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吸收塔循环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20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吸收塔循环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若干排列设置在浆池的上方的冷源进液管,各所述冷源进液管的下方分别设有冷源回液管,所述冷源进液管共同连接有冷源进液总管,所述冷源回液管共同连接有冷源回液总管;所述冷源进液管上沿轴向排列设有若干位于侧方设置的冷源进液横管,所述冷源回液管上位于各所述冷源进液横管的斜下方分别固定设有冷源回液横管,所述冷源进液横管和对应的所述冷源回液横管上分别设有伸至所述浆池内的螺旋取热管,对应的两所述螺旋取热管的底端相互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耗较小,废热吸收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吸收塔循环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循环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等设备产生的烟气中,多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所以通常在烟气处理中设置脱硫装置来对二氧化硫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常用的脱硫装置为脱硫吸收塔。脱硫吸收塔通常包括设置在进烟口上方的喷淋装置、和进烟口下方的聚液池,喷淋装置喷洒石灰石浆液以使得烟气的中的二氧化硫与部分石灰石反应成为亚硫酸钙,达到脱去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效果。喷淋脱硫后的浆液自由落至聚液池处,聚液池处通过供氧将亚硫酸钙进一步氧化为性质比较稳定的硫酸钙,氧化后的浆液再由循环泵等重新供至喷淋装置处,使浆液中剩余的石灰石继续进行脱硫反应。因锅炉等设备产生的烟气多携带有较多的热量,在喷洒石灰石浆液脱硫的同时,浆液也被烟气加热,且浆液吸收的热量可足以达到使浆液沸腾的地步。目前聚液池的浆液多采用混合新的常温石灰石浆液来达到降低温度,以重新进行喷洒循环的目的,但却一直没有将浆液中的热量进行吸收的有效措施,致使浆液携带的这部分热能白白浪费。专利技术人根据上述情况将喷淋后的浆液引至塔外浆池内,对浆液进行废热回收利用,本专利技术创造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耗较小且废热吸收率高的脱硫吸收塔循环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脱硫吸收塔循环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若干排列设置在浆池的上方的冷源进液管,各所述冷源进液管的下方分别设有冷源回液管,所述冷源进液管共同连接有冷源进液总管,所述冷源回液管共同连接有冷源回液总管;所述冷源进液管上沿轴向排列设有若干位于侧方设置的冷源进液横管,所述冷源回液管上位于各所述冷源进液横管的斜下方分别固定设有冷源回液横管,所述冷源进液横管和对应的所述冷源回液横管上分别设有伸至所述浆池内的螺旋取热管,对应的两所述螺旋取热管的底端相互连接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源进液管的两侧分别排列设有若干所述冷源进液横管,所述冷源回液管的两侧对应设有所述冷源回液横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浆池的上部覆盖有遮池布。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脱硫吸收塔循环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若干排列设置在浆池的上方的冷源进液管,各所述冷源进液管的下方分别设有冷源回液管,所述冷源进液管共同连接有冷源进液总管,所述冷源回液管共同连接有冷源回液总管;所述冷源进液管上沿轴向排列设有若干位于侧方设置的冷源进液横管,所述冷源回液管上位于各所述冷源进液横管的斜下方分别固定设有冷源回液横管,所述冷源进液横管和对应的所述冷源回液横管上分别设有伸至所述浆池内的螺旋取热管,对应的两所述螺旋取热管的底端相互连接设置。本技术螺旋取热管可增大与浆液的接触面积,可充分进行吸热。而螺旋取热管分别通过横管与进回液管相连,可在浆池内浆液流动时,产生一定的晃动,该晃动可促进螺旋取热管与浆液混合接触,进而充分吸热,废热吸收率高。本技术结构合理,能耗较小,推广价值较高。