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77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属于应急门锁机构领域。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应急门中,其上锁机构存在结构复杂、锁紧过程复杂和锁紧关系不牢靠的问题。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包括壳体、上锁舌、第一弹性元件和触碰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顶部通道和触碰通槽,壳体的底部设有底部通道,所述顶部通道,触碰机构包括触碰板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触碰板上设有触碰部、开口和锁紧部,上锁舌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套装在上锁舌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
本技术涉及应急门锁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日益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手段。正常情况下,应急门作为轨道和站台间的隔离屏障,起到了安全隔离和保护的作用;当发生故障时,要保证导轨侧列车内的乘客能够快捷方便地打开应急门,迅速进行撤离。上锁头用于与门楣进行配合实现应急门的开启或关闭。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现有的应急门中,其上锁机构存在结构复杂、锁紧过程复杂和锁紧关系不牢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锁舌、第一弹性元件和触碰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顶部通道和触碰通槽,顶部通道与触碰通槽连通,壳体的底部设有底部通道,所述顶部通道、壳体内腔和底部通道连通形成锁舌工作通道,触碰机构包括触碰板和第二弹性元件,触碰板安装在触碰通槽内,所述触碰板上设有触碰部、开口和锁紧部,所述触碰部穿过触碰通槽口伸出壳体外,上锁舌穿过开口安装在锁舌工作通道内,上锁舌上设有限位槽,触碰板通过锁紧部嵌入限位槽内与上锁舌配合,上锁舌的一端穿过底部通道伸出壳体外,上锁舌的另一端穿过顶部通道伸出壳体外,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触碰板上,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套装在上锁舌上。所述触碰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延伸部,第二弹性元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延伸部上,每个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每个延伸部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与触碰板之间设有间隙,每个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套装在一个延伸部的固定柱上,每个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上锁舌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支撑在壳体的底部上,第一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部接触。在第一限位部与壳体的底部之间的上锁舌上设有第二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第一弹性元件内。所述壳体包括主体、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与主体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封头与主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上锁舌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触碰部为圆柱状。所述上锁舌为长方体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本技术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部件在工厂内制作装配好,现场安装时只需要连接即可,装配方便快捷,避免现场业余人员错装乱装产生不良后果。2、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控制应急门的锁紧或开启,且锁紧关系牢靠。3、本技术设置有触碰机构,在应急门开启时,对上锁舌进行限位,防止上锁舌弹出导致应急门不能正常关闭,在应急门关闭时,控制上锁舌自动弹出,锁紧方式方便快捷。4、本技术的触碰机构由多个部件组成,便于工作人员将其安装在上锁头内。5、本技术的上锁舌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槽,保证触碰机构对上锁舌进行限位时稳固牢靠,避免上锁舌不到位导致不能正常锁紧。6、本技术的外壳体有多个部分组成,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检修替换,外壳体能够防止传动机构主体因碰撞等导致结构变形,并且还具有防灰防尘的作用。7、本技术上锁舌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便于工作人员将其与其它部件相连接。8、本技术的触碰部为圆柱状,圆柱没有棱角,安全性好,采用伸缩式触碰,不易卡阻,安全可靠。9、本技术的上锁舌为长方体状,能够对上锁舌进行限位,防止其旋转导致结构的稳定性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中触碰机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中上锁舌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壳体、110顶部通道、120触碰通槽、130底部通道、150主体、160第一封头、170第二封头、200上锁舌、221限位槽、222第一限位部、223第二限位部、300第一弹性元件、410触碰板、411触碰部、412开口、420延伸部、421锁紧部、422固定柱、430第二弹性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9。