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08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外套管的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的旋向相反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内套管的左端设有第一承载部件,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设有扭力杆,所述扭力杆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扭力杆的右端设有第二承载部件;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套筒式结构,在不增加长度的情况下,使伸缩行程增加一倍,解决了原有紧固器行程短、操作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
本技术涉及索具
,具体是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
技术介绍
紧固器在货物的运输、移动、装运或者锚固时经常使用,具有锁紧后不会脱落,安全可靠、轻便、操作简便的特点。目前所使用的紧固器在使用时,由于受结构的限制,行程较短,如果进行作业的距离较大,则需要进行多次操作;如果采用现有的大行程的紧固器,但是其外形尺寸太大,携带和操作都十分不便。而且,目前的紧固器往往只能施加拉力,功能比较单一,因此需要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外套管的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的旋向相反的第二螺纹通孔,并且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与外套管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内套管的左端设有第一承载部件,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设有扭力杆,所述扭力杆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扭力杆的右端设有第二承载部件;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手柄。通过设置该结构,使扭力杆能够深入到内套管中,在外套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伸缩行程增加一倍,在使用时非常方便,在进行较大行程作业时,可一次到位,十分方便。本技术中,所述外套管的内径略大于第一螺纹通孔的直径,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导向环,并通过挡圈固定在所述内套管的右端;所述内套管的内径略大于第二螺纹通孔的直径,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设有第二导向环,并通过挡圈固定在所述扭力杆的左端。通过设置该结构,第一导向环使内套管的右端支撑在外套管的内壁上,第二导向环使扭力杆的左端支撑在所述内套管的内壁上,为内套管和扭力杆在伸缩时增加一个受力点,而不仅仅只是依靠螺纹配合处的导向和支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管的孔口处和所述第二导向环的左端部均设有引导部。在进行较大行程作业时,扭力杆的左端已全部从内套管中脱出,为了在拉紧作业时使扭力杆顺利进入内套管,特设置该结构。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外套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外套管之间为螺纹连接,并通过定位销固定。通过设置该结构,无需在外套管与第一连接部之间采取焊接或其它连接措施,精简了工艺,第二连接部采用丝堵的方式与外套管连接,对后续的装配工作十分有利。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右端的直径大于其左端的外径。通过墩粗或其它方式来增加外套管右端的壁厚,以弥补因加工螺纹对外套管强度的影响。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右端与所述内套管之间为螺纹连接,并通过定位销固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与所述扭力杆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该结构的设计,使内套管和第一承载部件的加工和选材都十分方便,扭力杆与第二承载部采用一体式结构也有效保证了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载部件、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外伸端均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设有活动连接的挂钩或支撑部件。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可安装用于拉紧作业的挂钩,挂钩可用于与链条、尼龙带、钢丝绳等连接;所述支撑部件主要用于支撑或顶推作业,具体为固定叉、支撑板等部件。本技术中,所述外套管的右端设有润滑孔,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左侧,所述润滑孔上设有油咀。通过设置该结构,可以向紧固器的内部加注润滑脂,保证螺纹配合的顺畅,而且不会将润滑脂泄漏到外部。本技术中,所述手柄为棘轮式结构。棘轮结构使手柄不需要整圈转动就能锁紧或拆卸,省时省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套筒式结构,在不增加长度的情况下,使伸缩行程增加一倍,解决了原有紧固器行程短、操作麻烦的问题;2、本技术采用快换式结构,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安装拉紧部件或支撑部件,解决了原有紧固器功能单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内套管与扭力杆脱开位置结构示意图。1、外套管,101、润滑孔,2、第一连接部,201、第一螺纹通孔;3、第二连接部,301、第二螺纹通孔,4、内套管,5、第一承载部件,6、扭力杆,7、第二承载部件,8、手柄,9、第一导向环,10、挡圈,11、第二导向环,12、引导部,13、定位销,14、连接环,15、油咀。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包括外套管1,所述外套管1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2,所述第一连接部2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201,所述外套管1的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3,所述第二连接部3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201的旋向相反的第二螺纹通孔301,并且第一螺纹通孔201、第二螺纹通孔301与外套管1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外套管1的内部设有内套管4,所述内套管4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201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内套管4的左端设有第一承载部件5,所述内套管4的内部设有扭力杆6,所述扭力杆6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301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扭力杆6的右端设有第二承载部件7;所述外套管1的外壁上设有手柄8。通过设置该结构,使扭力杆6能够深入到内套管4中,在外套管1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伸缩行程增加一倍,在使用时非常方便,在进行较大行程作业时,可一次到位,十分方便。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1的内径略大于第一螺纹通孔201的直径,所述外套管1的内部设有第一导向环9,并采用GB/T894.1轴用无耳挡圈10,固定在所述内套管4的右端;所述内套管4的内径略大于第二螺纹通孔301的直径,所述内套管4的内部设有第二导向环11,并通过挡圈10固定在所述扭力杆6的左端。通过设置该结构,第一导向环9使内套管4的右端支撑在外套管1的内壁上,第二导向环11使扭力杆6的左端支撑在所述内套管4的内壁上,为内套管4和扭力杆6在伸缩时增加一个受力点,而不仅仅只是依靠螺纹配合处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内套管4和扭力杆6在伸出最大长度时,由于第一导向环9和第二导向环11的阻挡,不会脱出,从而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内套管4的孔口处和所述第二导向环11的左端部均设有引导部12。在进行较大行程作业时,扭力杆6的左端已全部从内套管4中脱出,为了在拉紧作业时使扭力杆6顺利进入内套管4,特设置该结构。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与外套管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3与外套管1之间为螺纹连接,并通过定位销13固定。采用优质合金钢无缝钢管制作外套管1,并在其左端加工出螺纹,右端墩粗,再加工出螺纹以配合安装第二连接部3,对后续的装配工作十分有利。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件5的右端与所述内套管4之间为螺纹连接,并通过定位销13固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7与所述扭力杆6为一体式结构。定位销13为GB/T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外套管的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的旋向相反的第二螺纹通孔,并且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与外套管均位于同一轴线上;/n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内套管的左端设有第一承载部件,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设有扭力杆,所述扭力杆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扭力杆的右端设有第二承载部件;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手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外套管的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的旋向相反的第二螺纹通孔,并且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与外套管均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内套管的左端设有第一承载部件,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设有扭力杆,所述扭力杆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扭力杆的右端设有第二承载部件;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手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大于第一螺纹通孔的直径,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导向环,并通过挡圈固定在所述内套管的右端;所述内套管的内径大于第二螺纹通孔的直径,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设有第二导向环,并通过挡圈固定在所述扭力杆的左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行程多功能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孔口处和所述第二导向环的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占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源索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