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流改善装置及车载空气调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涡流改善装置及车载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车载HVAC(空气调节系统、空调箱)的结构设计中,由于对不同的出风模式会有不同的要求,如风量、温度,所以在HVAC内部会有各式各样的导流筋来调节流体的方向与速度等流动特性。然而导流筋强制改变了流体原来的流动方向,导致导流筋附近区域出现涡流,而涡流改变了近壁面流体的流动特性,从而影响车载HVAC的性能表现。传统的消除、改善涡流的方法通常是将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的,降低流体流动的逆压梯度,从而抑制流动分离产生涡流。但是车载HVAC中的空间较为狭小,同时考虑到结构的出模,一般导流筋均为垂直于壳体壁面布置,无法将导流筋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处做成过渡形状。这样导流筋附近形成的涡流便不可避免地对车载HVAC的性能表现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车载HVAC内导流筋引起的涡流,目前一般会通过调整导流筋的位置、尺寸、形状等方式对涡流产生位置进行优化,使其发生在对车载HVAC性能影响不大的位置。但是在车载HVAC产品设计的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缩管、混合管、扩散管、引流管和支撑座;/n所述收缩管的入口端为进气口,所述扩散管的出口端为出气口;/n所述混合管外套在所述收缩管上,且所述混合管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与所述扩散管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混合管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收缩管密封连接;所述收缩管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混合管内;/n所述混合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引流管的顶部连通的混合引流孔;/n所述引流管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吸气口;/n当气流依次流经所述进气口、所述收缩管、所述混合管、所述扩散管和所述出气口时,所述支撑座周围的气体能够从所述吸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缩管、混合管、扩散管、引流管和支撑座;
所述收缩管的入口端为进气口,所述扩散管的出口端为出气口;
所述混合管外套在所述收缩管上,且所述混合管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与所述扩散管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混合管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收缩管密封连接;所述收缩管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混合管内;
所述混合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引流管的顶部连通的混合引流孔;
所述引流管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吸气口;
当气流依次流经所述进气口、所述收缩管、所述混合管、所述扩散管和所述出气口时,所述支撑座周围的气体能够从所述吸气口依次流入所述引流管和所述混合管,并依次从所述扩散管和所述出气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收缩管的轴线方向的平面上,所述引流管的投影为流线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引流管的长度方向,所述引流管的外壁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管迎风递增段和引流管尾流递减段;
从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所述引流管迎风递增段的宽度逐渐增加,所述引流管尾流递减段的宽度逐渐减少,且所述引流管迎风递增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引流管尾流递减段的长度;其中,所述引流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收缩管的轴向,所述引流管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收缩管的径向;
所述引流管的长度L4的范围为6mm-10mm;
所述引流管尾流递减段的尾流区的半径为L5,所述引流管的最大宽度的一半为L6,则L6/L5的范围为7.3-9.3;
所述引流管的引流腔的长度L3的范围为4mm-6mm,所述引流腔的最大宽度D2的范围为2mm-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过渡部和安装基座;
所述支撑过渡部的顶部与所述引流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过渡部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基座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过渡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引流管的外表面圆滑连接;
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吸气口;
所述支撑过渡部的内腔连通所述吸气口与所述引流管的引流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张邢,晁长青,宋婷婷,孟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