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6087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微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高分子材料200‑300份、肥料添加剂16‑36份、生物炭100‑150份、食用菌渣50‑90份、牛粪100‑140份、氮肥20‑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具有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还具有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有利于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为了促进农业、种植业的发展,人们大量使用化肥以保持土壤肥力,广泛使用杀虫剂等防治植物病虫害,但是过量使用化肥虽然短时间内可以增产,但是其残留却一直存在于生态环境中,例如化肥中的硝酸物质会被人体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这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人们不得不寻求一种较为安全的肥料。近年来,生物肥料渐渐落入人们视线,其中,微生物肥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眼球,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目前微生物菌肥也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少有能够兼顾提供养分和防治病虫害的微生物肥料,市场上缺乏一种能够作为肥料兼顾防治作用的复合微生物肥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所述复合微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高分子材料200-300份、肥料添加剂16-36份、生物炭100-150份、食用菌渣50-90份、牛粪100-140份、氮肥20-30份;所述竹纤维高分子材料制备过程为:使用毛竹或嫩竹粉碎至70-80目、辐照处理后,于75-85℃下干燥50-60min后获得竹纤维高分子材料;所述肥料添加剂为里氏木霉菌剂;生物炭由松木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及膨润土混合获得;所述食用菌渣由香菇渣、蘑菇渣和平菇渣混合获得。优选的,所述辐照处理具体为:利用γ射线,辐照剂量为10KG,辐照时间为30-50s。优选的,所述松木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及膨润土混合质量比为1-2:1:1-2。优选的,所述香菇渣、蘑菇渣和平菇渣混合质量比为1:1:1。优选的,所述氮肥为尿素。优选的,所述里氏木霉菌剂制备过程为:将里氏木霉菌种接种培养获得木霉种子,然后用无菌水稀释木霉种子获得孢子悬浮液,然后于马铃薯液态培养基中进行液态发酵获得里氏木霉发酵液,然后进行固态培养,获得里氏木霉菌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各原料,备用;S2,将肥料添加剂与生物炭混合后搅拌均匀,静置,获得微生物固定化生物炭;S3,将竹纤维高分子材料、食用菌渣、牛粪和氮肥与S2中获得的微生物固定化生物炭混合,搅拌过程中喷淋至水分含量为30-40%,混合均匀后于50-60℃烘干,控制含水量为5-10%,获得复合微生物肥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果树种植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原料竹纤维高分子材料具有强透气性和吸水性,毛竹和嫩竹的纤维素含量为75%,远远高于其他竹龄,竹纤维高分子材料具有抑制细菌性植物病虫害的效果,作为肥料的制备原料,具有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还具有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有利于植物生长。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肥料添加剂里氏木霉菌能够代谢获得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等多种酶,有利于加速秸秆等有机物质的腐熟和分解,还能释放多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能够促进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健壮,增强抗病等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作为土壤有益菌,进一步促进土壤中物质和能量转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提高肥料利用率。3、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里氏木霉菌,在土壤中具有解磷解钾的作用,能够释放土壤中不可溶的磷钾,从而可以不额外施加磷肥和钾肥,既环保又节约能源。4、本专利技术优选出三种生物炭对里氏木霉菌进行固定,有效的防止微生物流失,生物炭还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具有吸附作用,生物炭通过表面官能团与重金属发生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等将重金属吸附在表面,防止重金属通过植物根系富集到植物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毛竹或嫩竹进行辐照处理,使得竹纤维内部发生改变,能够提高竹纤维的保水性能,从而防止土壤水分过量散失。6、本专利技术通过竹纤维高分子材料、肥料添加剂、生物炭、食用菌渣、牛粪、氮肥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具有抗病虫害、促进果树生长,增加产量的效果,尤其能够改善苹果果实的口感,使得苹果香甜可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用生物炭的电镜扫描图;其中,a:PN-B表示松木生物炭的电镜扫描图;b:PT-B表示花生壳生物炭的电镜扫描图;c:Bent表示膨润土的电镜扫描图。图2为竹纤维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由以下原料组成:竹纤维高分子材料200kg、肥料添加剂16kg、生物炭100kg、食用菌渣50kg、牛粪100kg、氮肥20kg;所述竹纤维高分子材料制备过程为:使用小于一年生的毛竹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70目筛,用10KG剂量的γ射线,辐照30s,然后于75℃干燥50min,获得竹纤维高分子材料(其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肥料添加剂为里氏木霉菌剂;所述里氏木霉菌剂的制备过程为:将里氏木霉菌种接种于马铃薯培养基中,于28℃下培养36h,获得木霉种子,挑取单菌落后用无菌水稀释木霉种子获得孢子悬浮液,稀释为浓度1ⅹ107cfu/ml,然后将孢子悬浮液按照体积比2:30添加至马铃薯液态培养基中进行液态发酵,于28℃培养50h获得里氏木霉发酵液,然后将里氏木霉发酵液置于马铃薯固体培养基中于28℃进行固态培养,6天后获得里氏木霉菌剂;1L所述马铃薯固体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3g、酵母膏1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1g、琼脂粉20g、蒸馏水1000ml;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配方中去掉琼脂粉即可;生物炭由松木生物炭(PN-B)、花生壳生物炭(PT-B)及膨润土(Bent)三种以质量比1:1:1混合而成;所述食用菌渣为废弃的香菇渣、蘑菇渣和平菇渣按照质量比1:1:1混合而成;所述氮肥为尿素;上述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竹纤维高分子材料200kg、肥料添加剂16kg、生物炭100kg、食用菌渣50kg、牛粪100kg、氮肥20kg备用;S2,将肥料添加剂与生物炭混合后搅拌均匀,静置2天,获得微生物固定化生物炭;S3,将竹纤维高分子材料、食用菌渣、牛粪和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高分子材料200-300份、肥料添加剂16-36份、生物炭100-150份、食用菌渣50-90份、牛粪100-140份、氮肥20-30份;/n所述竹纤维高分子材料制备过程为:使用毛竹或嫩竹粉碎至70-80目,辐照处理后,于75-85℃下干燥50-60min获得竹纤维高分子材料;/n所述肥料添加剂为里氏木霉菌剂;/n生物炭由松木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及膨润土混合获得;/n所述食用菌渣由香菇渣、蘑菇渣和平菇渣混合获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高分子材料200-300份、肥料添加剂16-36份、生物炭100-150份、食用菌渣50-90份、牛粪100-140份、氮肥20-30份;
所述竹纤维高分子材料制备过程为:使用毛竹或嫩竹粉碎至70-80目,辐照处理后,于75-85℃下干燥50-60min获得竹纤维高分子材料;
所述肥料添加剂为里氏木霉菌剂;
生物炭由松木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及膨润土混合获得;
所述食用菌渣由香菇渣、蘑菇渣和平菇渣混合获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处理具体为:利用γ射线,辐照剂量为10KG,辐照时间为30-50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木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及膨润土混合质量比为1-2:1: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菇渣、蘑菇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鹏曾雨徐国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鑫鑫骄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