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把快速拆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43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把快速拆装结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车把快速拆装结构。它包括插设在前叉套管中的车把套管、按压机构和锁止机构,按压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按压部、连接杆和导向块,锁止机构包括中央固定座和两块左右对称布置的限位块,两块限位块之间设有处在中央固定座内部的弹簧,限位块远离弹簧的一端设有限位柱,车把套管和前叉套管上均设有与限位柱对应的通孔,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与倒V型支脚,限位块侧壁上设有与支脚底边适配且用于引导导向块上下运动的斜槽。采用本方案,只要轻松按下按压部就能使限位柱回退到车把套管内实现车把快拆,松开按压部,限位柱依靠弹簧之力又能插设到通孔中实现车把快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把快速拆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把
,具体涉及一种车把快速拆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出行时使用自行车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自行车的便携性有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在自驾游时把自行车带上,而具有快拆功能的自行车便于随车携带,因此大受欢迎。现有自行车多在前轮和后轮上有快拆结构,而对体积偏小的车把并没有再设置快拆机构。可视当车把和前叉是连接在一体时的长度通常会很长,对于携带便利性不太友好。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776683U,公开日2019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车把组件,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车把组件,包括:第一车把、第二车把、车把固定组件,所述车把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车把套筒、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包括第二车把套筒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车把套筒和第一连接杆固定一体连接,所述第二车把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一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活动连接,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安装在车管上,所述第一车把和第二车把分别呈L型,所述第一车把伸入所述第一车把套筒内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车把伸入所述第二车把套筒内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车把和第二车把左右对称。该技术更加人性化,灵活性更高。但是这个方案采用的都是螺栓、螺钉等部件实现各个零部件之间可以拆卸连接,需要对车把进行快速拆装的时候还需要自卑扳手和螺丝刀,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车把快速拆装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把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插设在前叉套管中的车把套管、按压机构和锁止机构,按压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按压部、连接杆和导向块,锁止机构包括中央固定座和两块左右对称布置的限位块,两块限位块之间设有处在中央固定座内部的弹簧,限位块远离弹簧的一端设有限位柱,车把套管和前叉套管上均设有与限位柱对应的通孔,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与倒V型支脚,限位块侧壁上设有与支脚底边适配且用于引导导向块上下运动的斜槽。车把套管插设在前叉套管中,车把内起到快速拆装作用的按压机构和锁止机构是布置在车把套管内,车把套管对于按压机构和锁止机构起到防尘防水、免受碰撞的保护效果。车把其实还有包括把手等结构,因为在本案中并非重点,故省略。锁止机构和按压机构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车把的快速拆装:通过按下按压机构的按压部(按压部下方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下方连有导向块),按压部向下运动导致连接杆下方的导向块也向下运动;由于导向块的支脚跨设在限位块的斜槽上,导向块向下运动时,会导致两个限位块的斜槽相互靠拢;两个斜槽靠拢的时候,会将限位块之间的弹簧进行压缩,此时在按压部处会感受到些微的阻力,斜槽靠拢的同时,两个限位块会相互靠近,其结果是限位柱会随着限位块向中央固定座靠近,同时从通孔中脱出,然后将车把套管从前叉套管中拔出就实现车把的快拆;需要将车把套管重新安装时,需先向下按住按压部使两块限位块相互靠拢,将车把套管插设到前叉套管中后,直到限位柱对准通孔的位置再释放按压部,导向块向上回弹,限位块的斜槽不再受到导向块的支脚限位,弹簧回复原位且将限位柱向中央固定座的两侧进行推送,限位柱嵌设在通孔之后,车把便与前叉固定好了。作为优选,导向块支脚的顶部设有外翻边,导向块向上运动到最高处时,所述外翻边与中央固定座顶部的内表面抵接。考虑到在车把安装时,会有个释放按压部的动作。