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结构及电池包结构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656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包结构和电池包结构的成型方法,其中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包和消音安装结构;消音安装结构形成有上端开口的消音槽,所述消音槽的底壁设有消音孔,所述消音安装结构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的下端面,以封闭所述消音槽形成共振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包结构和电池包结构的成型方法,旨在通过对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来隔绝外界噪音,从而解决在行车过程中,外界的噪音经过车身底盘传至乘员舱,使得驾乘体验欠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结构及电池包结构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结构及电池包结构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在工作时,主要的噪声来源为路噪、风噪、零部件工作噪声,其中在车辆中高速行驶时,路噪和风噪为乘员舱内可感知噪音的主要来源。现有的降低乘员舱路噪和风噪的手段普遍为填充隔音棉或吸音材料,想获得更优的隔音效果,必须增加隔音材料的填充量,或者选用吸音效果更佳的材料,这样就造成了选型困难、成本增加等问题,通过采取上述填充隔音材料的措施只能被动阻隔噪声,无法主动减少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噪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包,均安装于乘员舱下方、车身底盘处,且电池包布置的空间可占据车身底盘大部分空间。考虑通过对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从而降低外界通过车身底盘传递至乘员舱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包结构及电池包结构的成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行车过程中,外界的噪音经过车身底盘传至乘员舱,使得驾乘体验欠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结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包;以及,/n消音安装结构,形成有上端开口的消音槽,所述消音槽的底壁设有消音孔,所述消音安装结构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的下端面,以封闭所述消音槽形成共振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包;以及,
消音安装结构,形成有上端开口的消音槽,所述消音槽的底壁设有消音孔,所述消音安装结构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的下端面,以封闭所述消音槽形成共振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安装结构包括:
密封环,安装至所述电池包下端面上;以及,
消音板,安装至所述密封环的下端面;
其中,所述密封环设于所述消音板的周缘,以与所述消音板共同形成所述消音槽;
所述消音孔设于所述消音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电池包本体下端面上的环形连接板;
所述密封环安装至所述环形连接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板、所述密封环以及所述消音板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板的下端形成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上贯设有多个连接孔;
所述密封环上对应多个所述连接孔设置有过孔
所述消音板上对应多个所述连接孔设有多个螺纹孔;
所述电池包结构还包括多个连接螺栓,多个所述连接螺栓的螺纹段对应穿设于多个所述连接孔以及所述过孔中,且对应螺纹连接至多个所述螺纹孔内,以形成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中洲伍健韦杰宏卢楚辉邹姚辉王文洋余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