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98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放射形土壤杆菌;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淡紫拟青霉;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哈茨木霉;多粘类芽孢杆菌;EDTA‑Fe;EDTA‑Zn;硼酸;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麸皮;甘薯粉渣(干基)。本发明专利技术把几种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或菌剂、无机肥料、有机物料基质等科学地组合起来,制成一种既能防控猕猴桃根癌病、根腐病,又能防控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白蚁、地老虎、根蛆等地下害虫,促进猕猴桃病虫伤口与机械伤口的愈合,满足猕猴桃无机营养、一定有机营养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抗性,促进根系发育,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残留量的多功能营养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猕猴桃种植
,特别涉及猕猴桃种植中的肥料、农药,具体为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猕猴桃根癌病(AgrobacteriumtumefactionsSmithetTowns.Conn)又称猕猴桃冠瘿病,为“根癌土壤杆菌”寄生传播的土传细菌性病害。病菌从伤口进入主要发生在根及根颈处,也可传至地上部。发病初期主要在侧根和主根上形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多个瘤体,乳白色至红白色,表面光滑,多个瘤体汇合后呈不规则根瘤,并变为深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粗糙,瘤内部木质化、质地较硬,部分瘤体中间出现裂痕。受病植株根系受到破坏,吸收功能受阻,病株生长缓慢,地上叶片发黄,叶子和果实均较小,经过一段时间后,植株因缺乏必要的营养而死亡。病害以细菌在根癌组织的皮层过冬,或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病组织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病根和土壤中的细菌,是第二年的主要侵染源。世界公认伤口是根癌病侵入植物体为害的唯一途径。病菌主要通过嫁接口、机械伤口、虫害伤口侵入,以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根结线虫为传播媒介。碱性土壤、粘重土壤,通气性差,排水不良,有机质含量低,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白蚁等地下害虫多,以及耕作粗放,田间作业造成各种机械损伤多,有利于病虫害侵入。该病近年来在我国四川、陕西、重庆、云贵等各猕猴桃产区普遍发生,面积赿来越大,不少产区成片死树,大量农户毁园绝收,给广大果农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制约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由于该病发生存在隐蔽性,传播快,为害大,防治极难,果农称之为“猕猴桃癌症”。现有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扒开猕猴桃根部土壤,用刀刮割除肿瘤后,再施用化学农药涂刷伤口、药剂灌蔸、全田撒药消毒杀菌,或直接挖出根癌病株等防控根癌病;施用化学农药防治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白蚁等地下害虫;施用化学药剂进行土壤处理或灌蔸防治根腐病。传统的制剂多是单一制剂,防病防虫单一,施于土壤易失去活性;解决土壤碱化问题采取施用化学制剂硫磺,用量难掌握,易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防治与治理方法多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而根癌病区别于其它病的特殊致病机理是导致非正常细胞恶性增生,病菌存于内瘤,化学药剂无法渗入瘤内杀灭病菌与抑制肿瘤细胞增生,受伤部位伤口难愈合。突出表现是效果差、持效短、成本高,费工费力,治后恢复慢,复发,难根治。同时,化学农药防治不仅用量大,施用不当产生药害,易造成农药残留等污染,不利于无公害农业栽培与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在猕猴桃根癌病等地下病虫防治方面尚未有好的解决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猕猴桃种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是针对猕猴桃根癌病的侵染、发生、发展特性与机理,传统单剂防治的弊端,把几种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或菌剂、无机肥料、有机物料基质等科学地组合起来,制成一种既能防控猕猴桃根癌病、根腐病,又能防控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白蚁、地老虎、根蛆等地下害虫,促进猕猴桃病虫伤口与机械伤口的愈合,满足猕猴桃无机营养、有机营养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猕猴桃抗性,促进猕猴桃根系发育,健壮生长,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残留量,达到农业无公害安全生产要求的多功能营养组合物,专供猕猴桃根部病虫防治使用。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作为本申请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余量为甘薯粉渣(干基),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作为更进一步优选,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上述组分相关说明:(1)放射形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radiobacter)K1026。