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64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水机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包括设置在乘用车顶部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具有与乘用车顶部弧形相适应的弧度,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密排储水槽和分别设置在密排储水槽上下端的车顶加强层和车顶外层,所述密排储水槽包括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多条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为与乘用车顶部弧形向适应的弧形储水槽,所述车顶外层的最高端点设有与弧形储水槽连通的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使普通小轿车具有储备一定水量的功能,为普通小轿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应急消防用水、旅途生活用水以及车身日常清洗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
本技术涉及储水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小轿车在整车设计时就没有设置储水箱,使驾乘人员日常出行的临时应急用水及其不方便。尤其是小轿车在自燃萌发的初期本可用很少一点水就能够扑灭的火灾,因无水可用而导致整车燃烧而报废;人们自驾游长途旅行临时生活用水也很不方便;另外,小轿车在日常车身表面一般清洁保养时,本可用随车储水箱携带的少量用水就可用完成,这样既节水省时、又绿色环保,但现实情况是人们不得不费工费时的去洗车场洗车。这就是小轿车没有设置随车储水箱的诸多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使普通小轿车具有储备一定水量的功能,为普通小轿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应急消防用水、旅途生活用水以及车身日常清洗用水。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包括设置在乘用车顶部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具有与乘用车顶部弧形相适应的弧度,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密排储水槽和分别设置在密排储水槽上下端的车顶加强层和车顶外层,所述密排储水槽包括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多条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为与乘用车顶部弧形向适应的弧形储水槽,所述车顶外层的最高端点设有与弧形储水槽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弧形储水槽的中部最高点均设有与相邻的弧形储水槽的中部最高点连通的最高点连通孔,所述弧形储水槽的两端最低点均设有与相邻的弧形储水槽的两端最低点连通的最低点连通孔,位于弧形储水槽左端的最低点连通孔为左端最低点连通孔,位于弧形储水槽右端的最低点连通孔为右端最低点连通孔,所述左端最低点连通孔与右端最低点连通孔之间设有连通管线,所述连通管线连接有输水管线,所述输水管线连接有进出水控制机构。由于车顶呈弧线形状,在储水槽槽壁的最高端和最低端各开一组最高点连通孔和最低点连通孔,使储水槽之间相互连通,两端最低点连通孔与连通管线构成连通器,使密排储水槽内任何地方的水都能够经输水管线至进、出水口。在车顶外层的最高端点设有与弧形储水槽连通的透气孔,使其具有进(出)气、减压的功能。弧形密排储水槽中部最高点的最高点连通孔和透气孔起到透气的作用,可避免密排储水槽内正、负压的形成,使注入水、取用水畅通无阻。本储水机构在设计上为乘用车驾乘人员提供了应急消防用水,降低了国家及私人财产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失的风险;为人们自驾游、长途旅行临时生活用水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取水途径;为驾乘人员进行车身日常清洗及用水提供方便,节省了洗车费用及洗车时间,客观上也起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另外,轿车顶部沿车身方向设置长条形储水槽后,使车顶形成了类似“瓦楞纸”式的结构,车顶的物理强度增强了、其抗冲击力也得以加强;同时,通过对车顶储水槽采用合理的充、放水调整,可以起到保温、降温、隔热等效果。综上所述,该储水机构的实施可拓展乘用车的使用功能,使人们的日常出行更加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同时行车的安全性也有所提高。进一步的,所述乘用车顶部与储水机构之间还设有车顶保温层,所述车顶保温层具有与乘用车顶部弧形相适应的弧度。车顶保温层适当增加普通小轿车车顶的厚度,密排储水槽的设置使车顶外层与保温层之间约有5-8cm厚的夹层空间。储水槽沿车身方向隔离形成在夹层空间。车顶加强层具有保护密排储水槽,同时起到密排储水槽与保温层的衔接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水控制机构包括与输水管线连接的进出水管,所述进出水管上设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水龙头,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进水泵,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出水泵,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的进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在车身尾箱加油口的另外一侧且与加油口对称位置还设有水管存储箱,电磁阀为微型双向电动水阀,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的自由端设有水管接口,使向储水机构注入水和取用水方便快捷。进水泵和出水泵均为微型水泵,进水泵与电磁阀、出水泵与电磁阀同步工作。进水泵用于向储水槽注水,消防应急用水及洗车用水时通过出水泵及洗车水枪组合取水,旅途临时生活用水可通过水龙头取水。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水控制机构安装在乘用车的侧后方与加油口相对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处设有止溢阀。