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数控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49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数控机床,载座包括:载座本体,载座本体内形成有安装腔,载座本体的顶部凹设有连通安装腔的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排屑件,排屑件设置于安装腔且与安装腔的底壁之间形成有集屑空间,排屑件覆盖安装槽,排屑件相对安装腔可移动地设置以将安装槽中的碎屑汇集至集屑空间。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数控机床,能够实现自动排屑,无需工作人员进行排屑作业,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够使得排屑作业可在智能数控机床的工作时间进行,无需限制于智能数控机床的停机时间,提高了智能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数控机床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智能设备
,具体涉及智能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键盘按键通过按键模具制备形成,按键模具一般为金属材质且通过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制备。数控机床在制备按键模具时,需要进行雕刻等处理,产生较多的金属碎屑,且金属碎屑会堆积在数控机床的加工平台的安装槽中,需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清除,以避免金属碎屑影响按键模具在加工平台的定位安装。然而,现有加工平台的排屑方式大多为工作人员使用毛刷清刷的方式,如此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必须在数控机床的停机期间进行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智能数控机床。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包括用于承载待加工件的载座,载座包括:载座本体,载座本体内形成有安装腔,载座本体的顶部凹设有连通安装腔的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分别位于载座本体的中部的两侧;排屑件,排屑件设置于安装腔且与安装腔的底壁之间形成有集屑空间,排屑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排屑板和第二排屑板,第一排屑板具有第一覆盖位置和第一排屑位置,且第一排屑位置位于第一覆盖位置的下方,其中在第一覆盖位置时,第一排屑板覆盖于安装腔的顶壁以封堵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在第一排屑位置时,第一排屑板与安装腔的顶壁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第二排屑板覆盖于安装腔的顶壁以封堵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的底部,第二排屑板可移动地设置以运动至间隔空间,其中第二排屑板在运动至间隔空间时露出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的底部以使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中的碎屑落至集屑空间,且第二排屑板的底面与第一排屑板的顶面滑动接触以将堆积至第一排屑板上的碎屑刮除至集屑空间以及第二排屑板的顶面与安装腔的顶壁滑动接触以将堆积至第二排屑板上的碎屑刮除至集屑空间。进一步地,在第一排屑位置时,第一排屑板与安装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排屑间隙,排屑间隙位于第一排屑板远离第二排屑板的一侧,其中排屑间隙的大小可调节地设置。进一步地,安装腔的侧壁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槽,两个第一导向槽位于第一排屑板的两侧,第一排屑板的两侧设有两个活动件,活动件相对第一排屑板沿靠近或远离排屑间隙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两个活动件均设有第一导向凸起,两个第一导向凸起与两个第一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对应设置的第一导向凸起与第一导向槽导向配合;其中,每个第一导向凸起与第一排屑板之间均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用于向第一导向凸起提供朝向排屑间隙方向的弹力。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位于安装腔,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排屑板可移动地设置以在第一覆盖位置和第一排屑位置之间切换,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排屑板移动。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为气缸或者丝杆传动装置。进一步地,第二排屑板的底面靠近第一排屑板的一端设有柔性的刮除件。进一步地,刮除件可拆卸地设置。进一步地,安装腔的底壁设有出屑口,智能数控机床还包括吸尘装置,吸尘装置的吸尘口与出屑口相连。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入屑口以及与第一入屑口相对设置的第一底壁,第一底壁设有第一开口部以供第一安装槽与安装腔连通,第一底壁包括沿第一安装槽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第一开口部与两个第一侧边之间均具有间距;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二入屑口以及与第二入屑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底壁,第二底壁设有第二开口部以供第二安装槽与安装腔连通,第二底壁包括沿第二安装槽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侧边,第二开口部与两个第二侧边之间均具有间距。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数控机床,通过在载体本体的安装腔内安装排屑件,排屑件与安装腔的底壁之间形成有集屑空间,排屑件中的第一排屑板能够对载体本体上的第一安装槽进行排屑,排屑件中的第二排屑板能够在对载体本体上的第二安装槽进行排屑的同时不仅能够对堆积在第一排屑板的碎屑进行刮除,且还能够利用安装腔的顶壁对第二排屑板的碎屑进行刮除,如此不仅能够使得数控机床实现自动排屑,无需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排屑作业,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够使得排屑作业可在智能数控机床的工作时间进行,无需限制于智能数控机床的停机时间,提高了智能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此外还能够在提高排屑效率和排屑效果的同时,有助于实现载体本体的减薄以及结构简化。