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去毛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51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去毛刺机,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端面去毛刺机构、内孔去毛刺机构和横移机构,端面去毛刺机构包括端面刷机构和第一工装机构,内孔去毛刺机构包括翻转机构、内孔刷机构和第二工装机构,横移机构包括横移控制组件和多个搬运托盘,多个搬运托盘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横移控制组件可控制多个搬运托盘同步分别在X轴和Y轴方向上移动,每一个搬运托盘在Y轴方向上靠近支撑夹具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全自动去毛刺机通过横移机构对端面去毛刺机构和内孔去毛刺机构的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工位切换,使得去毛刺机可自动化实现工件端面和内孔去毛刺,全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准度高,结构紧凑,操作便捷高效,节省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去毛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毛刺去除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去毛刺机。
技术介绍
产品各个装配工件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不仅直接影响零件本身的精度和外观质量,还会影响整个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而需要将工件毛刺除去,例如精度要求较高的钢制活塞,钢制活塞是气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工件。为了确保钢制活塞的精度要求,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钢制活塞的内轴孔、端面、倒角以及外圆周面进行去毛刺加工。目前,对处理工件加工时所产生的毛刺,大多采用人工或简易设备去除的方法。采用人工去除毛刺,人工手法的不稳定性、不一致性容易对工件产生损伤或者毛刺去除不干净,不利于质量管控,同时存在人工作业效率低下,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而利用简易设备对钢制活塞的轴孔、端面、倒角以及外圆周面进行去毛刺时,需要分开多个独立设备进行,需要人工在各台设备之间进行工件周转,自动化程度较低,大大降低钢制活塞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准度高、结构紧凑、操作便捷高效且节省人工成本的全自动去毛刺机。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去毛刺机,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端面去毛刺机构、内孔去毛刺机构和横移机构,端面去毛刺机构和内孔去毛刺机构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端面去毛刺机构包括端面刷机构和第一工装机构,第一工装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控制组件、第一顶升控制组件、第一夹具控制组件和第一内张夹具,第一顶升控制组件可控制第一内张夹具在Z轴方向上移动,第一旋转控制组件可控制第一内张夹具绕Z轴方向旋转,第一夹具控制组件可控制第一内张夹具在自身径向上张开或者内缩,端面刷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控制组件、第一动力控制组件和端面毛刷,端面毛刷在Z轴方向上位于第一内张夹具的正上方,第一升降控制组件可控制端面毛刷在Z轴方向上移动,第一动力控制组件可控制端面毛刷绕Z轴方向旋转,内孔去毛刺机构包括翻转机构、内孔刷机构和第二工装机构,第二工装机构包括第二顶升控制组件和支撑夹具,第二顶升控制组件可控制支撑夹具在Z轴方向上移动,支撑夹具设置有多个支撑臂,每一个支撑臂的支撑端在Z轴上延伸并开设有限位槽,多个支撑臂的多个限位槽之间形成一容纳槽,内孔刷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控制组件、第二动力控制组件和内孔毛刷,内孔毛刷在Z轴方向上位于支撑夹具的正上方,第二升降控制组件可控制内孔毛刷在Z轴方向上移动,第二动力控制组件可控制内孔毛刷绕Z轴方向旋转,翻转机构包括滑动控制组件、第二旋转控制组件和夹爪组件,滑动控制组件可控制夹爪组件在Y轴方向上移动至内孔毛刷的正下方,第二旋转控制组件可控制夹爪组件绕Y轴方向旋转,夹爪组件包括夹爪控制组件、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夹爪控制组件可控制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同步朝向或远离彼此移动,横移机构包括横移控制组件和多个搬运托盘,多个搬运托盘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横移控制组件可控制多个搬运托盘同步分别在X轴和Y轴方向上移动,每一个搬运托盘在Y轴方向上靠近支撑夹具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朝向支撑夹具开设有开口端。由上述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去毛刺机通过端面去毛刺机构对工件的端面进行研磨去除毛刺,端面去毛刺机构的端面刷机构的第一升降控制组件控制端面毛刷在Z轴方向上向下移动抵接在自转工件的端面上,同时端面刷机构的第一动力控制组件控制端面毛刷绕Z轴方向旋转,伴随着第一升降控制组件控制端面毛刷在Z轴方向上向下移动进行定量补偿,从而对工件进行全自动化去除毛刺,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准度高,生产效率高,性能稳定且操作便捷高效,节省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去毛刺机通过内孔去毛刺机构的第二升降控制组件控制内孔毛刷在Z轴方向上向下移动,使得内孔毛刷插入工件的内轴孔内,内孔刷机构的第二动力控制组件控制内孔毛刷绕Z轴方向旋转,伴随着第二升降控制组件控制内孔毛刷在Z轴方向上向下移动进行定量补偿,从而对工件的内轴孔进行全自动化精磨去除毛刺。工件的内轴孔完成精磨去除毛刺加工后,内孔去毛刺机构的翻转机构的滑动控制组件控制夹爪组件在Y轴方向上移动至内孔毛刷的正下方,随后夹爪组件的夹爪控制组件控制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同步朝向彼此移动,从而夹持已完成内轴孔精磨去除毛刺的工件,接着滑动控制组件控制夹爪组件带动已完成内轴孔精磨去除毛刺的工件在Y轴方向上远离内孔毛刷移动至翻转位置,之后翻转机构的第二旋转控制组件控制夹爪组件带动已完成内轴孔精磨去除毛刺的工件绕Y轴方向旋转180°,然后滑动控制组件控制夹爪组件带动翻转后的工件在Y轴方向上移动至内孔毛刷的正下方,夹爪控制组件控制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同步远离彼此移动,从而将翻转后的工件放置回第二工装机构的支撑夹具的容纳槽内,再通过横移机构输送到下一个作用工位。