进一步的,所述止溢阀通过固定架安装在透气孔处,所述止溢阀包括吸盘状底板和设置在吸盘状底板上的锥形塞,所述止溢阀随水位的升降沿着透气孔进行升降。吸盘状底板采用聚丙烯发泡材料注塑成型为吸盘状,顶端有锥形塞。固定架为圆柱型网篮,用圆柱形网篮固定于透气孔下方,锥形塞顶端约三分之一进入透气孔。当往储水槽加注水满时,悬浮在水面上的止溢阀随水面上升,锥形塞与透气孔吻合而使水不能外溢;当通过取水时,锥形塞随水位液面下降,透气孔处于开放状态,使取用水畅通无阻。进一步的,所述密排储水槽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矩形空心不锈钢管通过焊接制成。密排储水槽选用厚度为0.25cm的不锈钢材质,做成外观尺寸每根为5cm×5cm×140cm的矩形空心不锈钢管,由15-18根密排、焊接组合而成,矩形空心不锈钢管两端最低点及弧形中段最高点的管壁连接处分别设置最低点连通孔和最高点连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最低点连通孔和最高点连通孔均设置在矩形空心不锈钢管的侧管壁上。进一步的,所述车顶加强层与为与密排储水槽外观形状及尺寸同大小的不锈钢薄板,所述车顶加强层与紧贴密排储水槽下端安装并与密排储水槽连为一体。进一步的,还包括软质水管、小型洗车水枪、折叠式帆布水桶和洗车刷。软质水管、小型洗车水枪、折叠式帆布水桶和洗车刷为普通常规性洗车套件,与本储水机构配合使用,以便充分发挥并挖掘储水槽的功能及用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车顶呈弧线形状,在储水槽槽壁的最高端和最低端各开一组最高点连通孔和最低点连通孔,使储水槽之间相互连通,两端最低点连通孔与连通管线构成连通器,使密排储水槽内任何地方的水都能够经输水管线至进、出水口。在车顶外层的最高端点设有与弧形储水槽连通的透气孔,使其具有进(出)气、减压的功能。弧形密排储水槽中部最高点的最高点连通孔和透气孔起到透气的作用,可避免密排储水槽内正、负压的形成,使注入水、取用水畅通无阻。本储水机构在设计上为乘用车驾乘人员提供了应急消防用水,降低了国家及私人财产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失的风险;为人们自驾游、长途旅行临时生活用水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取水途径;为驾乘人员进行车身日常清洗及用水提供方便,节省了洗车费用及洗车时间,客观上也起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另外,轿车顶部沿车身方向设置长条形储水槽后,使车顶形成了类似“瓦楞纸”式的结构,车顶的物理强度增强了、其抗冲击力也得以加强;同时,通过对车顶储水槽采用合理的充、放水调整,可以起到保温、降温、隔热等效果。综上所述,该储水机构的实施可拓展乘用车的使用功能,使人们的日常出行更加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同时行车的安全性也有所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密排储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矩形空心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乘用车顶部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具有与乘用车顶部弧形相适应的弧度,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密排储水槽和分别设置在密排储水槽上下端的车顶加强层和车顶外层,所述密排储水槽包括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多条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为与乘用车顶部弧形相适应的弧形储水槽,所述车顶外层的最高端点设有与弧形储水槽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弧形储水槽的中部最高点均设有与相邻的弧形储水槽的中部最高点连通的最高点连通孔,所述弧形储水槽的两端最低点均设有与相邻的弧形储水槽的两端最低点连通的最低点连通孔,位于弧形储水槽左端的最低点连通孔为左端最低点连通孔,位于弧形储水槽右端的最低点连通孔为右端最低点连通孔,所述左端最低点连通孔与右端最低点连通孔之间设有连通管线,所述连通管线连接有输水管线,所述输水管线连接有进出水控制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乘用车顶部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具有与乘用车顶部弧形相适应的弧度,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密排储水槽和分别设置在密排储水槽上下端的车顶加强层和车顶外层,所述密排储水槽包括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多条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为与乘用车顶部弧形相适应的弧形储水槽,所述车顶外层的最高端点设有与弧形储水槽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弧形储水槽的中部最高点均设有与相邻的弧形储水槽的中部最高点连通的最高点连通孔,所述弧形储水槽的两端最低点均设有与相邻的弧形储水槽的两端最低点连通的最低点连通孔,位于弧形储水槽左端的最低点连通孔为左端最低点连通孔,位于弧形储水槽右端的最低点连通孔为右端最低点连通孔,所述左端最低点连通孔与右端最低点连通孔之间设有连通管线,所述连通管线连接有输水管线,所述输水管线连接有进出水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用车顶部与储水机构之间还设有车顶保温层,所述车顶保温层具有与乘用车顶部弧形相适应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储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控制机构包括与输水管线连接的进出水管,所述进出水管上设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水龙头,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进水泵,所述第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荣曹霞陈希成王丽娜罗洪文孙雪灵赵松宇何怡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