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35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包括腰部支撑系统和腰部按摩系统;腰部支撑系统包括壳体组件、座体组件和连接组件,壳体组件与座体组件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机构,座体组件与连接组件之间设有弹性元件;腰部按摩系统包括两组安装在壳体组件内的按摩机构,以及用于驱动两组按摩机构动作的按摩驱动机构,按摩机构上设置有按摩组件;腰部按摩系统未启动状态下,按摩组件位于壳体组件内,腰部按摩系统启动后,在按摩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按摩组件能够沿座椅靠背的厚度方向向外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突破靠背设计空间受限的技术障碍,赋予腰部支撑结构具有按摩功能,可显著地提升腰部支撑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评价座椅是否舒适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可否有效缓解驾驶疲劳。在传统座椅设计中,通常仅包括有座垫和靠背,座垫由座盆支撑,靠背由靠背骨架支撑,这样的座椅结构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的支撑性能,致使人体腰部处于悬空姿态,驾乘人员久坐后容易产生腰部疲惫。为缓解驾乘人员的腰部疲惫感,在现有设计中,很多座椅靠背内置有腰部支撑结构,诸如:海绵体支撑、气囊支撑、一体式腰托支撑等,但是这些支撑结构大多为固定式安装结构,仅能对腰部起到简单的支撑,舒适性亟需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由于座椅靠背的设计空间有限和受碰撞安全性的限制,如何在腰部支撑结构上集成设置一种能够进行腰部按摩、揉捏的按摩装置,以缓解驾乘人员久坐产生的疲惫感,也是研发设计人员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能够突破靠背设计空间受限的技术障碍,赋予腰部支撑结构具有按摩功能,可显著地提升腰部支撑的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其关键在于:包括腰部支撑系统和集成在腰部支撑系统内的腰部按摩系统;所述腰部支撑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壳体组件、座体组件和连接组件,其中连接组件用于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壳体组件与座体组件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壳体组件相对于座椅靠背上下滑动,座体组件与连接组件之间设有弹性元件,在该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所述壳体组件被弹性地支撑在座椅靠背上;所述腰部按摩系统包括两组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按摩机构,以及用于驱动两组按摩机构动作的按摩驱动机构,所述按摩机构上设置有按摩组件;所述腰部按摩系统未启动状态下,按摩组件位于壳体组件内,腰部按摩系统启动后,在所述按摩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按摩组件能够沿座椅靠背的厚度方向向前伸出壳体组件。采用上述结构,腰部支撑总成安装在座椅靠背内后,腰部支撑系统的壳体组件用于托住驾乘人员的腰部,对用户的腰部起到支撑作用,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壳体组件即可相对于驾乘人员的背部上下移动,这样可以使壳体组件调节至最佳的腰部支撑位置,满足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用户的腰部支撑在壳体组件上时,按摩驱动机构驱动按摩组件动作即可实现腰部按摩,若在该按摩过程中升降驱动机构同时带动壳体组件上下移动,还可以实现行走的、多区域的按摩。赋予了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系统,在按摩功能未使用时,按摩组件可以收置在壳体组件内,不与驾乘人员的腰部接触,能够确保座椅的安全性不受按摩组件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腰部支撑在壳体组件上后,壳体组件可绕着连接组件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并且此时弹性元件提供有一定的弹性辅助支撑力,可显著地提升对腰部支撑的舒适性。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扣合安装的面板和后盖,其中所述面板的前侧中部具有沿竖直方向成型的条形凹槽,并在对应条形凹槽的两侧对称设有弧面,所述弧面上设有与按摩组件相适应的安装孔,所述后盖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条,两组所述按摩机构均通过齿轮箱安装在支撑条的两端。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装配,并且面板两侧的弧面分别托住用户的两侧腰部位置,具有更优的舒适性。作为优选:所述座体组件包括支撑部件和固定安装在支撑部件上的导向部件,所述面板内侧固定安装有均与导向部件滑动连接的两根导向柱,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依次动力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减速器和丝杆,其中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固定在后盖上,丝杆转动安装在面板的内侧,丝杆上螺纹套装有螺母座,螺母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部件上。采用上述结构,第二电机工作即可驱动壳体组件相对于导向部件上下运动,即实现腰部支撑系统的上下升降功能。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和固定安装在连接轴中部的角度限位座,所述支撑部件的下端通过转动销转动连接在所述角度限位座上,其中,角度限位座上设有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所述支撑部件的转动角度被限制在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之间。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实现壳体组件的转动装配,并且能够合理限制壳体组件向后转动的角度。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件的前侧边缘上设有向两端外凸的翻边,所述第一限位片与支撑部件的后侧对应,第二限位片与所述翻边的后侧对应。