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插拔压裂管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48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插拔压裂管汇,包括固定于地面的管汇撬,所述管汇撬位于压裂井口与压裂主管线之间;所述管汇撬上设置有可转动调节的插拔压裂管汇机构,所述插拔压裂管汇机构的一端与安装在压裂井口上的插拔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压裂主管线相连接。通过在压裂井口之间合适位置设置管汇撬,管汇撬上设置有与安装在压裂井口上的插拔器和来自高低压管汇撬方向的压裂主管线相连接的插拔式压裂管汇机构,使得插拔压裂管汇机构实现的一条大通径管路可以作业两口井以上,比多条分流管线连接压裂井口的方式减少许多压裂管线数量和连接拆卸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作业成本,井场简洁,潜在泄漏点减少,安全风险降低,也避免人员攀爬井口开关闸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插拔压裂管汇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水力压裂管汇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插拔压裂管汇。
技术介绍
目前桥射联作压裂工艺为油气田新井开发的主流作业工艺,在该类压裂施工的传统作业中,井场压裂管路和井口压裂头固定连接,大多数井场的管路为小通径多管路,连接方式为锤击由壬连接,少部分井场的管路为大通径单管路,连接方式为法兰连接。在多井口的工厂化压裂井场,由高低压管汇撬方向而来的压裂主管线在各个井口通过分流管汇撬把压裂管路分流至各个压裂井口,并与各井口压裂头固定连接。现场压裂管路和井口压裂头连接拆卸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管路多导致井场拥挤杂乱,尤其是多井口的工厂化压裂现场。管路多,也造成连接点和潜在泄漏点多,安全风险大。多井口作业时,通常需要人工在每个井口分流管汇撬来回开关阀门倒换井口,且需要人工攀爬至压裂井口开关压裂头上部闸阀,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插拔压裂管汇,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作业成本,井场简洁,潜在泄漏点减少,安全风险降低,也避免人员攀爬井口开关闸阀。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插拔压裂管汇,包括固定于地面的管汇撬,所述管汇撬位于压裂井口与压裂主管线之间;所述管汇撬上设置有可转动调节的插拔压裂管汇机构,所述插拔压裂管汇机构的一端与安装在压裂井口上的插拔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压裂主管线相连接。所述插拔压裂管汇机构包括安装于管汇撬上的三通座,所述三通座的一个接口上连接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端部安装有与插拔器相连接的插拔接头;所述三通座的另一个接口上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与压裂主管线相连接;所述三通座第三接口通过盲板法兰封堵。所述第一管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三通座与插拔接头之间且相互连接的多个直管和活动弯头。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与所述三通座相连接的第四直管,第四直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活动弯头、第三直管、第二活动弯头、第一直管、以及第四弯头,所述第四弯头与插拔接头相连接。所述插拔接头上设置有配重块和吊装板。所述第二管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三通座与压裂主管线之间且相互连接的多个直管和活动弯头。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与所述三通座相连接的第二直管,所述第二直管上连接有第三活动弯头,所述第三活动弯头与压裂主管线相连接。所述管汇撬包括框架,所示框架上安装有与地面支撑且可伸缩的支腿。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插拔压裂管汇,通过在压裂井口之间合适位置设置插拔式活动压裂管汇撬,在压裂井口上安装插拔连接器,管汇撬上设置有一端与插拔连接器相连接、另一端与由高低压管汇撬方向而来的压裂主管线相连接的插拔式活动压裂管汇机构,通过吊机提吊与插拔器连接的活动端在多井口之间切换连接,使得插拔压裂管汇机构实现的一条大通径管路可以作业两口井以上,比多条分流管线连接压裂井口的方式减少许多压裂管线数量和连接拆卸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作业成本,井场简洁,潜在泄漏点减少,安全风险降低,也避免人员攀爬井口开关闸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快速插拔压裂管汇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快速插拔压裂管汇整体布局图;图3是本技术快速插拔压裂管汇插拔压裂管汇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快速插拔压裂管汇第一活动弯头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快速插拔压裂管汇第二或第四活动弯头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快速插拔压裂管汇第三活动弯头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快速插拔压裂管汇直管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快速插拔压裂管汇插拔专用接头示意图。