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性多工位级进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79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性多工位级进冲压装置,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冲压模具主体,冲压模具主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转接块,且转接块的底部一侧焊接有限位块,转接块底部的另一侧焊接有转接柱,且转接柱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使用者转动旋钮使传动轴带动次锥齿轮进行同方向转动,且在次锥齿轮转动过程中通过主锥齿轮带动螺纹杆在辅动腔内进行转动,在这个过程中螺纹杆借助螺纹腔使转接柱带动转接块与支撑块向相背一侧进行移动,且在这个过程中因限位块与限位腔的连接处不存在额外的间隙导致其在移动过程中无法进行转动只能进行垂直移动,因转接块与支撑块相对一侧间隙的增加从而实现高度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性多工位级进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为一种耐磨性多工位级进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且冲压模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技术《多工位级进优化冲压模具》(申请号:2018204471888)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多工位级冲压的冲压模具,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因冲压所产生的压力由两根支撑杆进行支撑分摊并与固定台产生摩擦,且因一些部件的加工使两根支撑杆因方向因素受力不均匀会导致其中一方使用寿命加剧损耗,且在这个时候无法对其中一方进行高度的调整导致后续使用过程中加工精度会因设备的倾斜出现一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性多工位级进冲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市场上现存的部分冲压模具无法调整支撑端的高度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磨性多工位级进冲压装置,包括冲压模具主体,所述冲压模具主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转接块,且转接块的底部一侧焊接有限位块,所述转接块底部的另一侧焊接有转接柱,且转接柱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腔,所述转接块的底部搭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限位腔,所述限位块活动套接在限位腔内,且支撑块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底部设置有辅动腔,且辅动腔借助其内部固定套接的主轴承固定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套接在螺纹腔内,且螺纹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主锥齿轮,所述支撑块的正面设置有辅动通口,且辅动通口与传动腔相连通,所述辅动通口借助其内部固定套接的次轴承固定套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旋钮,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次锥齿轮,且主锥齿轮与次锥齿轮互相啮合,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可选的,所述支撑垫为橡胶材质,且支撑垫的底部设置有磨砂纹。可选的,所述限位块与限位腔的俯剖面均呈矩形,且限位块与限位腔的体积相同。可选的,所述螺纹腔与螺纹杆表面螺纹的弧度相同,且螺纹腔的高度为支撑垫高度的1.5倍。可选的,所述转接块、支撑块和支撑垫的俯剖面均呈矩形,且转接块、支撑块和支撑垫俯剖面的面积相同。可选的,所述主锥齿轮与次锥齿轮的直径相同,且主锥齿轮与次锥齿轮的齿牙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使用者转动旋钮使传动轴带动次锥齿轮进行同方向转动,且在次锥齿轮转动过程中通过主锥齿轮带动螺纹杆在辅动腔内进行转动,在这个过程中螺纹杆借助螺纹腔使转接柱带动转接块与支撑块向相背一侧进行移动,且在这个过程中因限位块与限位腔的连接处不存在额外的间隙导致其在移动过程中无法进行转动只能进行垂直移动,因转接块与支撑块相对一侧间隙的增加从而实现了高度调整的目的。2、通过支撑垫为橡胶材质使支撑垫在具备足够稳定性的同时也具备足够的缓冲能力与使用寿命,且支撑垫的底部设置有磨砂纹提高了支撑垫与地面和桌台等表面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以防其在对设备进行支撑时出现打滑偏移等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块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块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转接块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冲压模具主体、2转接块、3限位块、4转接柱、5螺纹腔、6支撑块、7限位腔、8传动腔、9辅动腔、10螺纹杆、11主锥齿轮、12辅动通口、13传动轴、14旋钮、15次锥齿轮、16支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耐磨性多工位级进冲压装置,包括冲压模具主体,冲压模具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转接块2,且转接块2的底部一侧焊接有限位块3,转接块2底部的另一侧焊接有转接柱4,且转接柱4