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52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4
本申请涉及一种深基坑的支护结构,涉及基坑支护的领域,包括支撑板、横梁、上部固定件、下部固定件和中部固定件;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支撑板支撑于基坑四周的坑壁上,所述上部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和基坑的侧壁之间,所述下部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和基坑的底壁之间,每一所述支撑板的中部横向开设有嵌槽,且相邻的两个支撑板的嵌槽相互连通,所述横梁适配插接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嵌槽内,所述中部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横梁和基坑的侧壁之间。本申请具有基坑的占用空间少、不影响施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基坑的支护结构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一篇申请号为CN20192039724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四周的U型钢板、用于连接相邻U型钢板的连接件、固定在U型钢板上的加强板、设置在加强板上用于防止U型钢板下沉的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开设在加强板上的滑槽、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板、转动连接在滑板上的挡板、用于固定滑板的固定组件,滑槽沿着加强板的高度方向开设;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滑板上的卡板、固定在加强板上的螺柱、与螺柱螺纹连接的螺母,卡板上开设有弧形孔,螺柱在加强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U型钢板上设置有斜撑杆,基坑底壁固定有支撑座,斜撑杆的高端与U型钢板固定,斜撑杆的低端与支撑座抵接。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基坑内设置有斜撑杆,斜支撑杆设置有若干根,并且斜撑杆的一端与U型钢板抵接,斜撑杆的另一端抵接至基坑底部的支撑座上,占据基坑的空间较多,因此对基坑进行施工时,斜撑杆以及支撑座会影响基坑的正常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支护结构占用基坑的空间较多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基坑的支护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基坑的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板、横梁、上部固定件、下部固定件和中部固定件;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支撑板支撑于基坑四周的坑壁上,所述上部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和基坑的侧壁之间,所述下部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和基坑的底壁之间,每一所述支撑板的中部横向开设有嵌槽,且相邻的两个支撑板的嵌槽相互连通,所述横梁适配插接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嵌槽内,所述中部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横梁和基坑的侧壁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块支撑板紧贴着基坑的四周侧壁上,然后通过上部固定件将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在基坑内,通过下部固定件将支撑板的下端固定在基坑的底壁内,而相邻的两块以上的支撑板之间相互拼接后,再通过横梁进行整体固定,增强多块支撑板的连接牢固性,结构强度较好,而支撑板通过上部固定件、中部固定件和下部固定件固定在基坑的四周侧壁上,整个支护结构占用基坑的空间较少,不影响基坑的正常施工。优选的,所述下部固定件包括插杆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同轴固定于所述插杆顶端的端面上,且所述螺纹杆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插杆的截面面积,所述支撑板靠近基坑底壁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杆适配插接的插孔以及供所述螺纹杆螺纹装配的螺纹孔,所述插孔和所述螺纹孔相互连通,所述插杆的顶端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插杆的底端插入基坑的底壁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通过螺纹杆安装在支撑板下端的端面上,而且插杆的顶端也插入支撑板上的插孔内,插孔对插杆也具有一定的固定和限位作用,使插杆、螺纹杆更加牢固地安装在支撑板上,结构稳固,安拆方便。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底端呈圆锥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插入基坑的内底壁时,椎状的插杆更加容易插入土层内,施工更加方便。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周侧外壁间隔设置有多根倒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刺连通插杆一起插入基坑的土层内后,倒刺能增强插杆的抗拔性能,使插杆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基坑的底部,结构更加牢固。优选的,所述上部固定件和所述中部固定件均为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的底端插入基坑侧壁上的土层内后,就能将支撑板支撑在基坑的四个周侧壁上,结构稳定、牢固。