图中,1—管汇撬;2—插拔压裂管汇;3—采油树;4—插拔器;5—压裂井口;6—压裂主管线;7—压裂车;8—高低压管汇撬;9—液控系统;10—空压机;101—支腿;102—框架;201—第一活动弯头;202—第二活动弯头;203—第三活动弯头;204—第一直管;205—第二直管;206—第三直管;207—三通座;208—插拔接头;209—配重;210—吊装板,211—第四直管;212—第四活动弯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插拔压裂管汇,包括固定于地面的管汇撬1,所述管汇撬1位于压裂井口5与压裂主管线6之间;所述管汇撬1上设置有可转动调节的插拔压裂管汇机构2,所述插拔压裂管汇机构2的一端与压裂井口5上安装的插拔器4相连接,另一端与压裂主管线6相连接。井场安装摆放时,管汇撬1放置在两个压裂井口5之间合适位置,四个支腿伸开固定,增加管汇撬稳定性,压裂井口顶端各安装一套插拔器4,用液控系统9管线连接两台插拔器,液控系统管线接上空压机10。插拔压裂管汇机构2尾端活动弯头连接压裂主管线6,压裂主管线6连接高低压管汇撬8,多台压裂车7连接在高低压管汇撬上。具体的,所述插拔压裂管汇机构2包括安装于管汇撬1上的三通座207,所述三通座207的一个接口上连接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端部安装有与插拔器4相连接的插拔接头208;所述三通座207的另一个接口上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与压裂主管线6相连接;所述三通座207第三接口通过堵头封堵。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三通座207与插拔接头208之间且相互连接的多个直管和活动弯头。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与所述三通座207相连接的第四直管211,第四直管211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活动弯头201、第三直管206、第二活动弯头202、第一直管204、以及第四弯头212,所述第四弯头212与插拔接头208相连接。所述第一直管204倾斜安装,形成角度。所述插拔接头208上设置有配重块209和吊装板210,吊装板210用于吊机吊起插拔管汇与插拔器4连接拆卸,配置块209用于调整校正插拔接头208的倾斜使其保持垂直,便于从插拔器4中顺利插入和拔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括设置于所述三通座207与压裂主管线6之间且相互连接的多个直管和活动弯头。示例性的,所述第二管路22包括与所述三通座207相连接的第二直管205,所述第二直管205上连接有第三活动弯头203,所述第三活动弯头203与压裂主管线6相连接。优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活动弯头201:活动弯头有一个旋转轴,可以调整出口端的水平角度,可以保证在倒换压裂井口5时插拔压裂管汇机构2绕着主轴旋转,调整插拔接头208和压裂井口5之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第二活动弯头202/第四活动弯头212有两个旋转轴,可以调整出口的水平和竖直角度。用于插拔接头208和压裂井口5高度和水平位置的调整。如图6所示,第三活动弯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插拔压裂管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地面的管汇撬(1),所述管汇撬(1)位于压裂井口(5)与压裂主管线(6)之间;所述管汇撬(1)上设置有可转动调节的插拔压裂管汇机构(2),所述插拔压裂管汇机构(2)的一端与安装在压裂井口(5)上的插拔器(4)相连接,另一端与压裂主管线(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插拔压裂管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地面的管汇撬(1),所述管汇撬(1)位于压裂井口(5)与压裂主管线(6)之间;所述管汇撬(1)上设置有可转动调节的插拔压裂管汇机构(2),所述插拔压裂管汇机构(2)的一端与安装在压裂井口(5)上的插拔器(4)相连接,另一端与压裂主管线(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插拔压裂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压裂管汇机构(2)包括安装于管汇撬(1)上的三通座(207),所述三通座(207)的一个接口上连接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端部安装有与插拔器(4)相连接的插拔接头(208);所述三通座(207)的另一个接口上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与压裂主管线(6)相连接;所述三通座(207)第三接口通过盲板法兰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插拔压裂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三通座(207)与插拔接头(208)之间且相互连接的多个直管和活动弯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快速插拔压裂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与所述三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波雷新刚蒋喜军孙荣芝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赛孚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