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10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第一输水泵,所述第一输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远离第一输水泵的一端连接有混水箱,所述混水箱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输水管,所述混水箱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混水箱的内底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箱、第一输水泵、第一输水管、混水箱、第三输水管、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泵、供热箱、第一供热板、第二供热板、加热管和第四输水管等结构的共同作用,更易实时控制使混水箱内的热水和冷水混合均匀,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供热水不足,或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
本技术涉及供热机组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
技术介绍
换热站控制系统适用于集中供暖管网热力站,通过实时监测热力站一次侧热网参数、二次侧热网参数、室外环境参数,合理控制一次侧管网阀门开度、二次侧的循环泵等设备,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供热参数,并有效的利用建筑物储能,使热力站运行在最佳状态,降低热力站运行成本,提高集中供热的运行效率,混水供热机组是提供恒温热水(调解水和液体温度),降低水温的装置。混水供热机组常见于地板采暖中,地暖混水供热机组主要作用是把一部分采暖回水混和到采暖供水管路内,保证采暖供水温度保持恒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作为城市经济写真的高楼大厦在各城市拔地而起,从而对高层混水供热机组的需求也变高,但是现有的混水供热机组均通过人工控制,容易出现供热水不足,或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通过水箱、第一输水泵、第一输水管、混水箱、第三输水管、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泵、供热箱、第一供热板、第二供热板、加热管和第四输水管等结构的共同作用,更易实时控制使混水箱内的热水和冷水混合均匀,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供热水不足,或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第一输水泵,所述第一输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远离第一输水泵的一端连接有混水箱,所述混水箱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输水管,所述混水箱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混水箱的内底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部一侧连接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水泵,所述第二输水泵和第一输水泵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供热箱,所述供热箱的内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供热板,所述供热箱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第二供热板,所述第一供热板和两个第二供热板的内壁上均等间距设有多个加热管,所述供热箱与混水箱之间连接有第四输水管。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水管、第四输水管、第二输水管和第三输水管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防水层、保温层、耐腐蚀层和耐磨层。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由聚氨酯材质制成,所述保温层由聚氨酯泡沫材质制成,所述耐腐蚀层由环氧树脂材质制成,所述耐磨层由聚丙烯薄膜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混水箱的相连接处连接有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第二输水管与水箱的相连接处连接有第二密封垫圈,所述第四输水管的两端与供热箱和混水箱的相连接处分别连接有第三密封垫圈和第四密封垫圈,所述第三输水管与混水箱的相连接处连接有第五密封垫圈。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水管靠近混水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输水管靠近水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四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电磁阀。优选的,所述混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外壁上等间距焊接有多个搅拌杆,每个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外壁上均焊接有搅拌叶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水箱、第一输水泵、第一输水管、混水箱、第三输水管、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泵、供热箱、第一供热板、第二供热板、加热管和第四输水管等结构的共同作用,更易实时控制使混水箱内的热水和冷水混合均匀,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供热水不足,或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2、通过由聚氨酯材质制成的防水层、由聚氨酯泡沫材质制成的保温层、由环氧树脂材质制成的耐腐蚀层和由聚丙烯薄膜材质制成的耐磨层,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和第三输水管的防水性能、保温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工作,使得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带动多个搅拌杆和搅拌叶片转动对混合水进行搅拌,使其可以充分的混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供热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混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输水管结构组成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水箱;2、供热箱;3、混水箱;4、第一输水泵;5、第一输水管;6、第一电磁阀;7、第一密封垫圈;8、第二输水管;9、第二电磁阀;10、第二密封垫圈;11、第二输水泵;12、第四输水管;13、第三电磁阀;14、第三密封垫圈;15、第四密封垫圈;16、第三输水管;17、第五密封垫圈;18、第一供热板;19、第二供热板;20、加热管;21、驱动电机;22、搅拌轴;23、搅拌杆;24、搅拌叶片;25、防水层;26、保温层;27、耐腐蚀层;28、耐磨层;29、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的顶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第一输水泵4,所述第一输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水管5,所述第一输水管5远离第一输水泵4的一端连接有混水箱3,所述混水箱3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输水管16,所述混水箱3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混水箱3的内底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9,所述温度传感器29的型号为QAE2174.010,所述温度传感器29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水箱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第二输水管8,所述第二输水管8远离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水泵11,所述第二输水泵11和第一输水泵4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水泵11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供热箱2,所述供热箱2的内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供热板18,所述供热箱2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第二供热板19,所述第一供热板18和两个第二供热板19的内壁上均等间距设有多个加热管20,所述供热箱2与混水箱3之间连接有第四输水管1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水管5、第四输水管12、第二输水管8和第三输水管16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防水层25、保温层26、耐腐蚀层27和耐磨层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水层25由聚氨酯材质制成,所述保温层26由聚氨酯泡沫材质制成,所述耐腐蚀层27由环氧树脂材质制成,所述耐磨层28由聚丙烯薄膜材质制成,通过由聚氨酯材质制成的防水层25、由聚氨酯泡沫材质制成的保温层26、由环氧树脂材质制成的耐腐蚀层27和由聚丙烯薄膜材质制成的耐磨层28,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第一输水管5、第二输水管8和第三输水管16的防水性能、保温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第一输水泵(4),所述第一输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水管(5),所述第一输水管(5)远离第一输水泵(4)的一端连接有混水箱(3),所述混水箱(3)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输水管(16),所述混水箱(3)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混水箱(3)的内底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9),所述温度传感器(29)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水箱(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第二输水管(8),所述第二输水管(8)远离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水泵(11),所述第二输水泵(11)和第一输水泵(4)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水泵(11)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供热箱(2),所述供热箱(2)的内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供热板(18),所述供热箱(2)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第二供热板(19),所述第一供热板(18)和两个第二供热板(19)的内壁上均等间距设有多个加热管(20),所述供热箱(2)与混水箱(3)之间连接有第四输水管(12)。/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第一输水泵(4),所述第一输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水管(5),所述第一输水管(5)远离第一输水泵(4)的一端连接有混水箱(3),所述混水箱(3)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输水管(16),所述混水箱(3)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混水箱(3)的内底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9),所述温度传感器(29)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水箱(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第二输水管(8),所述第二输水管(8)远离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水泵(11),所述第二输水泵(11)和第一输水泵(4)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水泵(11)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供热箱(2),所述供热箱(2)的内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供热板(18),所述供热箱(2)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第二供热板(19),所述第一供热板(18)和两个第二供热板(19)的内壁上均等间距设有多个加热管(20),所述供热箱(2)与混水箱(3)之间连接有第四输水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水管(5)、第四输水管(12)、第二输水管(8)和第三输水管(16)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防水层(25)、保温层(26)、耐腐蚀层(27)和耐磨层(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军陈涛纪海兵张普勇王云燕王兰芝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北海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