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13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0
一种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包括车架和车轮座,还包括:横轴、支撑臂、固定座、摆臂和减震臂;横轴与车架相固定,左、右支撑臂分别与横轴和左、右后轮座活动连接,固定座与车架固定连接,摆臂的中部通过摆动轴与固定座活动连接;左、右减震臂分别与左、右支撑臂的中部活动连接。通过横轴、支撑臂、固定座、摆臂和减震臂同时支撑左、右两个后轮,在行驶过程中左右车轮能够根据行驶需要和路面状况进行适应性上下活动,同时摆臂随行驶状况发生摆动,以进一步协调后车轮的运动,提高乘坐者的舒适度。还可以根据使用状况,通过摆动锁止装置限定摆臂的运动,进而提高三轮车行驶中的随动性能。另外,停车时可以锁定摆臂来对车辆提供有效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的
,具体说是一种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通常采用两轮或三轮结构,位于前方的车轮则为摩托车的转向机构,驾驶者通过操作转动车把来改变摩托车的行进方向,三轮结构的摩托车较双轮结构更容易被驾驶者掌握。而传统的三轮摩托车普遍采用单轮在前、双轮在后的结构,后侧两车轮位置固定,在座垫下方部分设置减震器,通过减震器对三轮车行驶中的颠簸和震动进行缓冲,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但这种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防侧倾能力和转弯能力都较差,车速稍高就会出现车辆侧倾,极易发生翻车事故,而同时针对颠簸路面的通过性也较差。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后轮能够根据行驶路面进行摆动的三轮车,但现有三轮车的支撑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且锁定操作较为麻烦,停车时也容易发生翻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包括车架和车轮座,车架构成后轮支撑的基础结构,后轮座与车轮相连接并对应左、右车轮分为左后轮座和右后轮座,还包括:横轴、支撑臂、固定座、摆臂和减震臂;横轴与车架相固定,且横轴的设置方向与车架的中线方向相垂直;支撑臂包括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左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左转轴与横轴活动连接,左支撑臂的尾端与左后轮座活动连接,右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右转轴与横轴活动连接,右支撑臂的尾端与右后轮座活动连接;固定座与车架固定连接,摆臂的中部通过摆动轴与固定座活动连接;减震臂包括左减震臂和右减震臂,左减震臂的头端与摆臂的左端活动连接,左减震臂的尾端与左支撑臂的中部活动连接,右减震臂的头端与摆臂的右端活动连接,右减震臂的尾端与右支撑臂的中部活动连接。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所述的固定座上设置摆动锁止装置,摆动锁止装置限制摆臂的摆动。所述的摆动锁止装置包括锁止销、锁止座、复位弹簧、连接线和操作柄,锁止座与摆臂分别位于固定座的两侧,锁止座与固定座相固定,锁止销相对锁止座滑动,锁止销的尾端与连接线相连接,锁止销的头端贯穿固定座,复位弹簧设置在锁止座和锁止销之间,且复位弹簧带动锁止销产生伸向摆臂侧的运动趋势,操作柄驱动连接线以带动锁止销运动,摆臂中部设置销孔,操作柄释放锁止销时,锁止销插入销孔中以限制摆臂运动。所述的左转轴、右转轴和横轴共轴设置。所述的锁止销与摆臂运动时所在平面垂直。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中,通过横轴、支撑臂、固定座、摆臂和减震臂同时支撑左、右两个后轮,在行驶过程中左右车轮能够根据行驶需要和路面状况进行适应性上下活动,同时摆臂随行驶状况发生摆动,以进一步协调后车轮的运动,提高乘坐者的舒适度。还可以根据使用状况,通过摆动锁止装置限定摆臂的运动,进而提高三轮车行驶中的随动性能。另外,停车时可以锁定摆臂来对车辆提供有效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的侧向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的仰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的车尾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各部件方向均以摩托车在向前正常行驶时的方向为前向,与该方向背离的方向为后向;本技术中的左向和右向均与位于摩托车驾驶位置的驾驶者视角相对应。