采用上述结构,结构设计合理,转动角度的限位设计可靠,当支撑部件的后侧与第一限位片接触即可限制壳体组件向后转动,当翻边的后侧与第二限位片接触即可壳体组件向前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齿轮箱内的转动轮,转动轮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按摩组件固定连接在螺杆的上端,按摩组件与齿轮箱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齿轮箱固定连接,上端与按摩组件摩擦抵接。采用上述结构,在腰部按摩系统未启动状态下,弹簧处于高度压缩状态,按摩组件与齿轮箱之间具有最小间距,此时按摩组件远离驾乘人员的腰部位置,不发生接触,能够确保座椅的安全性不受按摩组件的影响。当用户使用按摩功能时,按摩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轮转动,由于弹簧支撑在按摩组件与齿轮箱之间,此时转动轮的转动会带动螺杆做升降运动,从而使按摩组件上升至驾乘人员的腰部位置,待按摩组件上升至腰部位置后,螺杆不再进一步上升,而是随着转动轮同步转动,按摩组件此时则开始做转动运动,从而实现对用户腰部的按摩。腰部按摩系统关闭时,按摩驱动机构反向运动则可使按摩组件重新离开驾乘人员的腰部位置。作为优选:所述按摩驱动机构包括依次动力连接的第一电机、第一减速器和转轴,其中转轴的两端均转动安装在所述齿轮箱内,并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轮啮合的齿轮,该齿轮和转动轮均为斜齿轮。采用上述结构,第一电机工作即可驱动转动轮转动。作为优选: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转动轮并固定安装有限位片,所述按摩组件的下侧固设有摩擦片,所述齿轮箱的上侧表面设有环形凸缘,所述弹簧为宝塔型弹簧,宝塔型弹簧的大径端固定在环形凸缘内侧,小径端摩擦抵接在摩擦片的下侧。采用上述结构,在螺杆上升至最高位置时,限位片抵接在转动轮下端,能够保证螺杆不再进一步上升,从而带动按摩组件做转动运动。在螺杆升降过程中,摩擦片相对于弹簧的小径端静止,两者之间不发生摩擦运动,在按摩组件做转动运动时,摩擦片相对于弹簧的小径端摩擦运动。作为优选: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支撑盘、固定安装在支撑盘上的第一按摩头,以及转动安装在支撑盘上的第二按摩头,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的外端均为弧面构造,且第一按摩头的外端超过第二按摩头的外端。采用上述结构,在对应驾乘人员进行腰部按摩时,按摩组件随螺杆同步转动,仅能公转的第一按摩头和既能公转又能自转的第二按摩头即可对腰部进行按摩、揉捏,可充分缓解驾乘人员久坐的腰部疲惫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未使用按摩功能时,用户的腰部支撑在壳体组件的面板上,能够起到腰部支撑的作用,并且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还可以调整面板的使用高度,不仅提升腰部支撑的舒适性,而且还满足了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2、腰部按摩系统集成在腰部支撑系统内后,按摩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支撑系统(A)和集成在腰部支撑系统(A)内的腰部按摩系统(B);/n所述腰部支撑系统(A)包括依次连接的壳体组件(1)、座体组件(7)和连接组件(6),其中连接组件(6)用于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壳体组件(1)与座体组件(7)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壳体组件(1)相对于座椅靠背上下滑动,座体组件(7)与连接组件(6)之间设有弹性元件(8),在该弹性元件(8)的作用下,所述壳体组件(1)被弹性地支撑在座椅靠背上;/n所述腰部按摩系统(B)包括两组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1)内的按摩机构(2),以及用于驱动两组按摩机构(2)动作的按摩驱动机构(3),所述按摩机构(2)上设置有按摩组件(2c);所述腰部按摩系统(B)未启动状态下,按摩组件(2c)位于壳体组件(1)内,腰部按摩系统(B)启动后,在所述按摩驱动机构(3)的驱动作用下,按摩组件(2c)能够沿座椅靠背的厚度方向向前伸出壳体组件(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支撑系统(A)和集成在腰部支撑系统(A)内的腰部按摩系统(B);
所述腰部支撑系统(A)包括依次连接的壳体组件(1)、座体组件(7)和连接组件(6),其中连接组件(6)用于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壳体组件(1)与座体组件(7)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壳体组件(1)相对于座椅靠背上下滑动,座体组件(7)与连接组件(6)之间设有弹性元件(8),在该弹性元件(8)的作用下,所述壳体组件(1)被弹性地支撑在座椅靠背上;
所述腰部按摩系统(B)包括两组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1)内的按摩机构(2),以及用于驱动两组按摩机构(2)动作的按摩驱动机构(3),所述按摩机构(2)上设置有按摩组件(2c);所述腰部按摩系统(B)未启动状态下,按摩组件(2c)位于壳体组件(1)内,腰部按摩系统(B)启动后,在所述按摩驱动机构(3)的驱动作用下,按摩组件(2c)能够沿座椅靠背的厚度方向向前伸出壳体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扣合安装的面板(1b)和后盖(1c),其中所述面板(1b)的前侧中部具有沿竖直方向成型的条形凹槽(1b1),并在对应条形凹槽(1b1)的两侧对称设有弧面(1b2),所述弧面(1b2)上设有与按摩组件(2c)相适应的安装孔(1b3),所述后盖(1c)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条(1d),两组所述按摩机构(2)均通过齿轮箱(1a)安装在支撑条(1d)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组件(7)包括支撑部件(7a)和固定安装在支撑部件(7a)上的导向部件(7b),所述面板(1b)内侧固定安装有均与导向部件(7b)滑动连接的两根导向柱(1f),所述升降驱动机构(5)包括依次动力连接的第二电机(5a)、第二减速器(5b)和丝杆(5c),其中第二电机(5a)和第二减速器(5b)固定在后盖(1c)上,丝杆(5c)转动安装在面板(1b)的内侧,丝杆(5c)上螺纹套装有螺母座(5d),螺母座(5d)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部件(7b)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按摩功能的腰部支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轴(6a)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艺惠海岗苟华刚唐杰赵吉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