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出钢溢渣控制及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30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法属于转炉炼钢系统领域,涉及一种转炉出钢溢渣控制及收集装置。包括冷却压渣料投放车和置于转炉出钢口下方的钢包车;所述冷却压渣料投放车设在正对转炉炉口的投放车运行轨道上以便进出转炉炉口;冷却压渣料投放车包括一条条长条形的大臂,臂下端固定有多个用于挂放袋装冷却压渣料的挂点;所述钢包车顶部一端固定有钢包,钢包开口正对转炉出钢口;另一端放置有正对转炉炉口的耐高温渣盆,用于收集高温炉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转炉溢渣得到有效控制,节约冶炼时间,并且可实现紧急收集炉渣,成本投入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出钢溢渣控制及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转炉炼钢系统领域,涉及一种转炉出钢溢渣控制及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转炉冶炼的常规冶炼流程为:吹炼——向前倒炉进行测温取样倒渣——向后倒炉进行出钢。出钢过程中,炉内钢液通过出钢口流入钢包,控制炉渣留在炉内,如果炉渣泡沫性较为严重,会从炉口溢出炉渣,主要危害在于高温炉渣会烫坏转炉相关设备设施,更严重甚至会伤及炉后操作人员,溢渣进入钢包则会造成钢液P成分出格事故。常规的控制溢渣技术为:在转炉出钢开始前,转炉炉体转至炉前进行测温取样,同时进行倒渣操作减少渣量,倒走的渣量约占总渣量的40~60%,从而减轻转炉出钢过程的溢渣风险,此技术的弊端在于,转炉向前倒炉测温取样倒渣的时间约3分钟,对转炉整体冶炼节奏产生一定影响。专利《转炉出钢过程中的溢渣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一种量化判断转炉出钢过程中炉口溢渣情况的方法》均对转炉出钢过程溢渣控制方法有所提及,两种方法的核心方式在于使用监控设备监测炉渣,如若出现溢渣,则控制转炉驱动设备对转炉的倾动曲线进行调整,即转炉炉口向上驱动,减少出钢溢渣量,两种方法均以转炉倒渣为前提,为出现溢渣后的被动补救措施,弊端在于炉渣虽不在炉口溢出,却加大了炉渣自出钢口随钢液一同流入钢包的可能性,P出格事故几率增加,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溢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转炉出钢溢渣控制及收集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炉出钢溢渣控制及收集装置,包括冷却压渣料投放车和置于转炉出钢口下方的钢包车;所述冷却压渣料投放车设在正对转炉炉口的投放车运行轨道上以便进出转炉炉口;冷却压渣料投放车包括一条长条形的大臂,臂下端固定有多个用于挂放袋装冷却压渣料的挂点;所述钢包车顶部一端固定有钢包,钢包开口正对转炉出钢口;另一端放置有正对转炉炉口的耐高温渣盆,用于收集高温炉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渣盆包括内外两层,外层为厚度120mm的生铁;内层为厚度80mm的耐火砖,内外层之间采用耐火泥填充缝隙。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渣盆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钢包外侧相对的设有两个钢包耳轴;渣盆外侧相对的设有两个渣盆耳轴,渣盆耳轴与钢包耳轴直径相同。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正对转炉炉口的冷却压渣料投放车向转炉的渣面上投放冷却压渣料,溢渣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转炉可以取消传统的提前倒渣工序,直接出钢,节约冶炼时间2.5分钟;此外,转炉下方的钢包车上设置正对转炉炉口的耐高温渣盆,在出现溢渣控制不当时,炉渣由炉口流入渣盆,可实现紧急收集炉渣,避免烫坏设备,同时避免高P炉渣进入钢液,造成P出格事故;钢包耳轴和渣盆耳轴直径相等,当渣盆中炉渣接满时,可采用挂运钢包的天车进行吊运与更换,无需新增设备,成本投入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溢渣控制及收集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图1中渣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转炉;11、炉口;12、出钢口;13、渣面;2、冷却压渣料投放车;21、大臂;22、挂点;3、投放车运行轨道;4、钢包车;41、钢包;411、钢包耳轴;42、渣盆;421、外层;422、内层;423、渣盆耳轴;43、钢包车运行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炉出钢溢渣控制及收集装置,主要包括正对转炉炉口11的冷却压渣料投放车2和置于转炉出钢口12下方的钢包车4;所述冷却压渣料投放车2可携带冷却压渣料移动至转炉炉口内并进行投料;具体的,所述冷却压渣料投放车包括一条长条形的大臂21,大臂为直径15mm的圆柱形,大臂下端固定有6个用于挂放袋装冷却压渣料的挂点22;冷却压渣料投放车2使用电机作为驱动力,在炉后经人工控制沿着投放车运行轨道3运行,并通过转炉炉口进出转炉1内外投放冷却压渣料,运行速度0.5m/s;冷却压渣料投放车2进入转炉炉内后,冷却压渣料受热并散落至渣面13不同位置,实现压渣。所述钢包车顶部一端固定有钢包41,钢包41开口正对转炉出钢口12;另一端放置有正对转炉炉口的耐高温渣盆42,用于收集高温炉渣;在出现溢渣控制不当时,炉渣由炉口11流入渣盆,可实现紧急收集炉渣,避免烫坏设备,同时避免高P炉渣进入钢液,造成P出格事故;钢包外侧相对的设有两个钢包耳轴411;所述钢包车4设于钢包车运行轨道上43,以便调整位置。优选的,所述渣盆42包括内外两层,外层421为厚度120mm的生铁,内层422铺设厚度80mm的耐火砖,为了保证防火隔热效果,耐火砖的MgO含量在80%以上;铺设完毕后,内外层之间采用耐火泥填充缝隙。优选的,所述渣盆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从而敞开的上端开口可以更好的承接炉渣;渣盆外侧相对的设有两个渣盆耳轴423,渣盆耳轴423与钢包耳轴411直径相同,当渣盆中炉渣接满时,可采用挂运钢包的天车进行吊运与更换,无需新增设备,成本投入少。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炉出钢溢渣控制及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压渣料投放车和置于转炉出钢口下方的钢包车;/n所述冷却压渣料投放车设在正对转炉炉口的投放车运行轨道上以便进出转炉炉口;冷却压渣料投放车包括一条长条形的大臂,臂下端固定有多个用于挂放袋装冷却压渣料的挂点;/n所述钢包车顶部一端固定有钢包,钢包开口正对转炉出钢口;另一端放置有正对转炉炉口的耐高温渣盆,用于收集高温炉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出钢溢渣控制及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压渣料投放车和置于转炉出钢口下方的钢包车;
所述冷却压渣料投放车设在正对转炉炉口的投放车运行轨道上以便进出转炉炉口;冷却压渣料投放车包括一条长条形的大臂,臂下端固定有多个用于挂放袋装冷却压渣料的挂点;
所述钢包车顶部一端固定有钢包,钢包开口正对转炉出钢口;另一端放置有正对转炉炉口的耐高温渣盆,用于收集高温炉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猛阚永海任茂勇高爽陈艳张文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