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616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包括中空底座和设置在中空底座内腔两侧的第一角度调节装置,两个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一侧均与连接杆连接,两个连接杆一侧设置夹紧块,夹紧块上设置第二角度调节装置,第一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转动组件和与第一转动组件相啮合的第二转动组件,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一端穿设出中空底座并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二转轴和刻度盘,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夹紧块、滑块和第二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角度调节装置和第二角度调节装置达到可以对工件变换角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铣削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铣削一般在铣床或镗床上进行,适于加工平面、沟槽、各种成形面和模具的特殊形面等,数控车床可进行复杂回转体外形的加工,铣削是将毛坯固定,用高速旋转的铣刀在毛坯上走刀,切出需要的形状和特征,传统铣削较多地用于铣轮廓和槽等简单外形特征,数控铣床可以进行复杂外形和特征的加工,铣镗加工中心可进行三轴或多轴铣镗加工,用于加工,模具,检具,胎具,薄壁复杂曲面,人工假体,叶片等,铣削是指使用旋转的多刃刀具切削工件,是高效率的加工方法,工作时刀具旋转,工件移动,工件也可以固定,但此时旋转的刀具还必须移动(同时完成主运动和进给运动),铣削用的机床有卧式铣床或立式铣床,也有大型的龙门铣床,这些机床可以是普通机床,也可以是数控机床,用旋转的铣刀作为刀具的切削加工,而在铣削装置加工中需要对对工件进行角度的变化,使得加工方便。现在的持续冷却铣削装置主要是由铣削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通过人工进行角度调节,然后通过设置多个定位孔,把工件放置在定位孔内,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然后通过铣装置进行铣削,使得加工的品质提高。现在的持续冷却铣削装置虽然提高品质,但是由于在通过人工使得加工的效率降低,费时费力不便于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通过人工使得加工的效率降低,费时费力不便于加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包括中空底座和设置在所述中空底座内腔两侧的第一角度调节装置。两个所述第一角度调节装置一侧均与连接杆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一侧设置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上设置第二角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转动组件和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啮合的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穿设出所述中空底座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二转轴和刻度盘,所述第二齿轮顶端设置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顶端设置所述刻度盘,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夹紧杆、滑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与所述夹紧杆连接,且两个所述滑块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保护壳内,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设出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夹紧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杆。优选的,所述夹紧杆上设置防滑面。优选的,所述中空底座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中空底座内腔两侧设置第一角度调节装置,通过中空底座对第一角度调节装置进行支撑,两个第一角度调节装置一侧均与连接杆连接,两个连接杆一侧设置夹紧块,夹紧块上设置第二角度调节装置,通过第一角度调节装置通过连接杆使得夹紧块可以左右调节角度,第一转动组件与第二转动组件相互啮合,通过第一转动组件带动第二转动组件,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一端穿设出中空底座并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二齿轮顶端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端设置刻度盘,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使得第一齿轮转动,然后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通过刻度盘选择想要调节想要的角度,第一固定块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之间与夹紧杆连接,且两个滑块一端均与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通过两个夹紧杆在空腔通过滑块滑动,然后对工件进行夹紧,然后通过第二固定块进行固定,达到上下调节角度的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角度调节装置和第二角度调节装置达到可以对工件变换角度,达到便于加工,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整体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第二角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第二角度调节装置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中空底座;2、第二角度调节装置;3、第一角度调节装置;101、支撑杆;201、连接杆;202、夹紧块;203、第一固定块;204、夹紧杆;205、滑块;206、第二固定块;207、空腔;208、滑槽;209、固定孔;210、固定杆;211、防滑面;301、第一转动组件;302、第二转动组件;303、电机;304、第一转轴;305、第一齿轮;306、第二齿轮;307、第二转轴;308、刻度盘;309、保护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包括中空底座1和设置在中空底座1内腔两侧的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通过中空底座1对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进行支撑。两个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一侧均与连接杆201连接,两个连接杆201一侧设置夹紧块202,夹紧块202上设置第二角度调节装置2,通过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通过连接杆201使得夹紧块202可以左右调节角度。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第一转动组件301和与第一转动组件301相啮合的第二转动组件302,通过第一转动组件301带动第二转动组件302。第一转动组件301包括电机303、第一转轴304和第一齿轮305,电机303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04连接,第一转轴304一端穿设出中空底座1并与第一齿轮305连接,第二转动组件302包括第二齿轮306、第二转轴307和刻度盘308,第二齿轮306顶端设置第二转轴307,第二转轴307顶端设置刻度盘308,第一齿轮305与第二齿轮306相互啮合,通过电机303带动第一转轴304使得第一齿轮305转动,然后带动第二齿轮306转动,第二齿轮306带动第二转轴307转动,通过刻度盘308选择想要调节想要的角度。第二角度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块203、夹紧杆204、滑块205和第二固定块206,第一固定块203内开设有空腔207,空腔207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08,两个滑槽208内设置有两个滑块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中空底座(1)内腔两侧的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n两个所述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一侧均与连接杆(201)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201)一侧设置夹紧块(202);所述夹紧块(202)上设置第二角度调节装置(2);/n所述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第一转动组件(301)和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301)相啮合的第二转动组件(302);/n所述第一转动组件(301)包括电机(303)、第一转轴(304)和第一齿轮(305);所述电机(30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304)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04)一端穿设出所述中空底座(1)并与所述第一齿轮(305)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302)包括第二齿轮(306)、第二转轴(307)和刻度盘(308);所述第二齿轮(306)顶端设置所述第二转轴(307);所述第二转轴(307)顶端设置所述刻度盘(308);所述第一齿轮(305)与所述第二齿轮(306)相互啮合;/n所述第二角度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块(203)、夹紧杆(204)、滑块(205)和第二固定块(206);所述第一固定块(203)内开设有空腔(207);所述空腔(207)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08);两个所述滑槽(208)内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块(205);两个所述滑块(205)之间与所述夹紧杆(204)连接,且两个所述滑块(205)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固定块(206)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角度铣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中空底座(1)内腔两侧的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
两个所述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一侧均与连接杆(201)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201)一侧设置夹紧块(202);所述夹紧块(202)上设置第二角度调节装置(2);
所述第一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第一转动组件(301)和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301)相啮合的第二转动组件(302);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301)包括电机(303)、第一转轴(304)和第一齿轮(305);所述电机(30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304)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04)一端穿设出所述中空底座(1)并与所述第一齿轮(305)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302)包括第二齿轮(306)、第二转轴(307)和刻度盘(308);所述第二齿轮(306)顶端设置所述第二转轴(307);所述第二转轴(307)顶端设置所述刻度盘(308);所述第一齿轮(305)与所述第二齿轮(306)相互啮合;
所述第二角度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块(203)、夹紧杆(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元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津中前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