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123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模切平台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压辊组、第一贴合装置、第一模切装置、第二模切装置、第二贴合装置和第二压辊组,模切平台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一固定辊,支架向下垂设有位于第一固定辊正上方的第二固定辊,模切平台另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三固定辊,支架向下垂设有位于第三固定辊正上方的第四固定辊,模切平台上开设的第四容纳槽和第一模切座之间的空隙与带有负压的第一废料箱相连通,第二模切座上还开设有若干与第二模切刀上分布的若干模切刀模一一相对应的真空孔,若干真空孔与带有负压的第二废料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模切和贴合,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加工的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
技术介绍
模切机是工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机械设备,模切机精密度的高低直接决定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工业的生产成本,现有的模切机中,通常采用的模切方式是,物料送至模切刀下方,模切刀靠压力挤压在物料上轧印出所需压痕,人工整理被挤压产品,完成模切,这种模切机使用效率低,不易控制物料被轧印时方位准确度,模切精度不高,人工成本高,不利于展开大规模的贴合后的模切生产,所以现有技术存在不足之处,存在缺陷,需要改进。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的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模切平台的洁净度和贴合度的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本技术的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包括模切平台,所述模切平台上方架设有支架,所述模切平台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压辊组、第一贴合装置、第一模切装置、第二模切装置、第二贴合装置和第二压辊组,所述模切平台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一固定辊,所述支架向下垂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辊正上方的第二固定辊,所述模切平台另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三固定辊,所述支架向下垂设有位于所述第三固定辊正上方的第四固定辊,所述模切平台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压辊组中第一下压辊的第一容纳槽,所述模切平台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压辊组中第二下压辊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贴合装置包括第一加压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加压片正上方的第一加热片,所述第二贴合装置包括第二加压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加压片正上方的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一模切装置包括第一模切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模切座正上方的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二模切装置包括第二模切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模切座正上方的第二模切刀,所述模切平台上由左至右开设有分别用于容纳固定所述第一加压片、第一模切座、第二模切座和第二加压片的第三容纳槽、第四容纳槽、第五容纳槽和第六容纳槽,所述支架上固定的四个伸缩气缸上伸缩杆的伸缩端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加热片、第一模切刀、第二模切刀和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二模切刀底部分布的若干第二模切刀模向下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模切刀底部分布的若干第一模切刀模向下凸起的高度,所述第四容纳槽和第一模切座之间的空隙通过抽真空管道与带有负压的第一废料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模切座上还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模切刀上分布的若干模切刀模一一相对应的真空孔,若干所述真空孔通过抽真空管道与带有负压的第二废料箱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废料箱和第二废料箱的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一废料箱和第二废料箱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抽真空装置和第二抽真空装置连接的通孔。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抽真空装置、第二抽真空装置以及若干伸缩气缸通讯连接的控制器。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有效改善了现有的不带贴合的模切机模切效率不高,人工成本高,下料率低等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的能够完成全自动贴合和模切的同时能够及时清除废料,节省人力,降低成本,提高模切和贴合的作业效率,结构合理,方便清洁,适用于片状物料。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的剖视图。1模切平台2支架3第一固定辊4第二固定辊5第三固定辊6第四固定辊7第一容纳槽8第二容纳槽9第三容纳槽10第四容纳槽11第五容纳槽12第六容纳槽13第一压辊组14第二压辊组15第一加压片16第一加热片17第二加压片18第二加热片19第一模切座20第一模切刀21第二模切座22第二模切刀23第一废料箱24第二废料箱25真空孔26出料口27第一抽真空装置28第二抽真空装置29伸缩气缸3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1所示的一种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包括模切平台1,模切平台1上方架设有支架2,模切平台1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压辊组13、第一贴合装置、第一模切装置、第二模切装置、第二贴合装置和第二压辊组14,模切平台1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一固定辊3,支架2向下垂设有位于第一固定辊3正上方的第二固定辊4,模切平台1另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三固定辊5,支架2向下垂设有位于第三固定辊5正上方的第四固定辊6,模切平台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压辊组13中第一下压辊的第一容纳槽7,模切平台1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压