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载座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载座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排屑板位于第一覆盖位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排屑板位于第一排屑位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排屑板位于第二排屑位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板与第一排屑板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附图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包括用于承载待加工件的载座,载座包括:载座本体100,载座本体100内形成有安装腔101,载座本体100的顶部凹设有连通安装腔101的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110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120,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110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120,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110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120分别位于载座本体100的中部的两侧;排屑件,排屑件设置于安装腔101且与安装腔101的底壁之间形成有集屑空间102,排屑件包括间隔设置第一排屑板130和第二排屑板140,第一排屑板130具有第一覆盖位置和第一排屑位置,且第一排屑位置位于第一覆盖位置的下方,其中在第一覆盖位置时,第一排屑板130覆盖于安装腔101的顶壁以封堵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110的底部,在第一排屑位置时,第一排屑板130与安装腔101的顶壁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104;第二排屑板140覆盖于安装腔101的顶壁以封堵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120的底部,第二排屑板140可移动地设置以运动至间隔空间104,其中第二排屑板140在运动至间隔空间104时露出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110的底部以使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120中的碎屑落至集屑空间102,且第二排屑板140的底面与第一排屑板130的顶面滑动接触以将堆积至第一排屑板130上的碎屑刮除至集屑空间102以及第二排屑板140的顶面与安装腔101的顶壁滑动接触以将堆积至第二排屑板140上的碎屑刮除至集屑空间102。在本实施例中,载座包括载座本体100和排屑件,且通过载座本体100承载待加工件。载座本体100内形成有安装腔101,载座本体100的顶部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110和至少一个第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包括用于承载待加工件的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座包括:/n载座本体,所述载座本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载座本体的顶部凹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分别位于所述载座本体的中部的两侧;/n排屑件,所述排屑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且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之间形成有集屑空间,所述排屑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排屑板和第二排屑板,所述第一排屑板具有第一覆盖位置和第一排屑位置,且所述第一排屑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覆盖位置的下方,其中在所述第一覆盖位置时,所述第一排屑板覆盖于所述安装腔的顶壁以封堵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在所述第一排屑位置时,所述第一排屑板与所述安装腔的顶壁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二排屑板覆盖于所述安装腔的顶壁以封堵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的底部,所述第二排屑板可移动地设置以运动至所述间隔空间,其中所述第二排屑板在运动至所述间隔空间时露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的底部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中的碎屑落至所述集屑空间,且所述第二排屑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排屑板的顶面滑动接触以将堆积至所述第一排屑板上的碎屑刮除至所述集屑空间以及所述第二排屑板的顶面与所述安装腔的顶壁滑动接触以将堆积至所述第二排屑板上的碎屑刮除至所述集屑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包括用于承载待加工件的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座包括:
载座本体,所述载座本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载座本体的顶部凹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分别位于所述载座本体的中部的两侧;
排屑件,所述排屑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且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之间形成有集屑空间,所述排屑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排屑板和第二排屑板,所述第一排屑板具有第一覆盖位置和第一排屑位置,且所述第一排屑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覆盖位置的下方,其中在所述第一覆盖位置时,所述第一排屑板覆盖于所述安装腔的顶壁以封堵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在所述第一排屑位置时,所述第一排屑板与所述安装腔的顶壁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二排屑板覆盖于所述安装腔的顶壁以封堵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的底部,所述第二排屑板可移动地设置以运动至所述间隔空间,其中所述第二排屑板在运动至所述间隔空间时露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的底部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中的碎屑落至所述集屑空间,且所述第二排屑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排屑板的顶面滑动接触以将堆积至所述第一排屑板上的碎屑刮除至所述集屑空间以及所述第二排屑板的顶面与所述安装腔的顶壁滑动接触以将堆积至所述第二排屑板上的碎屑刮除至所述集屑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排屑位置时,所述第一排屑板与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排屑间隙,所述排屑间隙位于所述第一排屑板远离所述第二排屑板的一侧,其中所述排屑间隙的大小可调节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侧壁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槽,所述两个第一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一排屑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排屑板的两侧设有两个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排屑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排屑间隙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两个活动件均设有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鑫隆欣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