本专利技术内孔去毛刺机构的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准度高,生产效率高,性能稳定且操作便捷高效,节省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去毛刺机通过横移机构对端面去毛刺机构和内孔去毛刺机构的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工位切换,使得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去毛刺机可自动化实现工件端面去毛刺和内孔去毛刺,全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准度高,结构紧凑,操作便捷高效,节省人工成本。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横移机构还包括横移板和联动板,横移板可移动地支撑在工作台上,横移控制组件包括横移电机、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母和移动气缸,第一丝杆在X轴方向上延伸并可转动地支撑在工作台上,横移电机可控制第一丝杆旋转,第一丝杆螺母设置在横移板上,且第一丝杆螺母可移动地套接在第一丝杆上,移动气缸安装在横移板上,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在Y轴方向上延伸并与联动板连接,多个搬运托盘设置在联动板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内孔刷机构还包括升降板,第二动力控制组件和内孔毛刷设置在升降板上,第二升降控制组件包括升降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丝杆螺母,第二丝杆在Z轴方向上延伸,升降电机可控制第二丝杆旋转,第二丝杆螺母设置在升降板上,且第二丝杆螺母可移动地套接在第二丝杆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内孔刷机构还包括平稳气缸,平稳气缸的活塞杆在Z轴方向上延伸并与升降板连接,平稳气缸和第二升降控制组件同向控制升降板在Z轴方向上移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动力控制组件包括动力电机、主动轮、同步带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在Y轴方向上并排设置,同步带套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动力电机可控制主动轮绕Z轴方向旋转,内孔毛刷与从动轮的轴心对接。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翻转机构还包括滑动板,第二旋转控制组件和夹爪组件设置在滑动板上,滑动控制组件包括滑动气缸、滑轨和滑块,滑轨在Y轴方向上延伸,滑块设置在滑动板上,且滑块可滑动地与滑轨配合,滑动气缸的活塞杆在Y轴方向上延伸并与滑动板连接。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旋转控制组件包括旋转气缸和转轴,转轴在Y轴方向上延伸,旋转气缸可控制转轴绕Y轴方向旋转,夹爪组件设置在转轴靠近支撑夹具的一端。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全自动去毛刺机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倒角去毛刺机构,倒角去毛刺机构、端面去毛刺机构和内孔去毛刺机构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倒角去毛刺机构包括砂带倒角机构和第三工装机构,第三工装机构包括第三旋转控制组件、第三顶升控制组件、第二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去毛刺机,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端面去毛刺机构、内孔去毛刺机构和横移机构,所述端面去毛刺机构和所述内孔去毛刺机构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n所述端面去毛刺机构包括端面刷机构和第一工装机构,所述第一工装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控制组件、第一顶升控制组件、第一夹具控制组件和第一内张夹具,所述第一顶升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第一内张夹具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旋转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第一内张夹具绕Z轴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夹具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第一内张夹具在自身径向上张开或者内缩;/n所述端面刷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控制组件、第一动力控制组件和端面毛刷,所述端面毛刷在Z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内张夹具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升降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端面毛刷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动力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端面毛刷绕Z轴方向旋转;/n所述内孔去毛刺机构包括翻转机构、内孔刷机构和第二工装机构,所述第二工装机构包括第二顶升控制组件和支撑夹具,所述第二顶升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支撑夹具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支撑夹具设置有多个支撑臂,每一个所述支撑臂的支撑端在Z轴上延伸并开设有限位槽,多个所述支撑臂的多个所述限位槽之间形成一容纳槽;/n所述内孔刷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控制组件、第二动力控制组件和内孔毛刷,所述内孔毛刷在Z轴方向上位于所述支撑夹具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升降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内孔毛刷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动力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内孔毛刷绕Z轴方向旋转;/n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滑动控制组件、第二旋转控制组件和夹爪组件,所述滑动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夹爪组件在Y轴方向上移动至所述内孔毛刷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旋转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夹爪组件绕Y轴方向旋转,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夹爪控制组件、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夹爪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同步朝向或远离彼此移动;/n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控制组件和多个搬运托盘,多个所述搬运托盘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横移控制组件可控制多个所述搬运托盘同步分别在X轴和Y轴方向上移动,每一个所述搬运托盘在Y轴方向上靠近所述支撑夹具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朝向所述支撑夹具开设有开口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去毛刺机,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端面去毛刺机构、内孔去毛刺机构和横移机构,所述端面去毛刺机构和所述内孔去毛刺机构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
