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及配套起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410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包括针A、夹头B和接骨板C;所述针A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针A的一端为尖头,另一端为杆部;所述夹头B设置有穿孔和与穿孔相连通的第一缝隙,所述针A的杆部穿套于穿孔内,所述夹头B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棱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夹头B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接骨板C设置有与所述夹头B相匹配的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内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螺纹连接;还包括与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起子,所述起子用于安装或拆卸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夹头B将针A、接骨板C锁定连接,形成可靠的结构,有效地维持骨折复位的稳定性,避免骨折发生二次移位,且针A对骨骼的损伤远小于螺钉,可重新复位骨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及配套起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骨折固定装置,尤其涉及应用于骨折块之间复位并有效固定的内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接骨板系统是手术治疗骨折的最重要内固定方案之一,通过螺钉与接骨板不同的连接方式,满足不同部位骨折固定的需求:应用非锁定螺钉,与接骨板上的非锁定孔相互匹配,在骨折块间形成加压固定,满足关节内骨折固定的需求;应用锁定螺钉,与接骨板上的锁定孔相互匹配,在骨-内固定系统间建立角度轴向稳定性,满足骨干骨折及干骺端骨折固定的需求。目前接骨板系统存在如下缺点:1、手术过程中,医生复位并用复位钳、克氏针等临时固定骨折;然后,在骨的合适部位放置接骨板,用螺钉将接骨板和骨折的两端连接起来,实现骨折的最终固定。有时,在骨折两端植入第一枚螺钉和第二枚螺纹的过程中,骨折会发生二次移位,导致手术创伤变大,手术时间延长。所谓骨折二次移位是指:复位钳、克氏针等临时固定的骨折处于一个复位良好但稳定性不好的状态,植入螺钉的过程中,医生需要用转头在骨骼的合适位置转孔、用测深器测量钉孔的深度、用攻丝在骨骼内攻出钉道,然后拧入合适长度的螺钉;这些操作相应的外力作用于用复位钳、克氏针等临时固定骨折部位的两端,有时会导致骨折的临时固定失效,发生骨折的二次移位。当骨折发生二次移位,医生需要移除上一次临时固定的复位钳、克氏针等装置,再次复位并用复位钳、克氏针等临时固定骨折;糟糕的是:(1)骨折发生二次移位,有时会导致骨折部位发生新的骨折,使得再次复位的难度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复位质量下降;(2)骨折发生二次移位,再次以复位钳、克氏针等临时固定骨折,在骨折两端经接骨板植入第一枚螺钉和第二枚螺纹的过程中,骨折依然有可能发生再次移位。2、手术过程中,接骨板螺钉系统固定骨折后,医生根据经验及X线判断骨折复位的质量、骨与接骨板的位置关系;有时,骨折复位及内固定位置并不是非常好,但医生不愿意重新复位骨折或调整接骨板的位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治疗骨折时,合适地植入螺钉的骨骼位置非常有限,在一个有限的骨骼表面反复打孔并植入螺钉对局部骨骼损伤较大,会影响最终接骨板螺钉固定骨折的可靠性。3、螺钉接骨板系统不能应用于累及儿童骨骺的骨折,因为螺纹会对骨骼产生较大的损伤,影响骨骼的发育;目前累及儿童骨骼的骨折主流的治疗内固定方案是细而光滑的克氏针,但是,克氏针固定骨折的可靠性不如螺钉接骨板系统,即使辅助石膏或支具外固定,依然存在一定的内固定失效的风险;而且,石膏或支具外固定降低了患儿的舒适度,增加了患儿的护理和康复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其一:能够有效地避免骨折固定过程中的二次移位;其二:能够有效地减少医生重新复位及调整接骨板位置所导致的骨骼损伤;其三:能够应用于累及儿童骨骺的骨折,避免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提高患儿术后的舒适度,减少患儿术后护理和康复难度,降低术后内固定失效的风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其中包括针A、夹头B和接骨板C;所述针A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针A的一端为尖头,另一端为杆部;所述夹头B设置有穿孔和与穿孔相连通的第一缝隙,所述针A的杆部穿套于穿孔内,所述夹头B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棱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夹头B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接骨板C设置有与所述夹头B相匹配的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内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螺纹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针A的杆部表面是光滑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针A的杆部靠近尖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纹。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夹头B为半圆锥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穿孔内表面为非光滑面。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夹头B内部的穿孔直径大于或等于针A的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第一螺纹为圆锥螺纹和/或第二螺纹为圆锥螺纹。