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2-浆池;3-冷源进液总管;31-冷源进液管;32-冷源进液横管;4-冷源回液总管;41-冷源回液管;42-冷源回液横管;5-螺旋取热管;7-遮池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脱硫吸收塔循环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若干排列设置在浆池2的上方的冷源进液管31,各所述冷源进液管31的下方分别设有冷源回液管41,所述冷源进液管31共同连接有冷源进液总管3,所述冷源回液管41共同连接有冷源回液总管4。所述冷源进液管31上沿轴向排列设有若干位于侧方设置的冷源进液横管32,所述冷源回液管41上位于各所述冷源进液横管32的斜下方分别固定设有冷源回液横管42,所述冷源进液横管32和对应的所述冷源回液横管42上分别设有伸至所述浆池2内的螺旋取热管5,对应的两所述螺旋取热管5的底端相互连接设置。这样所述冷源进液管31供入的冷源,如除盐水等,可通过所述冷源进液横管32依次进入两所述螺旋取热管5,最后从所述冷源回液横管42到达所述冷源回液管41后送回。所述冷源进液管31高于所述冷源回液管41的设置,可使得进回液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对于本实施例螺旋取热管5这种明显存在供液阻力的结构来说,该压力差可利于减小冷源进液时的动力供给,使本实施例能耗较小。对于吸热来讲,本实施例所述螺旋取热管5的形状设置,可增大与所述浆池2内浆液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吸收浆液废热。而所述螺旋取热管5通过所述冷源进液横管32和所述冷源回液横管42连接,相当于通过两根横管吊挂在所述浆池2内。加之在浆池2内排入浆液和吸出浆液的过程中,浆液是存在流动的,那么所述螺旋取热管5在所述浆池2内就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晃动,该晃动会增加所述螺旋取热管5与浆液的混合接触,进一步提高废热吸收率。本实施例所述冷源进液管31的两侧分别排列设有若干所述冷源进液横管32,所述冷源回液管41的两侧对应设有所述冷源回液横管42。这样每组所述冷源进液管31和所述冷源回液管41的两侧均排布有所述螺旋取热管5,这可在增加吸热接触面积的同时,简化管路布置。本实施例所述浆池2的上部覆盖有遮池布7,所述遮池布7可采用编织布等。所述遮池布7对所述浆池2内的浆液形成遮盖,一是可以避免浆液散发水汽或者粉尘等造成环境污染,二是可以对浆液起到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使得浆液的废热能被所述螺旋取热管5充分吸收,三是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落至所述浆池2内对浆液造成污染。本实施例示意所述遮池布7是直接覆盖在若干所述冷源进液管31上方的。本实施例依靠在浆池2内设置螺旋取热管5,可对浆液的废热进行吸收利用。本实施例更通过横管吊挂、遮池布遮挡等方式,使得浆液中的废热能被螺旋取热管5充分吸收,废热吸收率高。本实施例结构合理,能耗较小,推广价值较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脱硫吸收塔循环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排列设置在浆池的上方的冷源进液管,各所述冷源进液管的下方分别设有冷源回液管,所述冷源进液管共同连接有冷源进液总管,所述冷源回液管共同连接有冷源回液总管;所述冷源进液管上沿轴向排列设有若干位于侧方设置的冷源进液横管,所述冷源回液管上位于各所述冷源进液横管的斜下方分别固定设有冷源回液横管,所述冷源进液横管和对应的所述冷源回液横管上分别设有伸至所述浆池内的螺旋取热管,对应的两所述螺旋取热管的底端相互连接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脱硫吸收塔循环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排列设置在浆池的上方的冷源进液管,各所述冷源进液管的下方分别设有冷源回液管,所述冷源进液管共同连接有冷源进液总管,所述冷源回液管共同连接有冷源回液总管;所述冷源进液管上沿轴向排列设有若干位于侧方设置的冷源进液横管,所述冷源回液管上位于各所述冷源进液横管的斜下方分别固定设有冷源回液横管,所述冷源进液横管和对应的所述冷源回液横管上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军张普勇张庆虎刘冲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北海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