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包括车架1和车轮座,车架构成后轮支撑的基础结构,后轮座与车轮相连接并对应左、右车轮分为左后轮座2a和右后轮座2b,还包括:横轴、支撑臂、固定座、摆臂和减震臂;横轴3与车架相固定,且横轴的设置方向与车架的中线方向相垂直;支撑臂包括左支撑臂4a和右支撑臂4b,左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左转轴5a与横轴活动连接,左支撑臂的尾端与左后轮座活动连接,右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右转轴5b与横轴活动连接,右支撑臂的尾端与右后轮座活动连接;固定座6与车架固定连接,摆臂7的中部通过摆动轴8与固定座活动连接;减震臂包括左减震臂9a和右减震臂9b,左减震臂的头端与摆臂的左端活动连接,左减震臂的尾端与左支撑臂的中部活动连接,右减震臂的头端与摆臂的右端活动连接,右减震臂的尾端与右支撑臂的中部活动连接。车辆行驶过程中,摆臂能够随车轮的起伏而上下摆动,从而提高行驶中的舒适度。固定座上设置摆动锁止装置,摆动锁止装置限制摆臂的摆动。摆动锁止装置包括锁止销10、锁止座11、复位弹簧12、连接线13和操作柄14,锁止座与摆臂分别位于固定座的两侧,锁止座与固定座相固定,锁止销相对锁止座滑动,锁止销的尾端与连接线相连接,锁止销的头端贯穿固定座,复位弹簧设置在锁止座和锁止销之间,且复位弹簧带动锁止销产生伸向摆臂侧的运动趋势,操作柄驱动连接线以带动锁止销运动,摆臂中部设置销孔15,操作柄释放锁止销时,锁止销插入销孔中以限制摆臂运动。操作柄与连接线的结构与现有自行车线闸的连接结构相同,当操作柄带动锁止销由销孔中分离时,操作柄可以进行位置锁定,以保持摆臂的摆动状态。左转轴、右转轴和横轴共轴设置,从而保证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平稳的状态。锁止销与摆臂运动时所在平面垂直,以利于锁止销对摆臂继续有效锁定,也便于操作柄对锁止销释放后,锁止销在复位弹簧带动下插入到销孔中。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包括车架和车轮座,车架构成后轮支撑的基础结构,后轮座与车轮相连接并对应左、右车轮分为左后轮座和右后轮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轴、支撑臂、固定座、摆臂和减震臂;横轴与车架相固定,且横轴的设置方向与车架的中线方向相垂直;支撑臂包括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左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左转轴与横轴活动连接,左支撑臂的尾端与左后轮座活动连接,右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右转轴与横轴活动连接,右支撑臂的尾端与右后轮座活动连接;固定座与车架固定连接,摆臂的中部通过摆动轴与固定座活动连接;减震臂包括左减震臂和右减震臂,左减震臂的头端与摆臂的左端活动连接,左减震臂的尾端与左支撑臂的中部活动连接,右减震臂的头端与摆臂的右端活动连接,右减震臂的尾端与右支撑臂的中部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包括车架和车轮座,车架构成后轮支撑的基础结构,后轮座与车轮相连接并对应左、右车轮分为左后轮座和右后轮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轴、支撑臂、固定座、摆臂和减震臂;横轴与车架相固定,且横轴的设置方向与车架的中线方向相垂直;支撑臂包括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左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左转轴与横轴活动连接,左支撑臂的尾端与左后轮座活动连接,右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右转轴与横轴活动连接,右支撑臂的尾端与右后轮座活动连接;固定座与车架固定连接,摆臂的中部通过摆动轴与固定座活动连接;减震臂包括左减震臂和右减震臂,左减震臂的头端与摆臂的左端活动连接,左减震臂的尾端与左支撑臂的中部活动连接,右减震臂的头端与摆臂的右端活动连接,右减震臂的尾端与右支撑臂的中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鹏刘建军崔宇航刘元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