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叉转向限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11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叉转向限位结构,旨在提供一种防止前叉转向过度、减少骑行风险、结构简单的前叉转向限位结构。它包括与车把主体连接的衬套和与前叉套管连接的轴套,衬套和轴套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车把转向杆外侧,轴套顶部设有布置在车把转向杆外侧的凹槽,衬套底部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凸块嵌设在凹槽中时,衬套底部和轴套顶部相贴。本方案中采用的限位结构简单,不易损坏,经久耐用,制造成本低,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叉转向限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前叉转向限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自行车在前叉套管上缺少转向限位结构,当骑手在骑行自行车时,如果使用不小心,会导致前叉旋转较大角度,超过90°甚至达到180°,此时自行车的前轮失去了导向轮的作用,骑行时容易发生自行车翻倒。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381749U,公开日2014年01月08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自行车前叉,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前叉,包括竖管和与所述竖管对称连接的左前叉管和右前叉管,所述左前叉管和所述右前叉管均为上端弯转、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锥形管。该技术所提供的自行车前叉具有稳定性好,重量轻的特点。该方案的重点是对前叉管的外形直径进行改良,对于前叉的轻量化有所改进,但是对前叉的转向限位方面没有什么优化的建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防止前叉转向过度、减少骑行风险、结构简单的前叉转向限位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前叉转向限位结构,包括与车把主体连接的衬套和与前叉套管连接的轴套,衬套和轴套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车把转向杆外侧,轴套顶部设有布置在车把转向杆外侧的凹槽,衬套底部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凸块嵌设在凹槽中时,衬套底部和轴套顶部相贴。衬套外缘其实是与车架连接,固定在车架上,与车把转向杆之间不发生同轴旋转。轴套套在车把转向杆外侧,而前叉套管和轴套是连接在一块的,前叉套管和轴套会以车把转向杆为轴进行同步旋转。轴套上设有容纳衬套底部凸块的凹槽,这个凹槽是具有一定的长度,轴套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来回旋转时,会因为凸块的拦截作用得到限位。轴套得到限位的同时,前叉套管的旋转运动也得到限位。作为优选,所述轴套内侧壁上半部分与车把转向杆外侧壁相贴,轴套内侧壁下半部分套设在与车把转向杆同轴连接的前叉套管外侧且与前叉套管卡接。轴套和前叉套管通过卡接形式连接,不仅安装方便,同时也方便拆卸维修。而且卡接形式连接的牢固度很高,很好地实现轴套和前叉套管同步旋转,轴套和前叉套管之间不易发生相对位移。作为优选,所述车把转向杆下端嵌设在前叉套管中,前叉套管内侧壁上设有防止车把转向杆轴向位移的挡圈。车把转向杆和前叉套管是同轴旋转的,所以车把转向杆和前叉套管之间需要可靠的连接,通过挡圈的设计,可以使车把转向杆在嵌设入前叉套管的管腔后得到轴向限位,不会因为受力关系变化而下坠。车把转向杆和前叉套管之间一般是进行过盈配合,防止车把转向杆和前叉套管分离。作为优选,所述前叉套管外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槽,轴套内侧壁上设有与卡槽适配的卡块。前面提到轴套和前叉套管通过卡接的形式连接,具体的说,在轴套内侧壁上设置卡块。轴套零件体积比较小,安装时更容易将卡块对准卡槽然后扣入,提高安装的便利性。作为优选,所述卡槽上部设有允许卡块自上而下滑入卡槽的开口。当安装轴套时,可以根据设计的开口,顺势将卡块滑入到开口中去,提高安装轴套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卡块与轴套为一体成型结构。卡块作为轴套和前叉套管卡接的核心件,需要足够的强度,卡块和轴套一体成型,将大大提高卡块的强度,增加轴套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卡槽底部设有容纳定位销的第一通孔,车把转向杆侧壁开设有容纳定位销且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卡槽是设置在前叉套管上的,在卡槽底部设置第一通孔,然后通过定位销穿插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帮助车把转向杆和前叉套管固定在一起。卡槽外还有卡块堵住,所以定位销不会从上述的通孔中滑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衬套底部的凸块嵌设在轴套顶部的凹槽中,轴套在旋转过程中,凹槽受到凸块的阻挡,轴套在做旋转时得到限位,轴套和前叉套管之间由于采用卡接关系连接,所以轴套便于拆装更换,同时轴套和前叉套管能够同步旋转,前叉套管在旋转时也能得到限位;车把转向杆和前叉套管之间通过定位销和通孔的协同作用来固定,防止车把转向杆从前叉套管中脱出,提高了自行车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衬套1、前叉套管2、轴套3、车把转向件4、凹槽5、凸块6、卡槽7、卡块8、开口9、第一通孔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前叉转向限位结构,包括与车把主体连接的衬套1和与前叉套管2连接的轴套3,衬套1和轴套3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车把转向杆4外侧,轴套3顶部设有布置在车把转向杆4外侧的凹槽5,衬套1底部设有与凹槽5配合的凸块6,凸块6嵌设在凹槽5中时,衬套1底部和轴套3顶部相贴。所述轴套3内侧壁上半部分与车把转向杆4外侧壁相贴,轴套3内侧壁下半部分套设在与车把转向杆4同轴连接的前叉套管2外侧且与前叉套管2卡接。前叉套管2与轴套3通过卡接而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做同步旋转运动,轴套3中的凹槽5受到衬套1的凸块6限制,在旋转中受到角度的限制(通过控制凹槽的长度来限制轴套的旋转角度,最大为90°),所述车把转向杆4下端嵌设在前叉套管2中,前叉套管2内侧壁上设有防止车把转向杆4轴向位移的挡圈(图中未示出)。所述前叉套管2外侧壁上设有两个向内凹陷的卡槽7,两个卡槽7对向设置,轴套3内侧壁上设有与卡槽7适配的卡块8。所述卡槽7上部设有允许卡块8自上而下滑入卡槽7的开口9,在安装轴套3时,卡块8能够更容易与卡槽7配合,提高装配效率。所述卡槽7底部设有容纳定位销(图中未示出)的第一通孔10,车把转向杆4侧壁开设有容纳定位销且与第一通孔10对应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定位销先后穿设在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中后,车把转向杆4和前叉套管2都通过定位销的限位作用得到限位,而且两者(车把转向杆4和前叉套管2)之间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且能做同步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叉转向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和与前叉套管连接的轴套,衬套和轴套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车把转向杆外侧,轴套顶部设有布置在车把转向杆外侧的凹槽,衬套底部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凸块嵌设在凹槽中时,衬套底部和轴套顶部相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叉转向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和与前叉套管连接的轴套,衬套和轴套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车把转向杆外侧,轴套顶部设有布置在车把转向杆外侧的凹槽,衬套底部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凸块嵌设在凹槽中时,衬套底部和轴套顶部相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叉转向限位结构,其中,所述轴套内侧壁上半部分与车把转向杆外侧壁相贴,轴套内侧壁下半部分套设在与车把转向杆同轴连接的前叉套管外侧且与前叉套管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叉转向限位结构,其中,所述车把转向杆下端嵌设在前叉套管中,前叉套管内侧壁上设有防止车把转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宝仕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