K84突变菌株K1026不仅能够抑制对土壤杆菌素K84敏感的菌株,还能够抑制对土壤杆菌素K84不敏感的菌株。其抗菌机理:一是抗生作用。K1026菌株抢占伤根系伤口位点,并在其上定植产生一种专化性抗生素-土壤杆菌素,可抑制绝大多数根癌病原菌的生长。K1026与K84菌株一样能分泌一种能抑制2-取代腺嘌呤核苷,拮抗根癌土壤秆菌DNA合成,控制病菌的繁殖与生长。二是阻隔作用。K1026施于土壤中,菌株与根系接触抢点伤口位点并定植于内产生抑菌圈,阻隔病菌的进入与抑制病菌的再生。三是寄生作用。K1026菌株能渗入根瘤内,与根癌农秆菌病原物互作形成营养竞争,抢夺病原菌体营养致病菌死亡。四是促生作用。K1026菌体分泌物具有溶磷作用,能提高磷素肥料养分的有效性,对根系具有促生作物。K1026易培养,蛋白质、麸皮、玉米粉、氨基酸等均为优良的培养基料成分,原料来源广泛。pH5.0~7.5均能正常生长,但以pH6左右较为菌体生长不繁殖。(2)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是一种根癌病的治疗剂,已有人申请专利(专利号CN201110035748.1)。由大连保绿宝海洋生命科学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研发,产品可从该公司及青岛博智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入。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主要成分为壳寡糖柠檬酸盐、羧甲基壳聚糖、游离碘、海藻酸钠等。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不仅能在伤口处阻止病虫害入侵,作为药物缓释剂,有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和减少药物用量。还可在伤口处减少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损耗,防止伤口腐烂。还能有效地诱导植物产生广谱抗性,具有抑制细菌繁殖、活化细胞、促进植物生长、加速根系受伤组织愈合等独特功能。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的功能及作用机理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抑制细菌繁殖。引起根癌病的根癌土壤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杆菌,它将Ti-DNA转入植物细胞并整合进植物的基因组,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壳寡糖的C位氨基不但赋予了其抗菌性,而且壳寡糖这一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与微生物细胞壁的磷脂类等阴离子相互吸引,束缚微生物自由度,阻遏有害真菌繁殖。不仅如此,壳寡糖还可被微生物细胞吞噬,使微生物的DNA(去氧核糖核酸)向RNA(核糖核酸)转录,使蛋白质合成受阻而抑制病菌繁殖,表达出对真菌、细菌和病毒的抑灭。壳寡糖柠檬酸盐无毒无副作用,而且还带有正电荷,会与带负电荷的果树根系紧密结合,颇具附着展布效果,有效增强和延长其它杀菌剂药效。壳寡糖柠檬酸盐pH值≤5,它涂抹在根系伤口上,或浇灌于果树根部土壤中,调节土壤,恶化根癌土壤杆菌生存环境让之无法存活。它既能增强树体的抑菌灭菌的内抗力,又在根系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避免菌丝侵入,其残液还能抑灭土壤中有害霉菌和丝状真菌,并大大增加有益微生物固氮菌、纤维分解菌、乳酸菌、放线菌的数量,从根基上保证果树健康生长。二是诱导产生抵御病原物质的抗性蛋白——致病相关蛋白PR(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s)。这是壳聚糖及其衍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n放射形土壤杆菌 0.5~1.0%/n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 0.3~0.5%/n淡紫拟青霉 0.8~1.2%/n布氏白僵菌 0.5~0.8%/n金龟子绿僵菌 0.7~1.0%/n哈茨木霉 0.5~1.0%/n多粘类芽孢杆菌 0.4~0.8%/nEDTA-Fe 0.2~0.5%/nEDTA-Zn 0.1~0.3%/n硼酸 0.5~1.5%/n硝酸钾 2.0~4.0%/n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 1.0~2.5%/n麸皮 30.0~40.0%/n甘薯粉渣 44.9~62.5%;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放射形土壤杆菌0.5~1.0%
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0.3~0.5%
淡紫拟青霉0.8~1.2%
布氏白僵菌0.5~0.8%
金龟子绿僵菌0.7~1.0%
哈茨木霉0.5~1.0%
多粘类芽孢杆菌0.4~0.8%
EDTA-Fe0.2~0.5%
EDTA-Zn0.1~0.3%
硼酸0.5~1.5%
硝酸钾2.0~4.0%
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1.0~2.5%
麸皮30.0~40.0%
甘薯粉渣44.9~62.5%;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放射形土壤杆菌0.8%
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0.4%
淡紫拟青霉1.0%
布氏白僵菌0.6%
金龟子绿僵菌0.9%
哈茨木霉0.8%
多粘类芽孢杆菌0.6%
EDTA-Fe0.3%
EDTA-Zn0.2%
硼酸1.0%
硝酸钾3.0%
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2.0%
麸皮35.0%
甘薯粉渣53.45%;
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放射形土壤杆菌0.9%
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0.5%
淡紫拟青霉1.1%
布氏白僵菌0.7%
金龟子绿僵菌0.8%
哈茨木霉0.7%
多粘类芽孢杆菌0.7%
EDTA-Fe0.3%
EDTA-Zn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均成王晓慧杜文平游贝李书先谢桃林玉祥徐敏
申请(专利权)人: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