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56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10),具有包括蓄电堆(60)及收容容器(50)的蓄电装置、地板部件(20)和后方侧支架(72)。收容容器(50)包括具有后壁部(52b)的下部容器(52)、以及上部容器(51)。在地板部件(20)设置有用于安装后方侧支架(72)的安装部(82)。后方侧支架(72)包括前端部(721)和安装于安装部(82)的后端部(722)。蓄电堆(60)以与后壁部(52b)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于收容容器(50)内。后方侧支架(72)的前端部(721)以在上下方向位于蓄电堆(60)的上表面(61)与下表面(62)之间的方式,固定于后壁部(52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中的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中,搭载有用于向电机供给电力的蓄电装置。蓄电装置具有在内部收容蓄电堆的收容容器,例如固定于地板。作为现有的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在日本专利第573308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即,使用支架将收容容器的前方侧固定于车辆的横向构件,使用加固件(加强部件)将收容容器的后方侧固定于地板上设置的基座部。在日本专利第5733089号公报公开的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中,蓄电装置搭载于地板的上方。加固件固定于收容容器的下表面,并以随着朝向后方而朝向下方的方式倾斜。另外,在收容容器的内部,蓄电堆以螺栓紧固于收容容器的底部。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日本专利第5733089号公报公开的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中,在车辆被追尾的情况下,从地板经由加固件输入至收容容器的底部的冲击有可能被传递至固定于该底部的蓄电堆。因此,为了不会由于向蓄电堆输入的冲击导致蓄电堆损坏等,有时需要对加固件、地板的局部、或者将地板与收容容器之间连接的支架、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具有:/n蓄电装置,其包括具有上表面及下表面的蓄电堆、以及收容该蓄电堆的收容容器;/n地板部件,其形成车辆的地板,并固定所述蓄电装置;/n后方侧支架,其用于将所述蓄电装置的后部侧固定于所述地板部件,/n所述收容容器包括:/n下部容器,其具有朝向后方的后壁部,并固定所述蓄电堆的所述下表面侧;/n上部容器,其以覆盖所述蓄电堆的所述上表面侧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下部容器,/n在所述地板部件中,在所述后壁部的后方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后方侧支架的安装部,/n所述后方侧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后壁部的前端部、和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后端部,/n所述蓄电堆以与所述后壁部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0 JP 2020-0065761.一种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具有:
蓄电装置,其包括具有上表面及下表面的蓄电堆、以及收容该蓄电堆的收容容器;
地板部件,其形成车辆的地板,并固定所述蓄电装置;
后方侧支架,其用于将所述蓄电装置的后部侧固定于所述地板部件,
所述收容容器包括:
下部容器,其具有朝向后方的后壁部,并固定所述蓄电堆的所述下表面侧;
上部容器,其以覆盖所述蓄电堆的所述上表面侧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下部容器,
在所述地板部件中,在所述后壁部的后方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后方侧支架的安装部,
所述后方侧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后壁部的前端部、和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后端部,
所述蓄电堆以与所述后壁部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收容容器内,
所述后方侧支架的所述前端部以在上下方向位于所述蓄电堆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之间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后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嶋田匡起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