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核壳型多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6180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核壳型多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胶原多肽纳米球超声分散于水中,得到胶原多肽纳米球分散液;步骤二、将抗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胶原多肽纳米球分散液混合,然后加入偶联剂和交联剂,混合搅拌,使上述有效成份和胶原多肽纳米球稳定结合;步骤三、将上述结合了肥料有效成分的胶原多肽纳米球悬浮溶液经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后,得到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多效叶面肥。与清水或普通水剂肥料或常规叶面肥对照相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多效叶面肥对水稻田进行施用,肥料有效成份在叶片停留更稳定,也更能被水稻叶片所吸收,其对水稻的增产增收效果更加显著。显著。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核壳型多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叶面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核壳型多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通常情况下,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或营养液中的营养,供给作物生长发育。除根系外,植物的茎叶先其是叶片也可以吸收各种营养成分,且吸收效果比根系更好。以作物叶面吸收为途径,将植物需要的肥料或营养成分按比例制成一定浓度的营养液,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称为叶面肥料。叶面肥这个概念或许较新,但是关于叶面肥以及植物表面对营养成分的吸收的研究很早就已经进行了。
[0003]多效叶面肥为一种农用组合物,特别涉及组合物中的肥料、农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受种、苗自身内在抗性因素与土壤、肥水、气候、病虫、管理等多种外在因素影响,且这些因素是动态变化的,任何一个因素不合理均会直接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如施肥不当引发缺素或肥害、气候异常导致生长不良、施药不当造成药害。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针对症状出现后,采取单一措施解决,顾此失彼,效果不理想,尚未有好的解决措施。多效叶面肥系一种作物叶面施用的多效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核壳型多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胶原多肽纳米球超声分散于水中,得到胶原多肽纳米球分散液;步骤二、将抗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胶原多肽纳米球分散液混合,然后加入偶联剂和交联剂,混合搅拌,然后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得到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多效叶面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核壳型多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多肽纳米球在使用前进行预处理,其过程为:将胶原多肽纳米球加入壳聚糖乙酸溶液中,同时加入金属盐溶液,搅拌混合5~10min,然后加入微波超声波混合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45℃下反应45~60min,离心反应液,得到的固体冷冻干燥,得到预处理胶原多肽纳米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核壳型多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乙酸溶液的浓度为2~3mg/mL;所述胶原多肽纳米球与壳聚糖乙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mg:1~3mL;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0.5~1mg/mL;所述胶原多肽纳米球与金属盐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mg:1~1.5mL。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胶原多肽纳米球的核壳型多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超声波混合反应器中的微波功率为300~500W、超声功率为300~600W、超声频率采用双频交替频率,其分别为35~45kHz和135~145k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何桂强王丹丹王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