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相对两侧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拼接块,另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拼接块相适配的拼接槽,相邻的两块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拼接块和所述拼接槽拼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不仅通过横梁进行拼接固定,而且将拼接块插入拼接槽内后,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而且不容易相互错位,使嵌设在嵌槽内的横梁不容易在嵌槽内松动,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拼接块为燕尾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拼接块的形状设计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燕尾块插入相对应的燕尾槽内后,两者不容易相互脱离,支撑板的拼接更加牢固。优选的,每一根所述横梁适配插接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嵌槽内,且相邻的两根所述横梁的端部之间通过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支撑板通过一根横梁进行拼接固定,横梁能将两块支撑板更加牢固地抵接在基坑的侧壁上,而且相邻的两根横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从而将多根横梁焊接固定成与基坑的开口一样大小的方框,对基坑四周壁的支撑板具有更好地固定作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多块支撑板相互拼接后通过多根横梁支撑固定,然后每一块支撑板通过上部固定件、中部固定件以及下部固定件进行固定,整个支护结构占用基坑的空间较少,不影响基坑的正常施工;2.相邻的两块支撑板之间通过拼接块和拼接槽进行拼接固定,支撑板之间不容易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使横梁不容易在嵌槽内松动;3.插杆通过螺纹杆固定在支撑板的下端面上,安装方便,而且插杆上的倒刺,增强了插杆在土层内的抗拔性能,插杆不容易从基坑的底壁拔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两块支撑板的装配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板;11、嵌槽;12、拼接块;13、拼接槽;2、横梁;3、上部固定件;4、下部固定件;41、插杆;42、螺纹杆;43、倒刺;5、中部固定件;6、基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参照图1和图2,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板1、横梁2、上部固定件3、下部固定件4和中部固定件5;钢材质的支撑板1呈矩形状,支撑板1的长度与基坑6的深度一致,多块支撑板1支撑于基坑6四周的坑壁上,其中,每一块支撑板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一个燕尾形状的拼接块12和拼接槽13,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之间通过拼接块12和拼接槽13拼接固定在基坑6的四周壁。每一块支撑板1远离基坑6侧壁的一侧横向开设有两端都连通的嵌槽11,即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嵌槽11也相互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板1的厚度足够在长度方向开设拼接槽13,也足够在宽度方向开设嵌槽11,横梁2也设置有多根,横梁2为钢材质的方钢,横梁2横向嵌设在嵌槽11内,且横梁2嵌入嵌槽11内的部分为横梁2总厚度的三分之二,其中,每一根横梁2的长度与两块支撑板1之间的宽度之和相等,即每两块支撑板1通过一根横梁2进行抵紧固定。每一块支撑板1的上端和基坑6的侧壁之间通过一个上部固定件3固定,支撑板1的中部(即嵌设有横梁2的位置)和基坑6的侧壁之间通过一个中部固定件5固定,其中,上部固定件3和中部固定件5均为常见的锚杆,上部的锚杆(上部固定件3)贯穿支撑板1后再钉入基坑6的土层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横梁(2)、上部固定件(3)、下部固定件(4)和中部固定件(5);/n所述支撑板(1)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支撑板(1)支撑于基坑(6)四周的坑壁上,所述上部固定件(3)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和基坑(6)的侧壁之间,所述下部固定件(4)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和基坑(6)的底壁之间,每一所述支撑板(1)的中部横向开设有嵌槽(1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所述嵌槽(11)相互连通,所述横梁(2)适配插接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板(1)上的所述嵌槽(11)内,所述中部固定件(5)设置于所述横梁(2)和基坑(6)的侧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横梁(2)、上部固定件(3)、下部固定件(4)和中部固定件(5);
所述支撑板(1)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支撑板(1)支撑于基坑(6)四周的坑壁上,所述上部固定件(3)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和基坑(6)的侧壁之间,所述下部固定件(4)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和基坑(6)的底壁之间,每一所述支撑板(1)的中部横向开设有嵌槽(1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所述嵌槽(11)相互连通,所述横梁(2)适配插接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板(1)上的所述嵌槽(11)内,所述中部固定件(5)设置于所述横梁(2)和基坑(6)的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固定件(4)包括插杆(41)和螺纹杆(42);
所述螺纹杆(42)同轴固定于所述插杆(41)顶端的端面上,且所述螺纹杆(42)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插杆(41)的截面面积,所述支撑板(1)靠近基坑(6)底壁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杆(41)适配插接的插孔以及供所述螺纹杆(42)螺纹装配的螺纹孔,所述插孔和所述螺纹孔相互连通,所述插杆(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华黄鹏晏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鑫弘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