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43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包括前叉、后连接杆、篮筐和车灯,所述前叉左右设有两根、且两根前叉之间的上端和中间端横向固定有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篮筐的侧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侧固定有篮筐连接件,所述篮筐连接件呈字母倒“F”型结构、且上下插扣在上支撑杆上下端面上,所述车灯侧端铰接有车灯连接件,所述车灯连接件呈字母“Y”型结构、且左右两侧固定在下支撑杆上端面/下端面任意一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便捷,稳固耐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作为我们日常出现的工具已经延续了几十年,它为我们带来的便捷以及方便,也为城市交通带来了诸多好处。现有的自行车不管是私有的还是共享的都会在前叉前端安装有篮筐,用来放一些杂物或者其它生活用品,而市面上的篮筐安装方式五花八门,如专利号CN201821769049.3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篮,以及专利号CN201521021836.6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篮筐的快捷式拆装装置,亦或者专利号CN201720286138.1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筐,此类结构基本采用外部连接件与车筐以及自行车连接,但这类结构所使用的连接件较为复杂且安装比较繁琐,成本高,不适用所有的自行车,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前叉上会安装有如车灯等零部件,特别是电动自行车都会安装车灯,但目前的车灯安装连接结构往往也较为复杂,起不到很好的快拆和固连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便捷,稳固耐用的自行车的前叉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包括前叉、后连接杆、篮筐和车灯,所述前叉左右设有两根、且两根前叉之间的上端和中间端横向固定有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篮筐的侧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侧固定有篮筐连接件,所述篮筐连接件呈字母倒“F”型结构、且上下插扣在上支撑杆上下端面上,所述车灯侧端铰接有车灯连接件,所述车灯连接件呈字母“Y”型结构、且左右两侧固定在下支撑杆上端面/下端面任意一侧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支撑杆上设有上支撑杆通孔,所述下支撑杆上设有下支撑杆通孔,用于与篮筐连接件和车灯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篮筐连接件的左侧上设有连接板连接孔,所述篮筐连接件下端的上下两侧位置设有上支撑杆连接孔,用于与上支撑杆和篮筐连接和固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篮筐连接件的右侧还设有半圆型缺口,当篮筐连接件固定在上支撑杆时避免与后连接杆干涉因此设计有半圆型缺口。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车灯连接件左右两侧还设有车灯连接件通孔,且一侧车灯连接件通孔为腰型孔,另一侧的车灯连接件通孔为圆形通孔,用于与下支撑杆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后连接杆竖直方向同时固定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自行车的常规设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板上还均匀分布有篮筐连接孔,用于与篮筐连接件连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设有篮筐连接件和车灯连接件,然后分别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进行锁紧固定,只用了一个中间连接件,且篮筐连接件呈字母倒“F”型结构、且上下插扣在上支撑杆上下端面上,车灯连接件呈字母“Y”型结构、且左右两侧固定在下支撑杆上端面/下端面任意一侧上,不仅安装简便快捷,同时,采用此类结构可有效增加篮筐以及车灯与前叉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中篮筐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中前叉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中篮筐连接件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中篮筐连接件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中篮筐连接件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中车灯连接件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中车灯连接件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中车灯连接件的左视图。图1-9中:1-篮筐、2-车灯、3-篮筐连接件、4-前叉、5-后连接杆、6-车灯连接件、7-上支撑杆通孔、8-下支撑杆通孔、9-下支撑杆、10-连接板、11-篮筐连接孔、12-上支撑杆、31-连接板连接孔、32-上支撑杆连接孔、33-半圆型缺口、61-车灯连接件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至图9所示,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包括前叉4、后连接杆5、篮筐1和车灯2,前叉4左右设有两根、且两根前叉4之间的上端和中间端横向固定有上支撑杆12和下支撑杆9,篮筐1的侧端固定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另一侧固定有篮筐连接件3,篮筐连接件3呈字母倒“F”型结构、且上下插扣在上支撑杆12上下端面上,车灯2侧端铰接有车灯连接件6,车灯连接件6呈字母“Y”型结构、且左右两侧固定在下支撑杆9上端面/下端面任意一侧上。上支撑杆12上设有上支撑杆通孔7,下支撑杆9上设有下支撑杆通孔8,用于与篮筐连接件3和车灯连接件6之间的连接固定。篮筐连接件3的左侧上设有连接板连接孔31,篮筐连接件3下端的上下两侧位置设有上支撑杆连接孔32,用于与上支撑杆12和篮筐1连接和固定。篮筐连接件3的右侧还设有半圆型缺口33,当篮筐连接件3固定在上支撑杆12时避免与后连接杆5干涉因此设计有半圆型缺口33。车灯连接件6左右两侧还设有车灯连接件通孔61,且一侧车灯连接件通孔61为腰型孔,另一侧的车灯连接件通孔61为圆形通孔,用于与下支撑杆9连接固定。后连接杆5竖直方向同时固定在上支撑杆12和下支撑杆9上,自行车的常规设计。连接板10上还均匀分布有篮筐连接孔11,用于与篮筐连接件3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把倒“F”型结构的篮筐连接件3插入到上支撑杆12上下端面上,利用篮筐连接件3上的上支撑杆连接孔32与上支撑杆12上的上支撑杆通孔7对齐后用螺栓锁紧,同理,车灯连接件6插入到下支撑杆9上下任意端面,利用车灯连接件6上的车灯连接件通孔61与下支撑杆9上下支撑杆通孔8对齐后用螺栓锁紧,然后利用篮筐连接件3的连接板连接孔31与连接板10上的篮筐连接孔11对齐后用螺栓锁紧,而车灯2侧与车灯连接件6连接处呈“匚”型结构,且前后卡住车灯连接件6,卡住后用螺栓贯穿车灯2右侧连接处以及车灯连接件6即可,其中,后连接杆5与扶手和车主体连接,而两根前叉4底端中间连接自行车前轮,车灯2与车灯连接件6连接方式除了螺栓也可以用其它如两侧齿部锁紧后再用螺栓相对固定,利用齿部摩擦调节车灯2角度,亦或者其它连接方式均可,都能起到车灯2与车灯连接件6之间角度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包括前叉、后连接杆、篮筐和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左右设有两根、且两根前叉之间的上端和中间端横向固定有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篮筐的侧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侧固定有篮筐连接件,所述篮筐连接件呈字母倒“F”型结构、且上下插扣在上支撑杆上下端面上,所述车灯侧端铰接有车灯连接件,所述车灯连接件呈字母“Y”型结构、且左右两侧固定在下支撑杆上端面/下端面任意一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包括前叉、后连接杆、篮筐和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左右设有两根、且两根前叉之间的上端和中间端横向固定有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篮筐的侧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侧固定有篮筐连接件,所述篮筐连接件呈字母倒“F”型结构、且上下插扣在上支撑杆上下端面上,所述车灯侧端铰接有车灯连接件,所述车灯连接件呈字母“Y”型结构、且左右两侧固定在下支撑杆上端面/下端面任意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杆上设有上支撑杆通孔,所述下支撑杆上设有下支撑杆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篮筐连接件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亮王光梦应方健应晨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澳特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