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及带该腰托的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35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及带该腰托的汽车座椅,包括:用于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座体组件,其转动装配在所述连接组件上;腰部支撑组件,其能够上下移动地滑动安装在所述座体组件上;驱动机构,其设置在腰部支撑组件与座体组件之间,用于驱动腰部支撑组件上下移动;以及安装在座体组件与连接组件之间的弹性元件,在该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所述腰部支撑组件被弹性地支撑在座椅靠背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座椅具有可调节支撑高度的腰托,且腰托能够对用户的腰部提供一定的弹性辅助支撑力,舒适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及带该腰托的汽车座椅
本技术属于车辆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及带该腰托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评价座椅是否舒适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可否有效缓解驾驶疲劳。在传统座椅设计中,通常仅包括有座垫和靠背,座垫由座盆支撑,靠背由靠背骨架支撑,这样的座椅结构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的支撑性能,致使人体腰部处于悬空姿态,驾乘人员久坐后容易产生腰部疲惫。因此,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腰部支撑技术也应运而生,在现有设计中,座椅腰部支撑技术主要包括有:海绵体支撑、气囊支撑、一体式腰托支撑等方式,虽然这些支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驾乘人员因腰部悬空而产生的腰部疲劳,但是现有的这些支撑结构大多为固定式安装结构,即腰部支撑结构是相对靠背完全固定的,无法进行高度、倾角等适应性调节,其支撑舒适性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以解决现有的腰部支撑结构无法进行高度和倾角调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其关键在于,包括:用于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座体组件,其转动装配在所述连接组件上;腰部支撑组件,其能够上下移动地滑动安装在所述座体组件上;驱动机构,其设置在腰部支撑组件与座体组件之间,用于驱动腰部支撑组件沿座体组件上下移动;以及安装在座体组件与连接组件之间的弹性元件,在该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所述腰部支撑组件被弹性地支撑在座椅靠背上。采用上述结构,腰托安装在座椅靠背内后,腰部支撑组件用于托住驾乘人员的腰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腰部支撑组件即可相对于驾乘人员的背部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腰部支撑组件能够调节至最佳的腰部支撑位置,以满足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同时,用户的腰部支撑在腰托上后,腰部支撑组件可绕着连接组件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并且此时弹性元件提供有一定的弹性辅助支撑力,可显著地提升对腰部支撑的舒适性。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和固定安装在连接轴中部的角度限位座,所述座体组件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下端通过转动销转动连接在所述角度限位座上,其中,角度限位座上设有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所述支撑部件的转动角度被限制在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之间。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实现腰托的转动装配,并且能够合理限制腰托的转动角度。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件的前侧边缘上设有向两端外凸的翻边,所述第一限位片与支撑部件的后侧对应,第二限位片与所述翻边的后侧对应。采用上述结构,结构设计合理,转动角度的限位设计可靠,当支撑部件的后侧与第一限位片接触即可限制腰托向后转动,当翻边的后侧与第二限位片接触即可腰托向前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元件为扭转弹簧,其中部套装在所述转动销上,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部件和连接轴的后侧。采用上述结构,便于装配。作为优选:所述座体组件包括导向部件和固定在导向部件中部的螺母套,其中导向部件的两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导向孔,所述腰部支撑组件内安装有两组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的导向柱。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实现腰部支撑组件与座体组件之间的滑动装配。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腰部支撑组件上的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转动的丝杆,其中丝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母套上。采用上述结构,电机工作即可驱动腰部支撑组件相对于座体组件升降运动。作为优选:所述腰部支撑组件内固定安装有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两组所述导向柱平行安装在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之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下支撑片远离上支撑片的一侧,所述丝杆位于两组所述导向柱之间,丝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上支撑片上,下端穿过下支撑片与电机动力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装配各部件。