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87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量装置,包括主架、载物台、测量仪以及位移机构,位移机构包括第一位移组以及第二位移组;第一位移组包括第一轨道、第一移动座以及驱动第一移动座于第一轨道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二位移组包括第二轨道、第二移动座以、驱动第二移动座于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二驱动件、第三轨道以及安装座,测量仪设置于安装座。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在运用本测量装置时,将待测量的混凝土块放置在载物台上,随后启动测量仪对混凝土块进行测量,需要移动测量仪时,配合操作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第三驱动件即可,其测量过程通过测量仪完成,取代了以往的人工测量方式,具有精准度较高,测量效率较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基础建设发展中,道路桥梁建设是最基本的一环,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这对道路桥梁质量以及安全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方案的研究,即利用混凝土试块在人工搭建的环境中进行养护一段时间后进行性能测试,得到更合适更规范更精细的养护方案,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调以及耐久性。规范精细的养护系统需要对混凝土试块一致性进行测量,包括试块长,宽,高,以及邻面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目前,对体积、重量较大的物品进行测量,主要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而大量的养护试块,重量较大,人工测量效率低下,且人为因素过多,人为感觉随机性对测量结果造成过多的影响,在智能化养护系统中,为得到更规范更精细的养护方案,应尽量去除人工参与,故亟需一种能够便于对体积、重量较大的物品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装置,测量仪通过与位移机构相配合,能够让工作人员便捷地对体积、重量较大的物品进行测量,具有测量灵活性较强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包括主架、载物台、测量仪以及调节所述测量仪围绕所述载物台进行扫描测量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一位移组以及第二位移组;所述载物台设置于所述主架;所述第一位移组包括第一轨道、第一移动座以及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主架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座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位移组包括第二轨道、第二移动座以及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于所述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轨道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二轨道垂直所述第一轨道设置,所述第二移动座固定设置有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三轨道上滑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驱动所述安装座于所述第三轨道上移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测量仪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测量装置主要应用于混凝土块的测量,在运用本测量装置时,将待测量的混凝土块放置在载物台上,随后启动测量仪对混凝土块进行测量,需要移动测量仪时,配合操作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第三驱动件即可,其测量过程通过测量仪完成,取代了以往的人工测量方式,具有精准度较高,测量效率较高的优点,其实用性以及灵活性均较强。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测量仪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且通过转轴螺母与所述安装座紧固。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载物台与所述主架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架设置有驱动所述载物台转动的第四驱动件。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转盘电机。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围设置于所述主架外部,所述壳体其中一面呈敞开式设置,以供物品放入所述载物台。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测量仪包括3D传感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架底部设置有减震脚垫。具体有益效果:1.第一位移组设置有两组,呈对称式设置于载物台两侧,两条第一轨道相互平行,与主架固定设置;两条第二轨道亦相互平行设置,第二移动座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第二轨道相配合、滑动连接,如此的设置,能够优化第一位移组的受力状况,令两条第一轨道的受力能够平衡化,对第一轨道起到受力保护的效果;2.测量仪与安装座转动连接,且通过转轴螺母与安装座紧固。转动连接的设置,令测量仪与安装座之间的安装角度能够根据实际所需而进行调整,调整至所需角度后,通过转轴螺母进行紧固即可,其调节方式较为简便;3.为了便于调节混凝土的摆放角度,载物台与主架转动连接。同时,因混凝土体积以及质量均较大,为了便于调节,在主架底部固定设置有驱动载物台转动的第四驱动件;4.壳体包围设置于主架外部,与主架固定连接,壳体其中一面呈敞开式设置,以供物品放入载物台,对壳体内部的零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5.在主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减震脚垫,用以减缓设备振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架的具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以及图2,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架的具体结构图。一种测量装置,包括主架1、载物台2、测量仪3以及调节测量仪3围绕载物台2进行扫描测量的位移机构,其中,位移机构包括第一位移组以及第二位移组。载物台2设置于主架1;第一位移组包括第一轨道4、第一移动座5以及驱动第一移动座5于第一轨道4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6,第一轨道4与主架1固定,第一移动座5与第一轨道4滑动连接;第二位移组包括第二轨道7、第二移动座8以及驱动第二移动座8于第二轨道7上移动的第二驱动件9,第二轨道7固定设置于第一移动座5,第二轨道7垂直第一轨道4设置,第二移动座8固定设置有第三轨道10,第三轨道10垂直设置于第二轨道7,第三轨道10上滑动连接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设置有驱动安装座11于第三轨道10上移动的第三驱动件;测量仪3设置于安装座1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移组设置有两组,呈对称式设置于载物台2两侧,两条第一轨道4相互平行,与主架1固定设置;两条第二轨道7亦相互平行设置,第二移动座8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第二轨道7相配合、滑动连接,如此的设置,能够优化第一位移组的受力状况,令两条第一轨道4的受力能够平衡化,对第一轨道4起到受力保护的效果。进一步细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4、第二轨道7以及第三轨道10的相互配合设置,令安装在安装座11上的测量仪3能够实现X轴、Y轴以及Z轴方向上的移动,故通过配合操作第一驱动件6、第二驱动件9以及第三驱动件,即可实现测量仪3围绕载物台2进行位置调整。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本测量装置主要应用于混凝土块的测量,在运用本测量装置时,将待测量的混凝土块放置在载物台2上,随后启动测量仪3对混凝土块进行测量,需要移动测量仪3时,配合操作第一驱动件6、第二驱动件9以及第三驱动件即可,其测量过程通过测量仪3完成,取代了以往的人工测量方式,具有精准度较高,测量效率较高的优点,其实用性以及灵活性均较强。更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测量仪3与安装座11转动连接,且通过转轴螺母与安装座11紧固。需要说明的是,转动连接的设置,令测量仪3与安装座11之间的安装角度能够根据实际所需而进行调整,调整至所需角度后,通过转轴螺母进行紧固即可,其调节方式较为简便。更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节混凝土的摆放角度,载物台2与主架1转动连接。同时,因混凝土体积以及质量均较大,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载物台、测量仪以及调节所述测量仪围绕所述载物台进行扫描测量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一位移组以及第二位移组;/n所述载物台设置于所述主架;/n所述第一位移组包括第一轨道、第一移动座以及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主架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座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n所述第二位移组包括第二轨道、第二移动座以及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于所述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轨道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二轨道垂直所述第一轨道设置,所述第二移动座固定设置有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三轨道上滑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驱动所述安装座于所述第三轨道上移动的第三驱动件;/n所述测量仪设置于所述安装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载物台、测量仪以及调节所述测量仪围绕所述载物台进行扫描测量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一位移组以及第二位移组;
所述载物台设置于所述主架;
所述第一位移组包括第一轨道、第一移动座以及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主架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座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位移组包括第二轨道、第二移动座以及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于所述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轨道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二轨道垂直所述第一轨道设置,所述第二移动座固定设置有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三轨道上滑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驱动所述安装座于所述第三轨道上移动的第三驱动件;
所述测量仪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启访李杰诚毕辉郑桢才林澍钿陈永鑫严亚军黄仕潇
申请(专利权)人:巨轮广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巨轮广州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