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48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包括提沫池、卸沫池和自提升提沫机构;所述提沫段低于卸沫段,且两者之间通过弧形的过渡段连接过渡,所述提沫架包括龙门状的架体、竖吊架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嵌套在轨道内并安装与架体的两侧支腿上,提沫刮板安装在竖吊架的底部并深入液面表层,提沫刮板随提沫架沿轨道移动,所述提沫刮板前侧开口,后侧封闭,其底部经扭轴设置有可翻转的卸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一定高度差的卸沫池和提沫池,并在两者侧边设置了轨道,提沫架能沿轨道在提沫池上方水平移动,并在提沫池末端经过渡段提升至卸沫池的高度,然后在卸沫段移动至卸沫池的适当位置进行卸沫作业,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
本技术属于阿胶制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
技术介绍
提沫又叫打沫,专指阿胶制备中除去杂质的过程。当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便对入适量的生水,胶液稀释后用武火至沸,再用文火缓缓加热,这样胶液内轻浮及细微的杂质便与水中的金属离子结合成比重较小的络合物悬浮于液面,由锅边向中央聚集,等上浮的杂质聚于锅中央时用打沫瓢和打沫刀将此上浮物取出,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打沫”。现有的提沫方式为人手工拿着漏勺进行作业,当提沫机产生漂沫时,作业人员手持漏勺进行打捞,并将打捞的杂质向外投放至杂质桶内,由于漏勺结构上的缺陷,每次打捞的量很小,对于大面积提沫作业,这种作业方式工作效率低,使用麻烦,在杂质产生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作业,劳动强度大,操作不便,且提取的杂质部分含有胶液,这些胶液会随着杂质一起被撇出,造成了浪费,给人们带来了困扰,因此研究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包括提沫池、卸沫池和自提升提沫机构;所述卸沫池设置在提沫池的一侧边缘,卸沫池外沿高于卸沫池的内沿,卸沫池的内沿与提沫池的外沿齐平;所述自提升机构包括轨道、提沫架和提沫刮板;所述轨道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提沫池两侧边沿的提沫段、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卸沫池两侧的卸沫段和位于提沫段和卸沫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提沫段低于卸沫段,且两者之间通过弧形的过渡段连接过渡,所述提沫架包括龙门状的架体、竖吊架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嵌套在轨道内并安装与架体的两侧支腿上,竖吊架沿竖向固定安装在架体的中部,提沫刮板安装在竖吊架的底部并深入液面表层,提沫刮板随提沫架沿轨道移动,并在过渡段逐渐提升至卸沫池上方,所述提沫刮板前侧开口,后侧封闭,其底部经扭轴设置有可翻转的卸料板。进一步的,所述卸沫池和提沫池之间设置弧形的导向台,导向台向卸沫池倾斜设置,所述导向台的下部设置与卸沫池底部连通的回流过滤孔,回流过滤孔的液位高于提沫池的液位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提沫段的外侧定位架,架体的两侧支腿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在随架体移动时,始终贴合在定位架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和竖吊架上贯穿设置有操作把手,操作把手的两端延伸出架体外,并在外侧设置有把手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对提沫机的结构进行了改造,在提沫池的外侧边缘设置了高于提沫池的卸沫池,并在提沫池和卸沫池的两侧铺设有轨道,其中轨道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提沫池两侧边沿的提沫段、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卸沫池两侧的卸沫段和位于提沫段和卸沫段之间的过渡段,提沫架沿着提沫段水平移动,对提沫池上表面的漂浮杂质进行收集,并在提沫池的末端沿过渡段缓慢提升至卸沫池的高度,然后沿卸沫段移动至卸沫池的上方,翻转卸料板将杂质从底部倾倒至卸沫池中。同时为了实现将随杂质一起被清理出的胶液回收利用,本技术在导向台的底部设置了与卸沫池底部连通的回流过滤孔,能将胶液经过滤后回流至提沫池内,使用方便,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还在定位架和定位板,两者仅设置在提沫段设置,其目的为防止提沫架的翻转,提高提沫架在提沫池内收集杂质的稳定性。