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护盾TBM或盾构管片壁后的回填系统及回填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759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护盾TBM或盾构管片壁后的回填系统及回填方法,回填系统包括砂浆运输设备、注浆泵和注浆机构,砂浆运输设备和注浆泵之间通过抽浆管可拆卸连接,注浆机构至少有两个,每个注浆机构包括注浆头,用于与管片上设置的注浆孔连接并向管片壁后注浆;注浆孔分为第一组注浆孔和第二组注浆孔,第一组注浆孔设置在单护盾TBM或盾构机体的中部,第二组注浆孔设置在单护盾TBM或盾构机体的尾部;注浆泵和每个注浆机构之间通过注浆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回填方法采用回填系统二次注浆进行管片壁后填充,可减小隧道环境污染,提高壁后填充质量,减少成型隧道质量缺陷,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护盾TBM或盾构管片壁后的回填系统及回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单护盾TBM或盾构管片壁后的回填系统及回填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地铁不断发展,单护盾TBM设备广泛应用于国内地铁领域,同时盾构设备不断升级制造,多模式盾构设备技术不断创新,能同时满足全断面硬岩及软土地层掘进,在掘进过程中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件(管片)拼装或螺栓连接衬砌,预制管片外壁与围岩之间的空腔必须回填密实。由于掘进地层不一致,采用掘进模式不同,对管片外壁与围岩之间的空腔剂管片壁后的回填方法也存在着不同。目前单护盾TBM全断面硬岩掘进过程中,通常采用在管片后方吹填豆粒石及补充注浆方式进行成型管片壁后进行填充,盾构在全断面硬岩中掘进时,均采用同步浆液进行管片壁后填充。单护盾TBM施工采用吹点豆粒石及注浆填充及时,能较好的完成管片壁后填充及成型管片固定,但由于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较大,同时吹填豆粒石所产生的粉尘对隧道污染较为严重,造成恶劣的洞内施工环境。盾构穿越全断面硬岩掘进过程,由于全断面硬岩掘进时采用不带压空仓模式进行掘进,采用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护盾TBM或盾构管片壁后的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系统包括砂浆运输设备(1)、注浆泵(2)和注浆机构,所述砂浆运输设备(1)和所述注浆泵(2)之间通过抽浆管(101)可拆卸连接,所述注浆机构至少有两个,每个所述注浆机构包括注浆头(3),用于与管片(5)上设置的注浆孔连接并向管片壁后注浆;所述注浆孔分为第一组注浆孔(41)和第二组注浆孔(42),所述第一组注浆孔(41)设置在单护盾TBM或盾构机体的中部,所述第二组注浆孔(42)设置在单护盾TBM或盾构机体的尾部;所述注浆泵(2)和每个所述注浆机构之间通过注浆管(102)连接,每个所述注浆管(102)与所述注浆泵(2)之间为可拆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护盾TBM或盾构管片壁后的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系统包括砂浆运输设备(1)、注浆泵(2)和注浆机构,所述砂浆运输设备(1)和所述注浆泵(2)之间通过抽浆管(101)可拆卸连接,所述注浆机构至少有两个,每个所述注浆机构包括注浆头(3),用于与管片(5)上设置的注浆孔连接并向管片壁后注浆;所述注浆孔分为第一组注浆孔(41)和第二组注浆孔(42),所述第一组注浆孔(41)设置在单护盾TBM或盾构机体的中部,所述第二组注浆孔(42)设置在单护盾TBM或盾构机体的尾部;所述注浆泵(2)和每个所述注浆机构之间通过注浆管(102)连接,每个所述注浆管(102)与所述注浆泵(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内设置有连接套(6),所述注浆头(3)与所述注浆孔连接时是设置在所述连接套(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102)与所述注浆机构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注浆孔(41)和所述第二组注浆孔(42)均包括两个注浆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隧道的横截面上,管片(5)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注浆孔,两个所述注浆孔分别设置在11点位和1点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机构上设置第一控制阀(104),所述第一控制阀(104)设置在所述注浆头(3)的上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石友包建新谭卓林王春明陈强胡斌聂小程龙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