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54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涡流测功器,所述电涡流测功器的右方安装有两个滚筒,所述框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且框架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尘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组件,使用时工作人员启动双向推杆,双向推杆向两边推动滑块带动连接杆转动为竖直状态下压支撑杆,万向轮就会接触地面并将该底盘测功机顶起,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移动,车轮转动过程中周围地面上的灰尘会被扬起,可以将吸尘组件中的吸管上接上抽气泵,抽气泵抽气将灰尘通过吸尘筒上的吸孔吸入吸尘盒中,避免灰尘飞扬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
本技术涉及汽车检测
,具体是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
技术介绍
底盘测功机是一种用来测试汽车动力性、多工况排放指标、燃油指标等性能的室内台架试验设备,汽车底盘测功机通过滚筒模拟路面,计算出道路模拟方程,并用加载装置进行模拟,实现对汽车各工况的模拟。但是,现有的底盘测功机不方便移动,且现有的底盘测功机检测时没有避免灰尘飞扬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功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涡流测功器,所述电涡流测功器的右方安装有两个滚筒,所述电涡流测功器与左侧滚筒之间以及两个滚筒之间均安装有联轴器,右侧所述滚筒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框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且框架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尘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双向推杆,所述双向推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且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盒,所述吸尘盒的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处贯穿且固定连接有吸管,且吸尘盒的上表面贯穿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磁力层,所述吸尘盒的上方安装有若干个吸尘筒,所述吸尘筒的表面开设有吸孔,且吸尘筒的下端外表面敷设有铁石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涡流测功器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推杆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双向推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万向轮活动贯穿框架主体的下表面,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在框架主体的内部一侧表面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尘盒固定连接在框架主体的上表面上,所述吸尘筒的下端位于固定套的内部,所述磁力层吸合于铁石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组件,使用时工作人员启动双向推杆,双向推杆向两边推动滑块带动连接杆转动为竖直状态从而下压支撑杆,万向轮就会接触地面并将该底盘测功机顶起,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移动了。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吸尘组件,车轮转动过程中周围地面上的灰尘会被扬起,工作人员可以将吸尘组件中的吸管上接上抽气泵,抽气泵抽气将灰尘通过吸尘筒上的吸孔吸入吸尘盒中,避免灰尘飞扬对人体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中移动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中吸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中吸尘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框架主体;2、支撑板;3、电涡流测功器;4、滚筒;5、联轴器;6、轴承座;7、移动组件;8、吸尘组件;9、双向推杆;10、滑块;11、连接杆;12、支撑杆;13、万向轮;14、升降杆;15、定位杆;16、吸尘盒;17、吸管;18、固定套;19、磁力层;20、吸尘筒;21、吸孔;22、铁石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包括框架主体1,框架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涡流测功器3,电涡流测功器3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涡流测功器3的右方安装有两个滚筒4,电涡流测功器3与左侧滚筒4之间以及两个滚筒4之间均安装有联轴器5,右侧滚筒4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轴承座6,轴承座6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的上表面上,框架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7,移动组件7包括双向推杆9,双向推杆9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双向推杆9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的下表面上,双向推杆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滑块10,滑块10滑动连接在支撑板2的下表面上,滑块10的内部铰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3,万向轮13活动贯穿框架主体1的下表面,支撑杆1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升降杆14,升降杆1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5,定位杆15固定连接在框架主体1的内部一侧表面上,使用时工作人员启动双向推杆9,双向推杆9向两边推动滑块10,滑块10带动连接杆11转动为竖直状态从而下压支撑杆12,万向轮13就会接触地面并将该底盘测功机顶起,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移动了。在图1、图4和图5中:框架主体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尘组件8,吸尘组件8包括吸尘盒16,吸尘盒16固定连接在框架主体1的上表面上,吸尘盒16的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处贯穿且固定连接有吸管17,且吸尘盒16的上表面贯穿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套18,固定套18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磁力层19,吸尘盒16的上方安装有若干个吸尘筒20,吸尘筒20的下端位于固定套18的内部,吸尘筒20的表面开设有吸孔21,且吸尘筒20的下端外表面敷设有铁石层22,磁力层19吸合于铁石层22,车轮转动过程中周围地面上的灰尘会被扬起,工作人员可以将吸管17上接上抽气泵,抽气泵抽气将灰尘通过吸尘筒20上的吸孔21吸入吸尘盒16中,避免灰尘飞扬对人体造成伤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工作人员启动移动组件7中的双向推杆9,双向推杆9向两边推动滑块10,滑块10带动连接杆11转动为竖直状态从而下压支撑杆12,万向轮13就会接触地面并将该底盘测功机顶起,工作人员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移动了,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工作人员用起吊设备将该底盘测功机吊进地面开设的安装槽中,接着驾驶汽车使车前轮位于滚筒4上,再用千斤顶将汽车后端稍微顶起让后轮不接触地面即可,启动汽车,车前轮不断转动带动滚筒4转动,与滚筒4连接的电涡流测功器3会将所测数据传输到电脑上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果,车轮转动过程中周围地面上的灰尘会被扬起,工作人员可以将吸尘组件8中的吸管17上接上抽气泵,抽气泵抽气将灰尘通过吸尘筒20上的吸孔21吸入吸尘盒16中,避免灰尘飞扬对人体造成伤害。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包括框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涡流测功器(3),所述电涡流测功器(3)的右方安装有两个滚筒(4),所述电涡流测功器(3)与左侧滚筒(4)之间以及两个滚筒(4)之间均安装有联轴器(5),右侧所述滚筒(4)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轴承座(6),所述框架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7),且框架主体(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尘组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包括框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涡流测功器(3),所述电涡流测功器(3)的右方安装有两个滚筒(4),所述电涡流测功器(3)与左侧滚筒(4)之间以及两个滚筒(4)之间均安装有联轴器(5),右侧所述滚筒(4)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轴承座(6),所述框架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7),且框架主体(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尘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7)包括双向推杆(9),所述双向推杆(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内部铰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3),且支撑杆(1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升降杆(14),所述升降杆(1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惯量底盘测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组件(8)包括吸尘盒(16),所述吸尘盒(16)的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处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恒忠孙远辉杨丰沛张鹏孟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新凌志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