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包容量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555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动力电池包容量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动力电池包的得库伦效率η;步骤2、动力电池包电芯配组时的初始SOC值为SOC1,动力电池包在SOC1时恒流充电至单体截止电压,充电电量为动力电池包的容量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包容量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动力电池
,具体为提高动力电池出货效率的容量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对动力电池出货的测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动力电池的出货测试,可以完成对动力电池性能的综合评估。现有技术中,目前使用的动力电池出货容量的测试方法是全充全放法。全充全放法的过程比较简单,主要是采用阶梯式充电的模式将动力电池充至充电截止电压,然后恒流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利用这个放电过程中放出的容量衡量电池的可用容量。测试流程为:恒流放电至单体截止电压→恒流阶梯式充电至单体截止电压→恒流放电至单体截止电压,判定放电容量→恒流充电至出货SOC。以1C恒流测试倍率为例,单个电池包单次测试耗时约5h,多次测量的情况下测试时间会成倍数增长,耗时过长。另一方面,由于测试时间过长,考虑电池充放电能量效率以及充放电测试设备的能量回收效率,测试过程中即存在大量的能量损耗。测试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批量情况下动力电池的出货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优化并提高动力电池出货容量测试效率的测试方法,对于动力电池测试工艺来说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电池出货容量测试方法,能够提升电池包出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电池包容量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动力电池包的得库伦效率η;步骤2、动力电池包电芯配组时的初始SOC值为SOC1,动力电池包在SOC1时恒流充电至单体截止电压,充电电量为动力电池包的容量C新;步骤3、比较C新与(1-SOC1)C额定容量/η的大小,若C新≥(1-SOC1)C额定容量/η则动力电池包容量满足要求,否则不满足要求。所述步骤2中恒流充电采用恒流阶梯式充电方式。所述步骤2中恒流充电过程中,先以1C强度下充电至动力电池包容量达到80%-95%,再以0.5C强度下充电至动力电池包容量达到100%,再以0.2C强度下充电至动力电池包容量不再发生变化维持稳定。所述SOC值为动力电池包标定的已知参数。所述步骤1中,计算至少五组动力电池包的充电容量和放电容量,将每个动力电池的充电容量除以放电容量获得的百分比数值求均值,得到所测试动力电池包型号的得库伦效率η。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充电容量和放电容量的测试方法:1)动力电池包恒流放电至单体截止电压;2)动力电池包恒流阶梯式充电至单体截止电压;3)根据充电量获得充电容量3)动力电池包恒流放电至单体截止电压;4)根据放电量获得放电容量。计算得库伦效率η的动力电池包设有五组,五组动力电池包空电恒流阶梯式充电至单体截止电压的容量C1、C2、C3、C4、C5,5组动力电池包满电恒流放电至单体截止电压的容量C6、C7、C8、C9、C10;库伦效率η=(C6+C7+C8+C9+C10)/(C1+C2+C3+C4+C5)*100%。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减少单次动力电池系统容量测试时长、提升测试效率的动力电池系统容量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不仅极大减少了电量损耗,而且测试过程简单易行、极大地节约了测试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图1为新容量测试工步示意图;图2为老容量测试工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提升动力电池包出货效率的容量测试方法方案:步骤1、测试多套电池包,获得充电过程与放电的容量数据(同一厂家同种型号电芯);一般来说,是随机选取某款动力电池系统进行容量测试,测试方法的技术路线即:对动力电池系统进行电量调整,通过对比调整前后的动力电池系统荷电状态来计算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容量,其中对动力电池系统进行电量调整的方法为对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进行充电或者进行放电。例如测试五台动力电池包,空电恒流阶梯式充电至单体截止电压的容量C1、C2、C3、C4、C5;5组动力电池包满电恒流放电至单体截止电压的容量C6、C7、C8、C9、C10;步骤2、计算得库伦效率,通过获取的上述数据,计算得库伦效率η=(C6+C7+C8+C9+C10)/(C1+C2+C3+C4+C5)*100%;步骤3、测量并记录电芯配组时的初始SOC值:SOC1,初始SOC恒流阶梯式充电至单体截止电压,获得按照新工步测量电池出货容量C新;步骤4、设定出货容量标准应满足:C新≥(1-SOC1)C额定容量/η,即若C新≥(1-SOC1)C额定容量/η则动力电池容量满足要求,否则不满足要求。具体实时方式1:利用图2工步测试得以下数据:PACK1PACK2PACK3PACK4PACK5充电容量/Ah139.1136.34137.05138.89139.10放电容量/Ah138.335134.17135.8137.32138.34求得:η=98.9%已知该款电池配组时容量为3%SOC,额定容量为135Ah,可得C新≥(1-SOC1)C额定容量/η=132.4Ah时,动力电池组满足要求。及按照图1工步充电容量C新≥132Ah时,动力电池满足出货要求。利用图1工步复测得以下数据:PACK1PACK2PACK3PACK4PACK5充电容量/Ah134.1132.6133.05134.5134.5由此看出,本方法是一种减少单次动力电池系统容量测试时长、提升测试效率的动力电池系统容量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不仅极大减少了电量损耗,而且测试过程简单易行、极大地节约了测试成本。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包容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获得动力电池包的得库伦效率η;/n步骤2、动力电池包电芯配组时的初始SOC值为SOC1,动力电池包在SOC1时恒流充电至单体截止电压,充电电量为动力电池包的容量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包容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动力电池包的得库伦效率η;
步骤2、动力电池包电芯配组时的初始SOC值为SOC1,动力电池包在SOC1时恒流充电至单体截止电压,充电电量为动力电池包的容量C新;
步骤3、比较C新与(1-SOC1)C额定容量/η的大小,若C新≥(1-SOC1)C额定容量/η则动力电池包容量满足要求,否则不满足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容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计算至少五组动力电池包的充电容量和放电容量,将每个动力电池的充电容量除以放电容量获得的百分比数值求均值,得到所测试动力电池包型号的得库伦效率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容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充电容量和放电容量的测试方法:
1)动力电池包恒流放电至单体截止电压;
2)动力电池包恒流阶梯式充电至单体截止电压;
3)根据充电量获得充电容量
3)动力电池包恒流放电至单体截止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寓蔡宝来赵国华朱广燕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