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31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4
在现代化全自动焊管生产线领域中,细长棒料的成品有时需要成排堆叠成捆状,现有的码垛系统通常为多个单侧叉板从成排细长棒料一侧直接叉起然后运送到堆叠设备中,并且在码放完毕成排细长棒料后需要从其侧方退出,但是在空间狭小的区域中通常在叉起和码放成排细长棒料时没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多个单侧叉板进入和退出,所以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套不占用细长棒料区域空间的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通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叉手和第二叉手在成排细长棒料的两端同步叉起整排细长棒料并运送到堆叠设备中,解决了空间狭小区域无法进入多个单侧叉板的码垛系统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细长棒料逐层码垛
,具体为一种成排细长棒料在空间狭小区域搬运领域的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全自动焊管生产线领域中,细长棒料的成品有时需要成排堆叠成捆状,这就需要一套码垛系统将成排的细长棒料逐层堆叠。现有的码垛系统通常为多个单侧叉板从成排细长棒料一侧直接叉起然后运送到堆叠设备中,但是这样的设备需要多个单侧叉板从成排细长棒料的侧方进入细长棒料的所在区域,并且在码放完毕成排细长棒料后需要从其侧方退出,这就需要在叉起和码放成排细长棒料的区域中有足够的空间让多个单侧叉板进入和退出。但是在空间狭小的区域中通常在叉起和码放成排细长棒料的区域中没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多个单侧叉板进入和退出,这就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设计一套可以适用于空间狭小区域的码垛系统,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设计一套不占用细长棒料区域空间的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成为了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套不占用细长棒料区域空间的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用于将处于空间狭小区域的成排细长棒料运输到堆叠设备中,通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叉手和第二叉手在成排细长棒料的两端同步叉起整排细长棒料并运送到堆叠设备中,解决了空间狭小区域无法进入多个单侧叉板的码垛系统的难题。一方面,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用于对处于空间狭小的成排细长棒料w进行逐层码垛,包括起同步支撑作用的第一跨越机架1a和第二跨越机架1b,用于同步转运的第一运载机架2a和第二运载机架2b,用于同步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架3a和第二升降机架3b,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升降机架3a和第二升降机架3b之间还设有横梁h,在横梁h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搬运成排细长棒料w第一叉手4a和第二叉手4b,所述第一叉手4a和第二叉手4b可以相互靠近和远离来适用于多种长度的细长棒料w的转运。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叉手4a上还设有第一叉板4a1和第一压板4a2,所述第一压板4a2设于第一叉板4a1的上方且可以相对于第一叉板4a1做上下运动,通过第一叉板4a1和第一压板4a2的相互夹紧可以固定细长棒料w的第一端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叉手4b上还设有第二叉板4b1和第二压板4b2,所述第二压板4b2设于第二叉板4b1的上方且可以相对于第二叉板4b1做上下运动,通过第二叉板4b1和第二压板4b2的相互夹紧可以固定细长棒料w的第二端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叉板4a1,第一压板4a2,第二叉板4b1,第二压板4b2沿平行于成排细长棒料w转运方向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成排细长棒料w的排列宽度,且第一压板4a2平行于第一叉板4a1,第二压板4b2平行于第二叉板4b1,保证第一叉手4a和第二叉手4b可同步压紧成排细长棒料w的两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压板4a2和第二压板4b2的下端均设有凹槽,在凹槽内均设有一柔性材料,所述柔性材料的高度延伸到凹槽之外,所述柔性材料可以是橡胶或者尼龙,所述柔性材料可以保证第一压板4a2和第二压板4b2均匀的压紧成排的细长棒料w。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叉手4a上还设有第一微调装置4a3,所述第一微调装置4a3可以调整第一叉手4a的第一叉板4a1和第一压板4a2夹紧成排细长棒料w第一端的夹紧位置,以保证第一叉手4a可以充分固定成排细长棒料w的第一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叉手4b上还设有第二微调装置4b3,所述第二微调装置4b3可以调整第二叉手4b的第二叉板4b1和第二压板4b2夹紧成排细长棒料w第二端的夹紧位置,以保证第二叉手4b可以充分固定成排细长棒料w的第二端。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序号说明:第一跨越机架1a、第二跨越机架1b、第一运载机架2a、第二运载机架2b、第一升降机架3a、第二升降机架3b、横梁h、第一叉手4a、第一叉板4a1、第一压板4a2、第一微调装置4a3、第二叉手4b、第二叉板4b1、第二压板4b2、第二微调装置4b3、滑动架4b4、细长棒料w、料框k、排料装置p。