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01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包括纵梁、连接块、底部支架和立板,所述纵梁一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纵梁的一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横梁,且横梁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纵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顶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连接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块顶端的两侧活动连接的连接架,转杆可以带动螺旋杆转动,则螺旋杆外部连接的螺旋套可以带动活动支杆在螺旋杆外部移动,使活动支杆可以推动连接架相应的进行转动,则使活动支杆可以带动连接架盖在框架的顶端,则连接架顶端的防雨棚可以实现对框架的遮挡覆盖,提高了对立体车库内部车辆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
本技术涉及金属框架
,具体为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用地紧张以及小轿车的普及,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一直是有车一族最为头疼的事,由此产生的乱停乱放现象困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立体车库的诞生将车辆重叠放置,利用有限的场地,实现停车立体化,充分的利用立体空间来停放车辆,现有的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1、现有的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在使用过程中,结构自身强度较差,容易发生变形;2、现有的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在使用过程中,结构使用稳定性不佳,会影响立体车库的使用效果;3、现有的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在使用过程中,结构框架没有顶部遮挡结构,没有对车辆的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自身强度较差,结构使用稳定性不佳,没有对车辆的保护结构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包括纵梁、连接块、底部支架和立板,所述纵梁一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纵梁的一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横梁,且横梁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旋杆,所述纵梁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底部支架,且底部支架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斜撑杆,所述纵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顶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连接架。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筋,且支撑筋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屈杆。优选的,所述纵梁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槽口,且纵梁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插孔。优选的,所述横梁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且第三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筋。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雨棚,且连接架底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杆。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架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且限位螺栓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限位螺栓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且紧固螺母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螺栓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优选的,所述螺旋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转杆,且螺旋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螺旋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通过在纵梁内侧设置的支撑筋与防屈杆,相邻两个纵梁与横梁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且上下方向相邻的两个横梁中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板,支撑筋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相连接,使支撑节点在纵梁与横梁内进行局部等效补强,增加竖向支撑体系,抵消部分倾覆力矩,减少水平位移力,且竖向筋可以对相邻横梁之间进行支撑,使超高层的结构框架的具有优越的抗侧力体系,避免了框架使用中发生变形。(2)该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通过在纵梁底端的两侧设置的底部支架,底部支架紧贴纵梁后,可以将限位螺栓插入纵梁与底部支架平行位置的插孔内部,此时可以在槽口内部将紧固螺母套在限位螺栓的外部,并使紧固螺母可以实现底部支架与纵梁之间的固定连接,且斜撑杆可以以相同方式连接,则斜撑杆与底部支架可以对结构框架的两侧进行支撑,避免了框架发生倾倒,从而提高了框架使用中的稳定性。(3)该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通过在连接块顶端的两侧活动连接的连接架,转杆可以带动螺旋杆转动,则螺旋杆外部连接的螺旋套可以带动活动支杆在螺旋杆外部移动,使活动支杆可以推动连接架相应的进行转动,则使活动支杆可以带动连接架盖在框架的顶端,则连接架顶端的防雨棚可以实现对框架的遮挡覆盖,提高了对立体车库内部车辆的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纵梁;101、槽口;102、第一连接板;103、支撑筋;104、防屈杆;105、第二连接板;106、插孔;2、横梁;201、竖向筋;202、第三连接板;3、连接块;301、防雨棚;302、连接架;303、活动支杆;4、底部支架;401、斜撑杆;402、紧固螺母;403、限位螺栓;5、立板;501、转杆;502、螺旋杆;503、螺旋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包括纵梁1、连接块3、底部支架4和立板5,纵梁1一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05,且第二连接板10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2,第一连接板1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筋103,且支撑筋103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屈杆104,纵梁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槽口101,且纵梁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插孔106,支撑节点在纵梁1与横梁2内进行局部等效补强,增加竖向支撑体系,抵消部分倾覆力矩,减少水平位移力;纵梁1的一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横梁2,横梁2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202,且第三连接板2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筋201,竖向筋201可以对相邻横梁2之间进行支撑,使超高层的结构框架的具有优越的抗侧力体系,避免了框架使用中发生变形;纵梁1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底部支架4,且底部支架4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斜撑杆401,底部支架4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403,且限位螺栓40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紧固螺母402,限位螺栓403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且紧固螺母402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螺栓403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斜撑杆401与底部支架4可以对结构框架的两侧进行支撑,避免了框架发生倾倒,从而提高了框架使用中的稳定性;横梁2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立板5,立板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旋杆502,螺旋杆50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转杆501,且螺旋杆50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螺旋套503,纵梁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顶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连接架302,连接架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雨棚301,且连接架302底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杆303,连接架302顶端的防雨棚301可以实现对框架的遮挡覆盖,提高了对立体车库内部车辆的防护效果。工作原理:使用时,底部支架4紧贴纵梁1后,可以将限位螺栓403插入纵梁1与底部支架4平行位置的插孔106内部,此时可以在槽口101内部将紧固螺母402套在限位螺栓403的外部,并使紧固螺母402可以实现底部支架4与纵梁1之间的固定连接,且斜撑杆401可以以相同方式连接,则斜撑杆401与底部支架4可以对结构框架的两侧进行支撑,避免了框架发生倾倒,从而提高了框架使用中的稳定性,相邻两个纵梁1与横梁2的连接处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包括纵梁(1)、连接块(3)、底部支架(4)和立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一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05),且第二连接板(10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2),所述纵梁(1)的一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横梁(2),且横梁(2)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立板(5),所述立板(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旋杆(502),所述纵梁(1)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底部支架(4),且底部支架(4)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斜撑杆(401),所述纵梁(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顶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连接架(3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包括纵梁(1)、连接块(3)、底部支架(4)和立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一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05),且第二连接板(10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2),所述纵梁(1)的一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横梁(2),且横梁(2)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立板(5),所述立板(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旋杆(502),所述纵梁(1)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底部支架(4),且底部支架(4)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斜撑杆(401),所述纵梁(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顶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连接架(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筋(103),且支撑筋(103)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屈杆(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金属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槽口(101),且纵梁(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均李力夏旻向葵阳刘凯余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新世纪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