本实施例所述的是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包括壳体100、上锁舌200、第一弹性元件300和触碰机构,所述壳体100的顶部设有顶部通道110和触碰通槽120,顶部通道110与触碰通槽120连通,壳体100的底部设有底部通道130,所述顶部通道110、壳体内腔和底部通道130连通形成锁舌工作通道,触碰机构包括触碰板410和第二弹性元件430,触碰板410安装在触碰通槽120内,所述触碰板410上设有触碰部411、开口412和锁紧部421,所述触碰部411穿过触碰通槽120口伸出壳体100外,上锁舌200穿过开口412安装在锁舌工作通道内,上锁舌200上设有限位槽221,触碰板410通过锁紧部421嵌入限位槽221内与上锁舌200配合,上锁舌200的一端穿过底部通道130伸出壳体100外,上锁舌200的另一端穿过顶部通道110伸出壳体100外,第二弹性元件430的一端固定在触碰板410上,第二弹性元件430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100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0套装在上锁舌200上。壳体100作为承载件用于安装固定本技术的其它部件,工作人员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要将壳体100与应急门的门框固定连接即可,安装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壳体100还能够防灰防尘,避免因为灰尘的堆积导致本技术运行不灵敏,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触碰板410的开口412用于上锁舌200穿过,使触碰机构套装在上锁舌200上,触碰板410的锁紧部421对上锁舌200进行控制,上锁舌200与门楣上预先设置的固定孔相配合,当应急门处于关闭转态时,上锁舌200的一端处于壳体100外,上移到固定孔中与其配合,开启应急门时,上锁舌200的一端离开固定孔,下移到壳体100内,触碰机构的锁紧部421用于对上锁舌200进行限位,防止应急门开启后上锁舌200伸出壳体100导致应急门不能正常锁闭,具体控制方式为通过触碰机构的触碰部411与门楣进行触碰,带动上锁舌200进行上下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元件300和第二弹性元件430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在本实施例不再对其做过多的赘述。实施例2:参见图1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前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上锁舌(200)、第一弹性元件(300)和触碰机构,所述壳体(100)的顶部设有顶部通道(110)和触碰通槽(120),顶部通道(110)与触碰通槽(120)连通,壳体(100)的底部设有底部通道(130),所述顶部通道(110)、壳体内腔和底部通道(130)连通形成锁舌工作通道,触碰机构包括触碰板(410)和第二弹性元件(430),触碰板(410)安装在触碰通槽(120)内,所述触碰板(410)上设有触碰部(411)、开口(412)和锁紧部(421),所述触碰部(411)穿过触碰通槽(120)口伸出壳体(100)外,上锁舌(200)穿过开口(412)安装在锁舌工作通道内,上锁舌(200)上设有限位槽(221),触碰板(410)通过锁紧部(421)嵌入限位槽(221)内与上锁舌(200)配合,上锁舌(200)的一端穿过底部通道(130)伸出壳体(100)外,上锁舌(200)的另一端穿过顶部通道(110)伸出壳体(100)外,第二弹性元件(430)的一端固定在触碰板(410)上,第二弹性元件(430)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100)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0)套装在上锁舌(20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上锁舌(200)、第一弹性元件(300)和触碰机构,所述壳体(100)的顶部设有顶部通道(110)和触碰通槽(120),顶部通道(110)与触碰通槽(120)连通,壳体(100)的底部设有底部通道(130),所述顶部通道(110)、壳体内腔和底部通道(130)连通形成锁舌工作通道,触碰机构包括触碰板(410)和第二弹性元件(430),触碰板(410)安装在触碰通槽(120)内,所述触碰板(410)上设有触碰部(411)、开口(412)和锁紧部(421),所述触碰部(411)穿过触碰通槽(120)口伸出壳体(100)外,上锁舌(200)穿过开口(412)安装在锁舌工作通道内,上锁舌(200)上设有限位槽(221),触碰板(410)通过锁紧部(421)嵌入限位槽(221)内与上锁舌(200)配合,上锁舌(200)的一端穿过底部通道(130)伸出壳体(100)外,上锁舌(200)的另一端穿过顶部通道(110)伸出壳体(100)外,第二弹性元件(430)的一端固定在触碰板(410)上,第二弹性元件(430)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100)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0)套装在上锁舌(2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碰板(41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延伸部(420),第二弹性元件(430)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二弹性元件(430)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延伸部(420)上,每个第二弹性元件(430)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100)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莉张庆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迪岸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