辊组14中第二下压辊的第二容纳槽12,第一贴合装置包括第一加压片15以及位于第一加压片15正上方的第一加热片16,第二贴合装置包括第二加压片17以及位于第二加压片17正上方的第二加热片18,第一模切装置包括第一模切座19以及位于第一模切座19正上方的第一模切刀20,第二模切装置包括第二模切座21以及位于第二模切座21正上方的第二模切刀22,模切平台1上由左至右开设有分别用于容纳固定第一加压片15、第一模切座19、第二模切座21和第二加压片17的第三容纳槽8、第四容纳槽9、第五容纳槽10和第六容纳槽11,支架2上固定的四个伸缩气缸29上伸缩杆的伸缩端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片16、第一模切刀20、第二模切刀22和第二加热片18,第二模切刀22底部分布的若干第二模切刀模向下凸起的高度高于第一模切刀20底部分布的若干第一模切刀模向下凸起的高度,第四容纳槽9和第一模切座19之间的空隙通过抽真空管道与带有负压的第一废料箱23相连通,第二模切座21上还开设有若干与第二模切刀22上分布的若干模切刀模一一相对应的真空孔25,若干真空孔25通过抽真空管道与带有负压的第二废料箱24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的原理如下:模切平台1上方架设有支架2,模切平台1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压辊组13、第一贴合装置、第一模切装置、第二模切装置、第二贴合装置和第二压辊组14,可以分别实现两种膜料在第一压辊组13的作用下,贴合后输入到模切平台1,依次通过第一模切装置、第二模切装置、第二贴合装置进行模切、除废料和再次贴合,模切平台1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一固定辊3,支架2向下垂设有位于第一固定辊3正上方的第二固定辊4,模切平台1另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三固定辊5,支架2向下垂设有位于第三固定辊5正上方的第四固定辊6,相互之间配合实现两种膜料的同时输入模切平台1,模切平台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压辊组13中第一下压辊的第一容纳槽7,模切平台1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压辊组14中第二下压辊的第二容纳槽12,可以使得膜料片保持贴合并处于和模切平台1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切平台,所述模切平台上方架设有支架,所述模切平台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压辊组、第一贴合装置、第一模切装置、第二模切装置、第二贴合装置和第二压辊组,所述模切平台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一固定辊,所述支架向下垂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辊正上方的第二固定辊,所述模切平台另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三固定辊,所述支架向下垂设有位于所述第三固定辊正上方的第四固定辊,所述模切平台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压辊组中第一下压辊的第一容纳槽,所述模切平台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压辊组中第二下压辊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贴合装置包括第一加压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加压片正上方的第一加热片,所述第二贴合装置包括第二加压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加压片正上方的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一模切装置包括第一模切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模切座正上方的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二模切装置包括第二模切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模切座正上方的第二模切刀,所述模切平台上由左至右开设有分别用于容纳固定所述第一加压片、第一模切座、第二模切座和第二加压片的第三容纳槽、第四容纳槽、第五容纳槽和第六容纳槽,所述支架上固定的四个伸缩气缸上伸缩杆的伸缩端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加热片、第一模切刀、第二模切刀和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二模切刀底部分布的若干第二模切刀模向下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模切刀底部分布的若干第一模切刀模向下凸起的高度,所述第四容纳槽和第一模切座之间的空隙通过抽真空管道与带有负压的第一废料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模切座上还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模切刀上分布的若干模切刀模一一相对应的真空孔,若干所述真空孔通过抽真空管道与带有负压的第二废料箱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料带的贴合和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切平台,所述模切平台上方架设有支架,所述模切平台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压辊组、第一贴合装置、第一模切装置、第二模切装置、第二贴合装置和第二压辊组,所述模切平台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一固定辊,所述支架向下垂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辊正上方的第二固定辊,所述模切平台另一侧的侧壁上架设有第三固定辊,所述支架向下垂设有位于所述第三固定辊正上方的第四固定辊,所述模切平台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压辊组中第一下压辊的第一容纳槽,所述模切平台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压辊组中第二下压辊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贴合装置包括第一加压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加压片正上方的第一加热片,所述第二贴合装置包括第二加压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加压片正上方的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一模切装置包括第一模切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模切座正上方的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二模切装置包括第二模切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模切座正上方的第二模切刀,所述模切平台上由左至右开设有分别用于容纳固定所述第一加压片、第一模切座、第二模切座和第二加压片的第三容纳槽、第四容纳槽、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益滨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瑞山恒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