由此,本技术通过设置具有一定高度差的卸沫池和提沫池,并在两者侧边设置了轨道,提沫架能沿轨道在提沫池上方水平移动,并在提沫池末端经过渡段提升至卸沫池的高度,然后在卸沫段移动至卸沫池的适当位置进行卸沫作业,使用方便,可大面积的进行杂质收集,相比传统的人工收集方式,大大的提高了收集效率,且可以自提升、杂质自过滤回流,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提沫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图中的标号为:1为轨道,11为提沫段,12为过渡段,13为卸沫段,2为移动轮,3为架体,31为竖吊架,4为提沫刮板,41为扭轴,42为卸料板;5为操作把手,51为把手套;6为定位板,7为定位架,8为导向台,81为回流过滤孔;9为导流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主要用于阿胶制备中除去杂质的过程,针对现有的提沫方式的缺陷,在提沫时工作效率低,操作不便,尤其针对大面积的提沫作业,并不适用,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如图1-4所示,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包括提沫池、卸沫池和自提升提沫机构;本实施例能在原有的提沫池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卸沫池设置在提沫池的一侧边缘,卸沫池外沿高于卸沫池的内沿,卸沫池的内沿与提沫池的外沿齐平;从而在提沫池的外侧边缘处形成了高于提沫池液位的卸沫池,卸沫池用于暂存杂质。如图1所示,所述自提升机构包括轨道1、提沫架和提沫刮板4;同时如图2所示,所述轨道1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提沫池两侧边沿的提沫段11、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卸沫池两侧的卸沫段13和位于提沫段和卸沫段之间的过渡段12,所述提沫段11低于卸沫段13,且两者之间通过弧形的过渡段12连接过渡,提沫段11和卸沫段12分别平铺在提沫池和卸沫池的两侧,过渡段13呈弧形结构包括了下半段和上半段,上半段的上部和下半段的下部分别与卸沫段和提沫段相切,上半段和下半段的连接处相切,从而使过渡段整体呈平滑的过渡面,以便移动轮沿轨道平移,并沿轨道提升一定高度。首先提沫架沿提沫段11平移,在提沫池收集漂浮的杂质,然后经过过渡段12的提升后进入卸沫池的前端,然后经卸沫段13移动至适当位置进行卸沫作业。所述提沫架包括龙门状的架体3、竖吊架31和移动轮2;所述移动轮2嵌套在轨道1内并安装与架体的两侧支腿上,竖吊架31沿竖向固定安装在架体3的中部,提沫刮板4安装在竖吊架31的底部并深入液面表层,提沫刮板4随提沫架沿轨道1移动,在过渡段12逐渐提升至卸沫池上方,所述提沫刮板4前侧开口,后侧封闭,其底部经扭轴41设置有可翻转的卸料板42,扭轴上设置有操作杆,另外在架体3和竖吊架31上贯穿设置有操作把手5,操作把手5的两端延伸出架体外,并在外侧设置有把手套51。如图4所示,提沫挂板4的底部呈凹槽状结构,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杂质,且其底部设置了卸料板42,卸料板42经扭轴41铰接在提沫刮板的侧板上,当克服扭力转动卸料板时,卸料板42翻转,将杂质斜下。由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具有一定高度差的卸沫池和提沫池,并在两者侧边设置了轨道,操从两侧操作把手,能驱动提沫架能沿轨道在提沫池上方水平移动,并在提沫池末端经过渡段提升至卸沫池的高度,然后在卸沫段移动至卸沫池的适当位置进行卸沫作业,使用方便,可大面积的进行杂质收集,相比传统的人工收集方式,大大的提高了收集效率。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设置能自动过滤回流的结构。如图4所示,卸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沫池、卸沫池和自提升提沫机构;所述卸沫池设置在提沫池的一侧边缘,卸沫池外沿高于卸沫池的内沿,卸沫池的内沿与提沫池的外沿齐平;所述自提升提沫机构包括轨道、提沫架和提沫刮板;所述轨道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提沫池两侧边沿的提沫段、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卸沫池两侧的卸沫段和位于提沫段和卸沫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提沫段低于卸沫段,且两者之间通过弧形的过渡段连接过渡,所述提沫架包括龙门状的架体、竖吊架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嵌套在轨道内并安装与架体的两侧支腿上,竖吊架沿竖向固定安装在架体的中部,提沫刮板安装在竖吊架的底部并深入液面表层,提沫刮板随提沫架沿轨道移动,并在过渡段逐渐提升至卸沫池上方,所述提沫刮板前侧开口,后侧封闭,其底部经扭轴设置有可翻转的卸料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阿胶杂质提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沫池、卸沫池和自提升提沫机构;所述卸沫池设置在提沫池的一侧边缘,卸沫池外沿高于卸沫池的内沿,卸沫池的内沿与提沫池的外沿齐平;所述自提升提沫机构包括轨道、提沫架和提沫刮板;所述轨道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提沫池两侧边沿的提沫段、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卸沫池两侧的卸沫段和位于提沫段和卸沫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提沫段低于卸沫段,且两者之间通过弧形的过渡段连接过渡,所述提沫架包括龙门状的架体、竖吊架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嵌套在轨道内并安装与架体的两侧支腿上,竖吊架沿竖向固定安装在架体的中部,提沫刮板安装在竖吊架的底部并深入液面表层,提沫刮板随提沫架沿轨道移动,并在过渡段逐渐提升至卸沫池上方,所述提沫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中祥赵伟峰王琳刘力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四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