22,第二螺母22内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二定位螺栓23,第二定位螺栓23中间上部焊接有圆盘24。实施例二如图4、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支杆5上部安装有半圆柱6,半圆柱6的弧面朝上布置,半圆柱6一侧焊接有第一半圆板7,半圆柱6另一侧焊接有第二半圆板8,第一半圆板7和第二半圆板8上部之间安装有支座9,支座9能沿第一半圆板7和第二半圆板8的外周滑动,容器1下部与支座9上部固定连接。支座9与第一半圆板7和第二半圆板8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为:在第一半圆板7和第二半圆板8远离半圆柱6的一侧均加工有半圆空腔25,第一半圆板7和第二半圆板8上均沿周向加工有与半圆空腔25连通的通槽26,第一半圆板7和第二半圆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用兔生物力学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骨标本的容器,容器上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能沿容器的外周水平滑动,容器中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能沿容器的外周水平滑动,容器的下部竖直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骨标本底部的第三定位部,容器下部设有用于与生物力学试验机底座连接的支杆。/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915 CN 20202201922021.一种辅助用兔生物力学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骨标本的容器,容器上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能沿容器的外周水平滑动,容器中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定骨标本的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能沿容器的外周水平滑动,容器的下部竖直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骨标本底部的第三定位部,容器下部设有用于与生物力学试验机底座连接的支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用兔生物力学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支杆上部设有半圆柱,半圆柱的弧面朝上布置,半圆柱一侧设有第一半圆板,半圆柱另一侧设有第二半圆板,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上部之间设有支座,支座能沿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的外周滑动,容器下部与支座上部固定连接,半圆柱中部同轴连接有半圆涡轮,支座下部转动连接有蜗杆,半圆涡轮与蜗杆构成蜗轮蜗杆组件,蜗杆上位于第三定位部的一侧连接有方管,方管远离蜗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有调节螺母,支座上部靠近调节螺母的一侧铰接有用于限制方管转动的限位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暴丁溯曾胜强覃波邓凯赵倩刘刚扶世杰徐平石杰王勋陆智强魏灵聪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