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腔5,转接块2的底部搭接有支撑块6,且支撑块6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限位腔7,限位块3活动套接在限位腔7内,限位块3与限位腔7的俯剖面均呈矩形,且限位块3与限位腔7的体积相同,这样设置提高了限位块3与限位腔7连接状态的稳定性,保证了限位块3与限位腔7的连接处不会产生额外的间隙导致在螺纹杆10转动过程中会导致转接块2带动限位块3出现位置的偏移无法进行预设的垂直移动,且支撑块6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传动腔8,传动腔8的底部设置有辅动腔9,且辅动腔9借助其内部固定套接的主轴承固定套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螺纹套接在螺纹腔5内,螺纹腔5与螺纹杆10表面螺纹的弧度相同,且螺纹腔5的高度为支撑垫16高度的1.5倍,这样设置提高了螺纹腔5与螺纹杆10连接状态的稳定性,以防螺纹腔5与螺纹杆10的连接处出现弧度过大导致其中以防出现较大磨损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剧损耗,且螺纹杆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主锥齿轮11,支撑块6的正面设置有辅动通口12,且辅动通口12与传动腔8相连通,辅动通口12借助其内部固定套接的次轴承固定套接有传动轴13,且传动轴1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旋钮14,传动轴13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次锥齿轮15,且主锥齿轮11与次锥齿轮15互相啮合,支撑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16,支撑垫16为橡胶材质,且支撑垫16的底部设置有磨砂纹,这样设置使支撑垫16在具备足够稳定性的同时也具备足够的缓冲能力与使用寿命,且支撑垫16的底部设置有磨砂纹提高了支撑垫16与地面和桌台等表面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以防其在对设备进行支撑时出现打滑偏移等情况。本实用工作原理: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使用者转动旋钮14使传动轴13带动次锥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性多工位级进冲压装置,包括冲压模具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转接块(2),且转接块(2)的底部一侧焊接有限位块(3),所述转接块(2)底部的另一侧焊接有转接柱(4),且转接柱(4)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腔(5),所述转接块(2)的底部搭接有支撑块(6),且支撑块(6)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限位腔(7),所述限位块(3)活动套接在限位腔(7)内,且支撑块(6)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传动腔(8),所述传动腔(8)的底部设置有辅动腔(9),且辅动腔(9)借助其内部固定套接的主轴承固定套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螺纹套接在螺纹腔(5)内,且螺纹杆(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主锥齿轮(11),所述支撑块(6)的正面设置有辅动通口(12),且辅动通口(12)与传动腔(8)相连通,所述辅动通口(12)借助其内部固定套接的次轴承固定套接有传动轴(13),且传动轴(1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旋钮(14),所述传动轴(13)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次锥齿轮(15),且主锥齿轮(11)与次锥齿轮(15)互相啮合,所述支撑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性多工位级进冲压装置,包括冲压模具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转接块(2),且转接块(2)的底部一侧焊接有限位块(3),所述转接块(2)底部的另一侧焊接有转接柱(4),且转接柱(4)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腔(5),所述转接块(2)的底部搭接有支撑块(6),且支撑块(6)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限位腔(7),所述限位块(3)活动套接在限位腔(7)内,且支撑块(6)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传动腔(8),所述传动腔(8)的底部设置有辅动腔(9),且辅动腔(9)借助其内部固定套接的主轴承固定套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螺纹套接在螺纹腔(5)内,且螺纹杆(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主锥齿轮(11),所述支撑块(6)的正面设置有辅动通口(12),且辅动通口(12)与传动腔(8)相连通,所述辅动通口(12)借助其内部固定套接的次轴承固定套接有传动轴(13),且传动轴(1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旋钮(14),所述传动轴(13)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次锥齿轮(15),且主锥齿轮(11)与次锥齿轮(15)互相啮合,所述支撑块(6)的底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银娒潘光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拓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