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106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包括:当运梁车运送纵梁片至梁场的基坑的边缘后,门式起重机移动至基坑的边缘处,并将纵梁片吊起;门式起重机运输纵梁片至基坑内的架设位置,将纵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架设位置处的台座上;当运梁车运送横梁片至基坑的边缘后,门式起重机移动至基坑的边缘处,并将横梁片吊起;门式起重机运输横梁片至基坑内的架设位置,将横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架设位置处的台座上或纵梁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简化了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流程,提升了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梁片架设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主要采用的是现浇的方式。但目前对于混凝土预制梁式装配式建筑没有一套成熟的架设施工方法,导致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架设流程繁琐且低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包括:当运梁车运送纵梁片至梁场的基坑的边缘后,门式起重机移动至所述基坑的边缘处,并将所述纵梁片吊起;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至所述基坑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台座上;当所述运梁车运送横梁片至所述基坑的边缘后,所述门式起重机移动至所述基坑的边缘处,并将所述横梁片吊起;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至所述基坑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所述台座上或所述纵梁片上。可选地,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至所述基坑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台座上,包括: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至所述基坑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并沿所述梁场纵向设置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台座上;所述门式起重机在位于其所跨列及两端处的所述台座上架设所述纵梁片到位。可选地,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至所述基坑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所述台座上或所述纵梁片上,包括: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至所述基坑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并沿所述梁场横向设置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台座上,或将所述横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相邻列的两个所述纵梁片上;所述门式起重机在位于其所跨列及两端处的所述台座上架设所述横梁片到位。可选地,当所述梁场内设有障碍物时,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至所述基坑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台座上,包括: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至所述基坑内与所述障碍物相邻的两列台座处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并沿所述梁场纵向设置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台座上;所述门式起重机在位于与所述障碍物相邻的两列台座上架设所述纵梁片到位;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至所述基坑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所述台座上或所述纵梁片上,包括: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越过所述障碍物,移动至所述基坑内与所述障碍物相邻的两列台座处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所述台座上或纵梁片上;所述门式起重机在与所述障碍物相邻的两列所述台座上架设所述横梁片到位。可选地,所述门式起重机包括门框机构和设置在所述门框机构上的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包括天车大车架和小车结构,所述天车大车架设置在所述门框机构的主梁上并适于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小车结构设置在所述天车大车架上并适于沿所述天车大车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天车大车架的两端朝向远离所述主梁的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门式起重机移动至所述基坑的边缘处,并将所述纵梁片吊起,包括:所述门式起重机移动至所述基坑的边缘处,所述天车大车架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与所述纵梁片对应的位置;所述小车结构沿所述天车大车架移动至所述纵梁片上方,吊起所述纵梁片并移动至所述天车大车架的中部位置。可选地,所述小车结构包括小车本体、吊具和连接所述小车本体与所述吊具的提升索,所述小车本体设置在所述天车大车架上并适于沿所述天车大车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吊具适于绕所述提升索转动以及通过所述提升索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可选地,在所述小车结构沿所述天车大车架移动至所述纵梁片上方,吊起所述纵梁片并移动至所述天车大车架的中部位置之后,所述门式起重机移动至所述基坑的边缘处,并将所述纵梁片吊起,还包括:所述小车结构通过所述吊具转动所述纵梁片至所述纵梁片的轴线平行于梁场的纵向。可选地,所述门式起重机还包括大车机构和支腿机构,所述大车机构包括车架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下端的走行轮组,所述支腿机构用于连接所述车架上端与所述主梁;所述车架和所述走行轮组适于绕所述支腿机构转动。可选地,所述支腿机构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支腿机构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主梁具有位于两组所述支腿机构之间的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悬臂;且所述悬臂朝向远离所述支腿机构的方向延伸;所述天车大车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或所述悬臂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先架设纵梁片,再架设横梁片,且将横梁片架设在台座或纵梁片上,一方面便于门式起重机在梁场内的纵移,且保证了梁片架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使得在纵梁片架设完成后,横梁片能够架设在两个位于不同列但相邻的纵梁片上,以避免纵梁片与横梁片并列设置时占用基坑过多空间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梁场在基坑内的梁片容量,即提升基坑的存梁数量;如此,通过实施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简化了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流程,提升了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还一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天车大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天车大车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天车大车架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梁场的结构示意图;图13(a)和图1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中步骤S110对应的状态示意图;图14(a)和图14(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中步骤S120对应的状态示意图;图15(a)和图15(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中步骤S200对应的状态示意图;图16(a)和图1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中步骤S300对应的状态示意图;图17(a)和图1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中步骤S300对应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18(a)和图18(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中步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当运梁车运送纵梁片(61)至梁场的基坑(7)的边缘后,门式起重机移动至所述基坑(7)的边缘处,并将所述纵梁片(61)吊起;/n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61)至所述基坑(7)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61)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台座(8)上;/n当所述运梁车运送横梁片(62)至所述基坑(7)的边缘后,所述门式起重机移动至所述基坑(7)的边缘处,并将所述横梁片(62)吊起;/n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62)至所述基坑(7)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62)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所述台座(8)上或所述纵梁片(6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运梁车运送纵梁片(61)至梁场的基坑(7)的边缘后,门式起重机移动至所述基坑(7)的边缘处,并将所述纵梁片(61)吊起;
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61)至所述基坑(7)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61)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台座(8)上;
当所述运梁车运送横梁片(62)至所述基坑(7)的边缘后,所述门式起重机移动至所述基坑(7)的边缘处,并将所述横梁片(62)吊起;
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62)至所述基坑(7)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62)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所述台座(8)上或所述纵梁片(6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61)至所述基坑(7)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61)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台座(8)上,包括:
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61)至所述基坑(7)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61)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并沿所述梁场纵向设置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台座(8)上;
所述门式起重机在位于其所跨列及两端处的所述台座(8)上架设所述纵梁片(61)到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62)至所述基坑(7)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62)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所述台座(8)上或所述纵梁片(61)上,包括:
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62)至所述基坑(7)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62)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并沿所述梁场横向设置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台座(8)上,或将所述横梁片(62)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相邻列的两个所述纵梁片(61)上;
所述门式起重机在位于其所跨列及两端处的所述台座(8)上架设所述横梁片(62)到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盖板结构的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梁场内设有障碍物时,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61)至所述基坑(7)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61)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台座(8)上,包括:
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纵梁片(61)至所述基坑(7)内与所述障碍物相邻的两列台座(8)处的架设位置,将所述纵梁片(61)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并沿所述梁场纵向设置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台座(8)上;
所述门式起重机在位于与所述障碍物相邻的两列台座(8)上架设所述纵梁片(61)到位;
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62)至所述基坑(7)内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62)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所述台座(8)上或所述纵梁片(61)上,包括:
所述门式起重机运输所述横梁片(62)越过所述障碍物,移动至所述基坑(7)内与所述障碍物相邻的两列台座(8)处的架设位置,将所述横梁片(62)架设至设置在所述架设位置处的所述台座(8)上或纵梁片(61)上;
所述门式起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贞华伍俊民冯炼杨旭贺水冰朱兵胡旭东李珍西王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