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132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和设于增减速器壳体内的增速器、减速器;发动机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驱动电机经纵置第三传动组件与后桥连接;增减速器壳体与第三传动组件呈“T”型设置;发动机设于增减速器壳体远离第三传动组件的一端;发电机设于增减速器壳体远离或靠近第三传动组件的一端,驱动电机设于增减速器壳体远离或靠近第三传动组件的一端,整个动力系统总成纵置,可容纳体积偏大的高功率双电机,适用于各种动力性要求的车型;发电机、驱动电机的位置可灵活调整,有效解决了动力系统布置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混合动力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化石能源日趋减少,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电动汽车,但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电动汽车的续航普遍较低。纯电动车为了提升续航而增加电池数量和能量密度使其危险性变大,而混合动力汽车可在采用小电池的情况下达到长续航的目的。目前部分混合动力汽车增程系统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未经速比转换输出给发电机,此方案下发动机和发电机的效率低下。混合动力汽车的增程系统仅用于发电,整车驱动依靠驱动电机。混合动力汽车因为包含增程系统和驱动系统两大系统,结构复杂,不便布置,而整车可用于动力系统布置的空间极其有限,因此如何布置两套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设计的一大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输出动力未经速比转换输出至发电机,使发动机、发电机工作效率低、动力系统复杂、占用空间大的问题,适用于后驱车辆,去除了一般前驱车辆所有的差速机构,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发电机(2)、驱动电机(3)、控制器(8)和设于增减速器壳体内的增速器、减速器;所述发动机(1)与发电机(2)连接;发电机(2)、驱动电机(3)与控制器(8)电连接;驱动电机(3)经纵置第三传动组件(7)与后桥(6)连接;/n所述增减速器壳体与第三传动组件(7)呈“T”型设置;发动机(1)设于增减速器壳体远离第三传动组件(7)的一端;发电机(2)设于增减速器壳体远离或靠近第三传动组件(7)的一端,驱动电机(3)设于增减速器壳体远离或靠近第三传动组件(7)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发电机(2)、驱动电机(3)、控制器(8)和设于增减速器壳体内的增速器、减速器;所述发动机(1)与发电机(2)连接;发电机(2)、驱动电机(3)与控制器(8)电连接;驱动电机(3)经纵置第三传动组件(7)与后桥(6)连接;
所述增减速器壳体与第三传动组件(7)呈“T”型设置;发动机(1)设于增减速器壳体远离第三传动组件(7)的一端;发电机(2)设于增减速器壳体远离或靠近第三传动组件(7)的一端,驱动电机(3)设于增减速器壳体远离或靠近第三传动组件(7)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经第一传动组件与发电机(2)连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增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依次经第二传动组件、纵置第三传动组件(7)与后桥(6)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减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具体为减速齿轮组,所述增速器具体为增速齿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中置后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轮盘传动件和发电传动轴,发动机(1)经轮盘传动件与发电传动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远明孙德山刘汉涛洪继超钱胜秋李帆沈振华陈晓杰唐晓菊苗宇昌曾鹿峰张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沣秦安汽车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