作为优选:所述腰部支撑组件包括扣合安装的后盖和面板,所述面板的前侧中部具有沿竖直方向成型的条形凹槽,并在对应条形凹槽的两侧对称设有弧面,所述后盖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座体组件相适应的避让缺口。采用上述结构,面板两侧的弧面分别托住用户的两侧腰部位置,具有更优的舒适性。避让缺口的设置可方便安装座体组件。作为优选:所述面板上对称设有安装孔,后盖对应安装孔的位置设有沉槽。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在沉槽和安装孔内设置按摩器、加热器等,以进一步改善腰托的舒适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其关键在于:包括上述的座椅腰托,座椅腰托的连接组件固定安装在座椅靠背上。采用上述结构,座椅具有可调节高度的腰托,且腰托能够对用户的腰部提供一定的弹性辅助支撑力,舒适性较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腰托安装在座椅靠背内后,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腰部支撑组件即可相对于驾乘人员的背部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腰部支撑组件能够调节至最佳的腰部支撑位置,进而提升腰托支撑的舒适性,同时也满足了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2、用户的腰部支撑在腰托上后,腰部支撑组件可绕着连接组件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并且此时弹性元件提供有一定的弹性辅助支撑力,显著地提升了对腰部支撑的舒适性,使座椅更具高级感,对于中高端车型具有极高的市场应用前景。3、腰托结构设计合理,支撑强度高,支撑可靠性好,产品的装配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座椅腰托的结构示意图(后侧视角);图2为座椅腰托的结构示意图(前侧视角);图3为座椅腰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导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座椅腰托应用在座椅靠背上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一种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该腰托涉及的主要部件有:连接组件1、座体组件2、腰部支撑组件3、驱动机构4和弹性元件5,这五个部件进一步的装配关系为:座体组件2转动装配在连接组件1上,腰部支撑组件3可升降的安装在座体组件2上,驱动机构4设置在腰部支撑组件3与座体组件2之间,能够驱动腰部支撑组件3升降运动,弹性元件5安装在座体组件2与连接组件1之间。进一步的,连接组件1由连接轴1a和固定安装在连接轴1a中部的角度限位座1b组成,座体组件2由支撑部件2a和固定在支撑部件2a上端的导向部件2b构成,其中支撑部件2a的下端通过转动销1c转动连接在角度限位座1b上,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5优选使用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中部套装在转动销1c上,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部件2a和连接轴1a的后侧,用户的腰部支撑在腰托上后,支撑部件2a可绕着转动销1c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即腰部支撑组件3能够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在该转动过程中扭转弹簧提供有一定的弹性辅助支撑力,这样能够显著地提升腰托对腰部支撑的舒适性。再如图3所示,为合理设置腰部支撑组件3向后转动的角度,以确保座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角度限位座1b上设有第一限位片1b1和第二限位片1b2,支撑部件2a呈壳体状结构,其前侧的边缘上设有向两端外凸的翻边2a1,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1);/n座体组件(2),其转动装配在所述连接组件(1)上;/n腰部支撑组件(3),其能够上下移动地滑动安装在所述座体组件(2)上;/n驱动机构(4),其设置在腰部支撑组件(3)与座体组件(2)之间,用于驱动腰部支撑组件(3)沿座体组件(2)上下移动;/n以及安装在座体组件(2)与连接组件(1)之间的弹性元件(5),在该弹性元件(5)的作用下,所述腰部支撑组件(3)被弹性地支撑在座椅靠背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1);
座体组件(2),其转动装配在所述连接组件(1)上;
腰部支撑组件(3),其能够上下移动地滑动安装在所述座体组件(2)上;
驱动机构(4),其设置在腰部支撑组件(3)与座体组件(2)之间,用于驱动腰部支撑组件(3)沿座体组件(2)上下移动;
以及安装在座体组件(2)与连接组件(1)之间的弹性元件(5),在该弹性元件(5)的作用下,所述腰部支撑组件(3)被弹性地支撑在座椅靠背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连接轴(1a)和固定安装在连接轴(1a)中部的角度限位座(1b),所述座体组件(2)包括支撑部件(2a),支撑部件(2a)的下端通过转动销(1c)转动连接在所述角度限位座(1b)上,其中,角度限位座(1b)上设有第一限位片(1b1)和第二限位片(1b2),所述支撑部件(2a)的转动角度被限制在第一限位片(1b1)和第二限位片(1b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a)的前侧边缘上设有向两端外凸的翻边(2a1),所述第一限位片(1b1)与支撑部件(2a)的后侧对应,第二限位片(1b2)与所述翻边(2a1)的后侧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为扭转弹簧,其中部套装在所述转动销(1c)上,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部件(2a)和连接轴(1a)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组件(2)包括导向部件(2b)和固定在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艺唐杰胡中意姜超苟华刚惠海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