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运载机架移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升降机架向下运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升降机架向下运动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叉手释放细长棒料w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更换细长棒料w截面规格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更换细长棒料w长度规格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垂直”、“平行”不只是数学意义上的绝对意义,可以理解为“大致垂直”、“大致平行”。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套不占用细长棒料区域空间的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用于将处于空间狭小区域的成排细长棒料运输到堆叠设备中,通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叉手和第二叉手在成排细长棒料的两端同步叉起整排细长棒料并运送到堆叠设备中,解决了空间狭小区域无法进入多个单侧叉板的码垛系统的难题,用于对处于空间狭小的成排细长棒料w进行逐层码垛,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起同步支撑作用的第一跨越机架1a和第二跨越机架1b,用于同步转运的第一运载机架2a和第二运载机架2b,用于同步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架3a和第二升降机架3b。所述第一跨越机架1a和第二跨越机架1b设置在两侧边为梁架结构,两侧设有支腿支撑在地面上,在两侧的支腿上方设有可以承重的承重横梁,在其承重横梁上侧均为平面且设有直线滑轨,所述第一跨越机架1a和第二跨越机架1b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运载机架2a和第二运载机架2b均为钢结构框架结构,为了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钢结构框架结构通常为箱型结构。所述第一运载机架2a设置在第一跨越机架1a之上,所述第一运载机架2a通过直线滑轨的滑动可以相对于第一跨越机架1a做沿着第一跨越机架1a上侧承重横梁的长度方向自由滑动。所述第二运载机架2b设置在第二跨越机架1b之上,所述第二运载机架2b通过直线滑轨的滑动可以相对于第二跨越机架1b做沿着第二跨越机架1b上侧承重横梁的长度方向自由滑动。第一运载机架2a和第二运载机架2b可以通过长齿轮轴的相互串联实现同步运动。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运载机架2a的右侧,即靠近第一跨越机架1a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用于对处于空间狭小的成排细长棒料(w)进行逐层码垛,包括起同步支撑作用的第一跨越机架(1a)和第二跨越机架(1b),用于同步转运的第一运载机架(2a)和第二运载机架(2b),用于同步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架(3a)和第二升降机架(3b),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升降机架(3a)和第二升降机架(3b)之间还设有横梁(h),在横梁(h)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搬运成排细长棒料(w)第一叉手(4a)和第二叉手(4b),所述第一叉手(4a)和第二叉手(4b)可以相互靠近和远离来适用于多种长度的细长棒料(w)的转运。/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用于对处于空间狭小的成排细长棒料(w)进行逐层码垛,包括起同步支撑作用的第一跨越机架(1a)和第二跨越机架(1b),用于同步转运的第一运载机架(2a)和第二运载机架(2b),用于同步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架(3a)和第二升降机架(3b),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升降机架(3a)和第二升降机架(3b)之间还设有横梁(h),在横梁(h)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搬运成排细长棒料(w)第一叉手(4a)和第二叉手(4b),所述第一叉手(4a)和第二叉手(4b)可以相互靠近和远离来适用于多种长度的细长棒料(w)的转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手(4a)上还设有第一叉板(4a1)和第一压板(4a2),所述第一压板(4a2)设于第一叉板(4a1)的上方且可以相对于第一叉板(4a1)做上下运动,通过第一叉板(4a1)和第一压板(4a2)的相互夹紧可以固定细长棒料(w)的第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叉手(4b)上还设有第二叉板(4b1)和第二压板(4b2),所述第二压板(4b2)设于第二叉板(4b1)的上方且可以相对于第二叉板(4b1)做上下运动,通过第二叉板(4b1)和第二压板(4b2)的相互夹紧可以固定细长棒料(w)的第二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物料对叉码垛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板(4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富地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