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夹头B的第一缝隙的轴线与夹头B轴线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次优方案:所述夹头B的第一缝隙的轴线与夹头B轴线不平行,即所述第一缝隙的轴线与夹头B轴线形成夹角。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夹头B的第一缝隙22的数目大于等于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夹头B夹头一端内部设置第一棱柱状中空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次优方案:所述夹头B夹头的一端外延有第一棱柱状中空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夹头B夹头第一棱柱状中空结构的形状包括棱柱形、梅花形、星形、十字形或其他类似能够利用专用起子操纵夹头B的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的螺距相同,所述夹头B和接骨板C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锁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时,所述第一缝隙闭合,所述夹头B锁定穿套于夹头B内的针A。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配套的起子,所述起子D为中空结构,起子D内中空的直径大于或等于针A的直径,所述起子D包括手柄和起子杆部;所述起子杆部末端设置有与第一棱柱状中空结构相匹配的第二棱柱状中空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配套的起子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第二棱柱状中空结构设置有第二缝隙,所述起子D的第二缝隙44伴随夹头B的第一缝隙22闭合而闭合,实现所述第二棱柱状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一棱柱状中空结构动态匹配。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一、复位钳、克氏针等临时固定骨折后,医生在骨折两端打入针A,这一操作对骨折的稳定性影响很小;接下来,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通过夹头B将针A、接骨板C锁定连接,在骨折两端与接骨板C之间形成可靠的结构,有效地维持骨折复位的稳定性;这一稳定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抵御医生进一步植入螺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外力,避免骨折发生二次移位。二、复位钳、克氏针等临时固定骨折后,医生在骨折两端的骨骼上打入针A,这一操作对骨骼的损伤远远小于在骨骼上打孔植入螺钉;接下来,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通过夹头B将针A与接骨板C锁定连接,在骨折两端的骨骼上与接骨板C之间形成可靠的结构,有效地维持骨折复位的稳定性;下一步,医生根据经验及X线判断骨折复位的质量、骨骼与接骨板的位置关系;当医生发现骨折复位的质量欠佳,骨骼与接骨板的位置关系不好,基于针A对骨骼的损伤远远小于在骨骼上打孔植入螺钉,医生可以重新复位骨折,调整骨骼与接骨板的位置关系,这为手术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三、治疗累及儿童骨骺的骨折时,当克氏针不能够有效常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通过夹头B将针A(克氏针)、接骨板C和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包括针A(10)、夹头B(20)和接骨板C(30);/n所述针A(10)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针A(10)的一端为尖头(11),另一端为杆部(12);/n所述夹头B(20)设置有穿孔(21)和与穿孔(21)相连通的第一缝隙(22),所述针A(10)的杆部(12)穿套于穿孔(21)内,所述夹头B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棱柱状中空结构(23),所述夹头B(2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24);/n所述接骨板C(30)设置有与所述夹头B(20)相匹配的锁定孔(31),所述锁定孔(31)内设置有第二螺纹(32),所述第二螺纹(32)与第一螺纹(24)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包括针A(10)、夹头B(20)和接骨板C(30);
所述针A(10)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针A(10)的一端为尖头(11),另一端为杆部(12);
所述夹头B(20)设置有穿孔(21)和与穿孔(21)相连通的第一缝隙(22),所述针A(10)的杆部(12)穿套于穿孔(21)内,所述夹头B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棱柱状中空结构(23),所述夹头B(2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24);
所述接骨板C(30)设置有与所述夹头B(20)相匹配的锁定孔(31),所述锁定孔(31)内设置有第二螺纹(32),所述第二螺纹(32)与第一螺纹(24)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B(20)为半圆锥形结构;
所述穿孔(21)内表面为非光滑面;
所述第一缝隙(22)的数目大于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22)的轴线与夹头B轴线平行;
所述第一螺纹(24)为圆锥螺纹和/或第二螺纹(32)为圆锥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锁定接骨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22)的轴线与夹头B轴线形成夹角;
所述杆部(12)靠近尖头(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纹(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林徐达强施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惠卫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