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仓以及转炉炼钢氩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20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卸料仓以及转炉炼钢氩站,卸料仓包括:仓体,仓体上方开设有卸料口;卸料支座,卸料支座架设于仓体,并位于卸料口的上方,卸料支座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形成有沿竖直方向的卸料通道,卸料通道连通卸料口,支撑框架用于支撑卸料斗,并限制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卸料仓,通过在仓体设置卸料支座,通过卸料支座支撑卸料斗以及限制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以保证采用卸料斗进行卸料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准确进行卸料,提高卸料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卸料仓以及转炉炼钢氩站
本技术属于转炉炼钢氩站卸料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卸料仓以及转炉炼钢氩站。
技术介绍
在转炉炼钢氩站的卸料过程中,通常通过天车起吊卸料斗,并下降卸料斗至卸料仓,由于卸料仓口较小,而且,由于通过天车进行下降,其下降过程中容易产生晃动,导致卸料斗与卸料仓的仓口对位存在困难,经常在对位过程中耗时过长,严重影响了卸料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料仓,通过在仓体设置卸料支座,通过卸料支座支撑卸料斗以及限制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以保证采用卸料斗进行卸料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准确进行卸料,提高卸料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卸料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上方开设有卸料口;卸料支座,所述卸料支座架设于所述仓体,并位于所述卸料口的上方,所述卸料支座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形成有沿竖直方向的卸料通道,所述卸料通道连通所述卸料口,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支撑卸料斗,并限制所述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底框,所述第一底框架设于所述仓体,并围合形成有第一开口;第一顶框,所述第一顶框通过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框的上方,并围合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所述底框、顶框以及连接构件形成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为两端通道开口的卸料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框呈圆形状,以围合形成圆形状的第二开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卸料口的开口面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卸料支座还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架设于所述卸料仓,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支撑框架连接,所述固定框架位于所述支撑框架背对卸料通道之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第二底框,所述第二底框架设于所述仓体,并通过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框;第二顶框,所述第二顶框通过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框的上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构件为筋板,所述筋板具有四个焊接位置,四个所述焊接位置分别焊接所述第一顶框、所述第一底框、所述第二顶框以及所述第二底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筋板呈矩形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筋板的厚度为d,20mm≤d≤23mm。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转炉炼钢氩站,包括卸料仓,所述卸料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上方开设有卸料口;卸料支座,所述卸料支座架设于所述仓体,并位于所述卸料口的上方,所述卸料支座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形成有沿竖直方向的卸料通道,所述卸料通道连通所述卸料口,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支撑卸料斗,并限制所述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卸料仓,包括仓体和卸料支座,在卸料过程中,卸料斗架于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框架支撑卸料斗,并限制卸料斗沿水平方向运动,以对卸料斗进行限位,降低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晃动程度,保证卸料斗于支撑框架处的架设稳定性,从而,保证其在卸料过程中较为稳定,进而卸料斗通过卸料通道进行卸料,卸出的料通过卸料通道进入仓体内,通过保证卸料斗的卸料稳定性,对比于目前的卸料过程,减少卸料斗与仓体的卸料口对位的操作难度,以节省对位时间,从而提高了其卸料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卸料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卸料支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卸料支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卸料仓;10、仓体;11、卸料口;20、卸料支座;21、支撑框架;211、第一顶框;212、第一底框;22、固定框架;221、第二顶框;222、第二底框;23、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技术提出一种卸料仓100,其包括仓体10和卸料支座20,卸料支座20用于支撑卸料斗以及限制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以保证采用卸料斗进行卸料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准确进行卸料,保证卸料的效果。以下,具体描述该卸料仓100具体结构,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所述卸料仓100,包括:仓体10,所述仓体10上方开设有卸料口11;卸料支座20,所述卸料支座20架设于所述仓体10,并位于所述卸料口11的上方,所述卸料支座20包括支撑框架21,所述支撑框架21形成有沿竖直方向的卸料通道,所述卸料通道连通所述卸料口11,所述支撑框架21用于支撑卸料斗,并限制所述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具体的,所述仓体10呈圆柱状,于仓体10的顶部开设有所述卸料口11,所述卸料口11连通所述仓体10内部,以使通过卸料口11的料进入仓体10内。卸料支座20具体是硬钢制成的框架,以保证其结构强度,从而以保证卸料斗架于支撑框架21的架设稳定性,以保证卸料稳定性。本技术提出的卸料仓100,包括仓体10和卸料支座20,在卸料过程中,卸料斗架于支撑框架21,通过支撑框架21支撑卸料斗,并限制卸料斗沿水平方向运动,以对卸料斗进行限位,降低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晃动程度,保证卸料斗于支撑框架21处的架设稳定性,从而,保证其在卸料过程中较为稳定,进而卸料斗通过卸料通道进行卸料,卸出的料通过卸料通道进入仓体10内,通过保证卸料斗的卸料稳定性,对比于目前的卸料过程,减少卸料斗与仓体10的卸料口11对位的操作难度,以节省对位时间,从而提高了其卸料的工作效率。以下,对支撑框架21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所述支撑框架21包括:第一底框212,所述第一底框212架设于所述仓体10,并围合形成有第一开口;第一顶框211,所述第一顶框211通过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框212的上方,并围合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所述底框、顶框以及连接构件形成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为两端通道开口的卸料通道。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框212可以是焊接、固定、或是搭设于仓体10,其第一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料仓(100),用于转炉炼钢氩站,其特征在于,包括:/n仓体(10),所述仓体(10)上方开设有卸料口(11);/n卸料支座(20),所述卸料支座(20)架设于所述仓体(10),并位于所述卸料口(11)的上方,所述卸料支座(20)包括支撑框架(21),所述支撑框架(21)形成有沿竖直方向的卸料通道,所述卸料通道连通所述卸料口(11),所述支撑框架(21)用于支撑卸料斗,并限制所述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料仓(100),用于转炉炼钢氩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仓体(10),所述仓体(10)上方开设有卸料口(11);
卸料支座(20),所述卸料支座(20)架设于所述仓体(10),并位于所述卸料口(11)的上方,所述卸料支座(20)包括支撑框架(21),所述支撑框架(21)形成有沿竖直方向的卸料通道,所述卸料通道连通所述卸料口(11),所述支撑框架(21)用于支撑卸料斗,并限制所述卸料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1)包括:
第一底框(212),所述第一底框(212)架设于所述仓体(10),并围合形成有第一开口;
第一顶框(211),所述第一顶框(211)通过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框(212)的上方,并围合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
所述底框、顶框以及连接构件形成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为两端通道开口的卸料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呈圆形状,以围合形成圆形状的第二开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卸料口的开口面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韶龙刘平刘剑峰余衍丰尹业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