当按压部被释放向上弹起时,会带动导向块向上运动,然后外翻边与中央固定座顶部内表面发生抵接,中央固定座顶部会对导向块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导向块过度上升、按压部飞出车把套管。作为优选,所述中央固定座底部的内表面设有滑道,限位块底部设有用于嵌设在滑道中的凸条。滑道和凸条配合可以引导限位块做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而不发生偏转。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邻近的弹簧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弹簧的挂孔。弹簧在车把快速拆装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收缩和回复,所以弹簧需要牢靠固定在限位块上。设置挂孔可以将弹簧一端挂设在限位块,防止弹簧往复运动时从限位块上脱落。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邻近弹簧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十字型的凸块,弹簧两端分别套设在凸块上且与凸块紧贴。这里提出另一个固定弹簧的方案,前面所说的开设挂孔的方式在实际加工时多有不便,如果设置个十字型的凸块,然后把弹簧一端套在凸块上,使弹簧与凸块紧贴(弹簧内径略小于凸块的长度,可以实现弹簧与凸块紧贴)是更容易实现的。作为优选,所述中央固定座外侧壁上设有纵向布置的凹槽,车把套管内侧壁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台。两个限位块在做靠拢或向两侧弹开时,容易造成中央固定座在车把套管内发生自转,影响限位柱与通孔的插配效果。而此处的凹槽加凸台设计,可以防止中央固定座自转,起到限位效果。作为优选,连接杆与导向块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杆与按压部螺纹连接。按压部和连接杆螺纹连接成一体后,可以做到同步地上下运动。连接杆与导向块做成一体结构,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向块上跨设在限位块斜槽上的倒V型支脚可以在导向块上下的运动的同时使限位块发生水平方向的运动,只要按下按压部就可以使限位块上的限位柱向内收缩,实现车把快速拆卸;限位块内设置了能够回位的弹簧,需要是限位柱向两侧弹时,释放按压部就能实现,实现车把快速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把套管1、按压机构2、按压部21、连接杆22、导向块23、锁止机构3、中央固定座31、限位块32、弹簧4、限位柱5、支脚6、斜槽7、外翻边8、滑道9、凸条10、凸块11、凹槽12、通孔13、凸台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把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插设在前叉套管(图中未示出)中的车把套管1、按压机构2和锁止机构3,按压机构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按压部21、连接杆22和导向块23,锁止机构3包括中央固定座31和两块左右对称布置的限位块32,两块限位块32之间设有处在中央固定座31内部的弹簧4,限位块32远离弹簧4的一端设有限位柱5,车把套管1和前叉套管上均设有与限位柱5对应的通孔13,所述导向块23上设有与倒V型支脚6,限位块32侧壁上设有与支脚6底边适配且用于引导导向块23上下运动的斜槽7。导向块支脚6的顶部设有外翻边8,导向块23向上运动到最高处时,所述外翻边8与中央固定座31顶部的内表面抵接。所述中央固定座31底部的内表面设有滑道9,限位块32底部设有用于嵌设在滑道9中的凸条10。限位块32邻近弹簧4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十字型的凸块11,弹簧4两端分别套设在凸块11上且与凸块11紧贴。中央固定座31外侧壁上设有纵向布置的凹槽12,车把套管1内侧壁上设有与凹槽12配合的凸台14。将按压部21向下按时,导向块23也会向下运动,使导向块23下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把快速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设在前叉套管中的车把套管、按压机构和锁止机构,按压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按压部、连接杆和导向块,锁止机构包括中央固定座和两块左右对称布置的限位块,两块限位块之间设有处在中央固定座内部的弹簧,限位块远离弹簧的一端设有限位柱,车把套管和前叉套管上均设有与限位柱对应的通孔,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与倒V型支脚,限位块侧壁上设有与支脚底边适配且用于引导导向块上下运动的斜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把快速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设在前叉套管中的车把套管、按压机构和锁止机构,按压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按压部、连接杆和导向块,锁止机构包括中央固定座和两块左右对称布置的限位块,两块限位块之间设有处在中央固定座内部的弹簧,限位块远离弹簧的一端设有限位柱,车把套管和前叉套管上均设有与限位柱对应的通孔,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与倒V型支脚,限位块侧壁上设有与支脚底边适配且用于引导导向块上下运动的斜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快速拆装结构,其中,导向块支脚的顶部设有外翻边,导向块向上运动到最高处时,所述外翻边与中央固定座顶部的内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快速拆装结构,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宝仕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