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40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9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包括第一固定导板模块、第二固定导板模块和结构加强条板,第一固定导板模块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固定导板主体、侧护翼、底托护翼和第一固定通孔,固定导板主体上部均设置有侧护翼,固定导板主体下部均设置有底托护翼,结构加强条板前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通孔;本装置通过3D打印技术快速加工成型,可根据不同病患单独定制,产品适配度高,术后安全风险低,塑形固定效果更佳,制造成本低,可从两侧同时对下颌骨主体进行固定,从而达到精确恢复下颌骨正常形态的效果,通过结构加强条板增强固定效果和稳定性,且装置使用寿命更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耗材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
技术介绍
下颌骨位于面下部,呈弓形,围成口腔的前壁和侧壁,是面部唯一能活动的骨骼;其水平部分为下颌体,其垂直部分为下颌支,表层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与颞骨关节凹组成颞下颌关节。下颌体分内、外两面及上、下两缘。下颌支分两面、四缘及两突;近年来,颌面部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损伤程度日益加重,伤情也日趋复杂。下颌骨位于人体的暴露部位,骨折的发生率居颌面部骨折的首位,下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年男性多由车祸引起,坚固内固定是治疗的较好手段,部分女性由于整形美容需求,在磨骨术后也需要进行下颌骨固定。目前,现有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很多为批量化生产的,对于救治中的不同患者来说适配性不佳,术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不适感,同时下颌骨固定导板一般仅用螺丝固定,固定不够牢固,康复塑形效果差,在下颌骨的频繁移动中,会存在对固定导板的磨损,降低其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本装置通过3D打印技术快速加工成型,可根据不同病患单独定制,产品适配度高,术后安全风险低,塑形固定效果更佳,制造成本低,可从两侧同时对下颌骨主体进行固定,从而达到精确恢复下颌骨正常形态的效果,通过结构加强条板增强固定效果和稳定性,且装置使用寿命更久。(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包括第一固定导板模块、第二固定导板模块和结构加强条板,第一固定导板模块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固定导板主体、侧护翼、底托护翼和第一固定通孔,固定导板主体上部均设置有侧护翼,固定导板主体下部均设置有底托护翼,结构加强条板前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通孔,第二固定通孔内均设置有紧固螺丝,结构加强条板左部和右部分别通过紧固螺丝连接第一固定导板模块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结构加强条板中部通过紧固螺丝连接下颌骨主体。优选的,侧护翼左端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通孔,第一固定通孔的孔径与第二固定通孔相同。优选的,第一固定导板模块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的横截面均呈L形,第一固定导板模块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的材料均为钛金属。优选的,第一固定导板模块通过紧固螺丝安装于下颌骨主体的左侧,第二固定导板模块通过紧固螺丝安装于下颌骨主体的右侧。优选的,结构加强条板与紧固螺丝的连接有均设置有耐磨垫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工作时,通过3D打印技术快速的将第一固定导板模块、第二固定导板模块和结构加强条板加工成型,可根据不同病患单独定制,产品适配度高,术后安全风险低,塑形固定效果更佳,且加工速度快,制造成本低,第一固定导板模块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可从两侧同时对下颌骨主体进行固定,从而达到精确恢复下颌骨正常形态的效果,同时在结构加强条板的作用下,增加下颌骨主体整体的固定效果和稳定性,校正康复效果更佳,其通过耐磨垫片可使紧固螺丝固定更牢固,且不会磨损第一固定导板模块、第二固定导板模块和结构加强条板,装置使用寿命更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中第一固定导板模块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中第一固定导板模块的截面图。附图标记:1、第一固定导板模块;2、第二固定导板模块;3、结构加强条板;4、下颌骨主体;5、紧固螺丝;6、耐磨垫片;7、第二固定通孔;101、固定导板主体;102、侧护翼;103、底托护翼;104、第一固定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包括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和结构加强条板3,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的结构相同,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的横截面均呈L形,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的材料均为钛金属,且均包括固定导板主体101、侧护翼102、底托护翼103和第一固定通孔104,固定导板主体101上部均设置有侧护翼102,固定导板主体101下部均设置有底托护翼103,结构加强条板3前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通孔7,侧护翼102左端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通孔104,第一固定通孔104的孔径与第二固定通孔7相同;第二固定通孔7内均设置有紧固螺丝5,结构加强条板3左部和右部分别通过紧固螺丝5连接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结构加强条板3中部通过紧固螺丝5连接下颌骨主体4,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通过紧固螺丝5安装于下颌骨主体4的左侧,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通过紧固螺丝5安装于下颌骨主体4的右侧,结构加强条板3与紧固螺丝5的连接有均设置有耐磨垫片6;工作时,首先对下颌骨主体4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数据发送至外部加工加工中心,进行数字化设计建模,从而通过3D打印技术快速的将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和结构加强条板3加工成型,可根据不同病患单独定制,产品适配度高,术后安全风险低,塑形固定效果更佳,且加工速度快,制造成本低;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可从两侧同时对下颌骨主体4进行固定,从而达到精确恢复下颌骨正常形态的效果,同时在结构加强条板3的作用下,增加下颌骨主体4整体的固定效果和稳定性,校正康复效果更佳,其通过耐磨垫片6可使紧固螺丝5固定更牢固,且不会磨损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和结构加强条板3,装置使用寿命更久。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和结构加强条板(3);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固定导板主体(101)、侧护翼(102)、底托护翼(103)和第一固定通孔(104),固定导板主体(101)上部均设置有侧护翼(102),固定导板主体(101)下部均设置有底托护翼(103),结构加强条板(3)前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通孔(7),第二固定通孔(7)内均设置有紧固螺丝(5),结构加强条板(3)左部和右部分别通过紧固螺丝(5)连接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结构加强条板(3)中部通过紧固螺丝(5)连接下颌骨主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和结构加强条板(3);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固定导板主体(101)、侧护翼(102)、底托护翼(103)和第一固定通孔(104),固定导板主体(101)上部均设置有侧护翼(102),固定导板主体(101)下部均设置有底托护翼(103),结构加强条板(3)前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通孔(7),第二固定通孔(7)内均设置有紧固螺丝(5),结构加强条板(3)左部和右部分别通过紧固螺丝(5)连接第一固定导板模块(1)和第二固定导板模块(2),结构加强条板(3)中部通过紧固螺丝(5)连接下颌骨主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星韦仁黄进骏邓俊纯邹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慧思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