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31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加入到浆料釜中,打浆;向浆料釜中加入纳米碳酸钙改性剂和消光剂二氧化钛进行缩聚反应;将缩聚反应后的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得改性共聚酯溶体;对所述改性共聚酯溶体进行计量、纺丝、冷却、上油、拉伸、卷绕,通过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提高了聚酯纤维的拉伸性能,使得全牵伸聚酯纤维的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纤维
,尤其涉及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全牵伸聚酯纤维是一种具有低沸水收缩率的涤纶全牵伸丝,其制作方法是通过提高定型温度和时间、增加牵伸比、提高纺丝速度来制备。然而由于现有的聚酯纤维具有一定的拉伸性,但由于现有的聚酯纤维的力学性能不佳,在生产过程中对聚酯大分子结构的规整性破坏太大,进而对纤维的结晶度以及力学性能影响过大,从而使得全牵伸聚酯纤维的拉伸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聚酯纤维的力学性能不佳,在生产过程中对聚酯大分子结构的规整性破坏太大,进而对纤维的结晶度以及力学性能影响过大,从而使得全牵伸聚酯纤维的拉伸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包括如下质量分:对苯二甲酸28%-40%、乙二醇60%-68%、纳米碳酸钙改性剂1.2%-1.8%、消光剂二氧化钛0.15%-0.2%。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加入到浆料釜中,打浆;向浆料釜中加入纳米碳酸钙改性剂和消光剂二氧化钛进行缩聚反应;将缩聚反应后的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得改性共聚酯溶体;对所述改性共聚酯溶体进行计量、纺丝、冷却、上油、拉伸、卷绕。其中,在“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加入到浆料釜中,打浆”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打浆过程中向浆料釜中加入钨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混合,在室温下搅拌15-20min。其中,在“将缩聚反应后的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得改性共聚酯溶体”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纳米碳酸钙改性剂和消光剂二氧化钛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其中,在“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加压压力为常压~0.3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0~260℃。其中,在“对所述改性共聚酯溶体进行计量、纺丝、冷却、上油、拉伸、卷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拉伸通过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第一辊轮速度2000~2200m/min,第一辊轮温度65~80℃,第二辊轮速度3900~4200m/min,第二辊轮温度115~135℃。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装置,包括架体、第一辊轮、第二辊轮、调节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架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辊轮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架体远离所述第一辊轮的一侧,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辊轮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滑轨、调节滑块和调节驱动构件,所述调节滑轨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架体靠近所述第一辊轮的一侧,所述调节滑块与所述调节滑轨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辊轮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滑轨靠近所述第一辊轮的一侧,所述调节驱动构件与所述调节滑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调节滑块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驱动构件包括驱动螺杆和螺杆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调节滑轨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调节滑块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滑轨靠近所述调节滑块的一侧;所述螺杆驱动电机与所述调节滑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调节滑轨靠近所述驱动螺杆的一侧,所述螺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螺杆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安装环和转向连接环,所述固定安装环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架体靠近所述第二辊轮的一侧;所述转向连接环与所述固定安装环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辊轮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安装环靠近所述第二辊轮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加入到浆料釜中,打浆;向浆料釜中加入纳米碳酸钙改性剂和消光剂二氧化钛进行缩聚反应;将缩聚反应后的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得改性共聚酯溶体;对所述改性共聚酯溶体进行计量、纺丝、冷却、上油、拉伸、卷绕,通过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提高了聚酯纤维的拉伸性能,使得全牵伸聚酯纤维的使用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的制备流程图。图中:1-架体、2-第一辊轮、3-第二辊轮、4-调节组件、5-安装组件、41-调节滑轨、42-调节滑块、43-调节驱动构件、51-固定安装环、52-转向连接环、100-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装置、431-驱动螺杆、432-螺杆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包括如下质量分:对苯二甲酸28%-40%、乙二醇60%-68%、纳米碳酸钙改性剂1.2%-1.8%、消光剂二氧化钛0.15%-0.2%。请参阅图3,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01: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加入到浆料釜中,打浆,在打浆过程中向浆料釜中加入钨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混合,在室温下搅拌15-20min;S202:向浆料釜中加入纳米碳酸钙改性剂和消光剂二氧化钛进行缩聚反应;S203:将缩聚反应后的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得改性共聚酯溶体,将纳米碳酸钙改性剂和消光剂二氧化钛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力为常压~0.3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0~260℃;S204:对所述改性共聚酯溶体进行计量、纺丝、冷却、上油、拉伸、卷绕,拉伸通过第一辊轮2和第二辊轮3,第一辊轮2速度2000~2200m/min,第一辊轮2温度65~80℃,第二辊轮3速度3900~4200m/min,第二辊轮3温度115~135℃。在本实施方式中,酯化反应:将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磺酸钠和带叔丁基侧基的二元酸配成浆料,加入催化剂、消光剂和稳定剂混合均匀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分:/n对苯二甲酸28%-40%、乙二醇60%-68%、纳米碳酸钙改性剂1.2%-1.8%、消光剂二氧化钛0.15%-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分:
对苯二甲酸28%-40%、乙二醇60%-68%、纳米碳酸钙改性剂1.2%-1.8%、消光剂二氧化钛0.15%-0.2%。


2.一种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牵伸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加入到浆料釜中,打浆;
向浆料釜中加入纳米碳酸钙改性剂和消光剂二氧化钛进行缩聚反应;
将缩聚反应后的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得改性共聚酯溶体;
对所述改性共聚酯溶体进行计量、纺丝、冷却、上油、拉伸、卷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加入到浆料釜中,打浆”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打浆过程中向浆料釜中加入钨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混合,在室温下搅拌15-20mi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缩聚反应后的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得改性共聚酯溶体”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纳米碳酸钙改性剂和消光剂二氧化钛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加压压力为常压~0.3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0~26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牵伸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改性共聚酯溶体进行计量、纺丝、冷却、上油、拉伸、卷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拉伸通过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利华邵旭东卓帅郝永峰解骢浩魏萍艳蒋雨婷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