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衬底纳米线的打印制造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先进制造
,涉及一种脱衬底纳米线的打印制造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微纳结构作为高性能微纳器件的传感/执行单元已被大量研究,并广泛应用在如高灵敏传感器、高分辨率显示器/探测器和大容量电容器等微纳器件中。纳米线具有高灵敏、大比表面积和高结晶质量等突出性质,基于纳米线的器件在磁、光、电、热、力等方面展示出显著的奇异特性,在环境监测、能源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逐步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脱衬底纳米线不仅可以免除衬底的束缚获得更加突出的性能,还可以通过微操作将其转移到需要的指定位置。多种制备脱衬底纳米线的方法已被开发出来,例如聚焦电子束诱导沉积、聚焦离子束光刻等。然而,这些方法通常涉及复杂的处理步骤,既费时又昂贵。水热法是高效制备垂直纳米线阵列的常用方法,结合合理的微纳操作可以将垂直纳米线制备成脱衬底纳米线,但水热法工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另外制备过程中高温会对纳米结构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脱衬底纳米线制造技术的不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衬底纳米线的打印制造装置,其包括打印制造模块、激光切割模块和承接转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印制造模块包括X-Y运动轴(1)、衬底(2)、高清CCD相机(3)、高压电源(4)、精密注射泵(5)、微量注射器(6)、脱衬底纳米线溶液(7)、连接导管(8)、微纳喷针(9)、导电喷针夹具(10)、Z运动轴(11)、纳米尺度高粘连续射流(12)、纳米简支梁(13)、三维黏性支座(14)、支座溶液(19)、支座溶液射流(20)和支座溶液液滴(21);所述的X-Y运动轴(1)上方固定有衬底(2),X-Y运动轴(1)带动衬底(2)在平面内移动;所述的精密注射泵(5)上方固定有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衬底纳米线的打印制造装置,其包括打印制造模块、激光切割模块和承接转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印制造模块包括X-Y运动轴(1)、衬底(2)、高清CCD相机(3)、高压电源(4)、精密注射泵(5)、微量注射器(6)、脱衬底纳米线溶液(7)、连接导管(8)、微纳喷针(9)、导电喷针夹具(10)、Z运动轴(11)、纳米尺度高粘连续射流(12)、纳米简支梁(13)、三维黏性支座(14)、支座溶液(19)、支座溶液射流(20)和支座溶液液滴(21);所述的X-Y运动轴(1)上方固定有衬底(2),X-Y运动轴(1)带动衬底(2)在平面内移动;所述的精密注射泵(5)上方固定有微量注射器(6),微量注射器(6)抽取一定量的支座溶液(19),借助精密注射泵(5)的推压力通过连接导管(8)将支座溶液(19)输送至微纳喷针(9)内;所述的微纳喷针(9)安装在导电喷针夹具(10)上,导电喷针夹具(10)固定在Z运动轴(11)上,微纳喷针(9)可以随Z运动轴(11)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的高清CCD相机(3)观测脱衬底纳米线的打印制造过程;所述的高压电源(4)输出端连接导电喷针夹具(10),高压电源(4)向微纳喷针(9)施加高电压,此时微纳喷针(9)与衬底(2)间形成空间电场,微纳喷针(9)内的支座溶液(19)微纳喷针(9)出口处形成微纳米尺度支座溶液射流(20)或支座溶液液滴(21);所述的支座溶液射流(20)或支座溶液液滴(21)在喷射下落及三维叠层过程中会发生溶剂的挥发,黏度增大,在垂直方向上层层叠加制备出三维黏性支座(14);所述的三维黏性支座(14)个数为两个,两个三维黏性支座(1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的三维黏性支座(14)的黏度可通过调节支座溶液射流(20)或支座溶液液滴(21)的喷射时间和层间叠加的周期实现;所述的脱衬底纳米线溶液(7)被吸入到微量注射器(6)内,借助精密注射泵(5)、连接导管(8)将脱衬底纳米线溶液(7)输送至微纳喷针(9)内,脱衬底纳米线溶液(7)在多力复合作用下于微纳喷针(9)出口处形成纳米尺度高粘连续射流(12),具有一定速度的纳米尺度高粘连续射流(12)喷射、搭在两个三维黏性支座(14)上方;纳米尺度高粘连续射流(12)和三维黏性支座(14)充分黏合、固化,形成纳米简支梁(13);
所述的激光切割模块包括激光束(18)和脱衬底纳米线(15);所述的激光束(18)为两个,两个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18)可产生数千摄氏度的局部高温,且同时照射三维黏性支座(14)内侧的纳米简支梁(13),使纳米简支梁(13)两侧瞬间汽化、断裂,获得脱衬底纳米线(15);所述的高清CCD相机(3)观察激光束(18)切割纳米简支梁(13)的情况,并调节激光束(18)的参数,以保证纳米简支梁(13)两端同时被切断;
所述的承接转移模块包括承接转移台(16)和承接转移台控制系统(17);所述的承接转移台(16)位于纳米简支梁(13)下方且位于两个三维黏性支座(14)的内侧;所述的承接转移台控制系统(17)控制承接转移台(16)的运动,在激光束(18)切割纳米简支梁(13)之前,承接转移台控制系统(17)精细控制承接转移台(16)的移动,直至接触纳米简支梁(13)的下表面,由两个激光束(18)切割纳米简支梁(13)两侧获得的脱衬底纳米线(15)落至承接转移台(16)上,控制承接转移台(16)可以将脱衬底纳米线(15)移动到所需位置;所述的高清C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张方圆,刘涛,韩小帅,刘麦祺,王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