所述端面去毛刺机构包括端面刷机构和第一工装机构,所述第一工装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控制组件、第一顶升控制组件、第一夹具控制组件和第一内张夹具,所述第一顶升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第一内张夹具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旋转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第一内张夹具绕Z轴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夹具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第一内张夹具在自身径向上张开或者内缩;
所述端面刷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控制组件、第一动力控制组件和端面毛刷,所述端面毛刷在Z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内张夹具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升降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端面毛刷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动力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端面毛刷绕Z轴方向旋转;
所述内孔去毛刺机构包括翻转机构、内孔刷机构和第二工装机构,所述第二工装机构包括第二顶升控制组件和支撑夹具,所述第二顶升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支撑夹具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支撑夹具设置有多个支撑臂,每一个所述支撑臂的支撑端在Z轴上延伸并开设有限位槽,多个所述支撑臂的多个所述限位槽之间形成一容纳槽;
所述内孔刷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控制组件、第二动力控制组件和内孔毛刷,所述内孔毛刷在Z轴方向上位于所述支撑夹具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升降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内孔毛刷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动力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内孔毛刷绕Z轴方向旋转;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滑动控制组件、第二旋转控制组件和夹爪组件,所述滑动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夹爪组件在Y轴方向上移动至所述内孔毛刷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旋转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夹爪组件绕Y轴方向旋转,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夹爪控制组件、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夹爪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同步朝向或远离彼此移动;
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控制组件和多个搬运托盘,多个所述搬运托盘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横移控制组件可控制多个所述搬运托盘同步分别在X轴和Y轴方向上移动,每一个所述搬运托盘在Y轴方向上靠近所述支撑夹具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朝向所述支撑夹具开设有开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横移板和联动板,所述横移板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横移控制组件包括横移电机、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母和移动气缸,所述第一丝杆在X轴方向上延伸并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横移电机可控制所述第一丝杆旋转,所述第一丝杆螺母设置在所述横移板上,且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可移动地套接在所述第一丝杆上;
所述移动气缸安装在所述横移板上,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在Y轴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联动板连接,多个所述搬运托盘设置在所述联动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孔刷机构还包括升降板,所述第二动力控制组件和所述内孔毛刷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第二升降控制组件包括升降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在Z轴方向上延伸,所述升降电机可控制所述第二丝杆旋转,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且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可移动地套接在所述第二丝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孔刷机构还包括平稳气缸,所述平稳气缸的活塞杆在Z轴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平稳气缸和所述第二升降控制组件同向控制所述升降板在Z轴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动力控制组件包括动力电机、主动轮、同步带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在Y轴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同步带套接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
所述动力电机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彤黄伟华吴少威
申请(专利权)人: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